原创:《寻根问祖长精神----安康蔡氏初考》(作者:蔡汉文)

乒乓人蔡司

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每个姓氏都敬奉着自己的祖先,除夕夜里上亮,清明时节挂青,七月半烧纸,都寄托对祖先的念想,祈求祖先佑护,世代繁衍,世代传承,不停地迁徙流动,不停地聚会分离,总也割舍不断血脉相连,阻隔不了氏族宗亲,在安康同样有了“蔡氏一家亲”的微信群。作为姓蔡的子孙,成为一名群众,进入新时代的蔡氏大家庭,幸运有缘!<br> 2022年“五一”假期,独自单骑,从岚皋县民主镇出发,踏上寻根问祖访族人的行程。4月30日走安岚公路经安康高客站到恒口,沿恒紫公路骑行三十一公里,到达汉滨区管辖的洪山镇,一切都是陌生的。只有未曾谋面的蔡威银先生按照微信里的约定,早早地迎候在门口。又在他的引见之下,我们沿石转河而上,车行三公里不等,来到蔡汉涛先生家里,已是黄昏,索性直言,今日个不走了。夜晚时分,汉涛做东,不同辈分的族人至亲第一次见面,畅叙世事人情,追忆本家渊源,更加欣慰的是见到了一位“充”辈的长辈,年近八旬而精神矍铄,童颜鹤发,对待晚辈是那样的和蔼亲切。<br> 五月一日,清早起来,汉涛备了早茶,逛逛不曾到过的石转河老街。石转河发源于凤凰山脉北麓,水势平缓,整个半边街道依河而建,街道很窄很干净,老街的老房子还有留存。这里曾经是上世纪“石转区公所”的驻地,由于不在交通要道,行政区划的调整,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热闹繁华,街谈巷议茶余饭后的老故事也在岁月的流逝中淡淡地忘却。午饭过后,与汉涛一家简单告别,沿恒紫公路继续前行蒿坪,经桑家坝分路奔“流水”而行,回到了蔡家湾,夜宿蔡汉义家,自是兄弟情长,家门不休。初步理麻了蔡家湾族人的世系脉络,由于缺少印证资料,也只是一个轮廓。<br> 五月二日,清早来到蔡家湾祖坟,也是我见到过保存最完整的蔡家祖坟,历经八代人的沧桑岁月,碑刻文字有些斑驳,还能完全辨认,算是流水店易家河蔡姓的开基始祖,更是维系子孙后代的根脉。碑文上的孝名有我爷爷的名字。跪地拍照、抄誊碑文,每个名字都格外凝重,时空在心灵中穿越,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而又陌生的面孔,他们在天有灵。 <div> 暮春的阳光十分温暖,和熙的春风伴我来到熟悉的蔡威涛家,老少在家等候,蔡威涛也从安康赶回,陪我畅叙家常,威涛的妈妈何嫂子很有精气神,嫁到蔡家相夫教子吃了不少的苦,如今儿孙满堂颐养天年。<br> 日行千里,总有回家的时候。五月三日清早,在威涛家早餐过后,趁着晴朗的天气,摩托车漫悠漫悠地沿汉江北岸的乡村公路逆流而上,经大竹园翻过马泥坑到小道河砭子,走年家沟翻越蒋家坪到大道河,处处风景宜人,只是归心似箭,无暇驻足欣赏,平安地回到家中。<br> 一路走来,我十分感谢亲族的热情招待,也是收获满满,如愿以偿,让我有幸见到了尘封两百年的《蔡氏族谱》和《家传宝要会簿》。拍照扫描,初步转成了现代的电子版,日后能让蔡氏子孙方便阅览。可贵的是蔡氏族人在经历上世纪那些特殊的年代,能把两本谱簿完好保存下来,非常不易,功不可没。<br> 仔细阅读两本谱簿,让人浮想连连,感慨万千。<br> 一、谱和簿是在相同年代编写而成,明确记载的是清朝乾隆三十七年和三十八年,即1774年前后,由剖微公次子蔡光淮主编纂修于湖南浏阳下古田。</div> 二、宝要会簿纯属手工抄录,书中记载说是共有六本。会簿记录的是湖南浏阳蔡氏清明会集资的事项,与族谱上的名字完全一致。 三、感叹祖人很有文化,东汉蔡邕、宋朝蔡襄都是大书法家,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会簿里的行草书字迹笔走龙蛇,行云流水,让我辈望尘莫及,顶礼膜拜,百看不厌。<div> 四、我们这支蔡家的祖先从广东到湖南浏阳,从湖南浏阳到陕西安康的世系脉络清晰,谱中派语字辈沿用至今。</div> 广东四十一世始祖坦介公,生四男:清岩、明岩、秀岩、景岩。<div> 广东四十二世祖清岩公生三男:凤魁、凤元、凤见。(凤魁无后、凤见夭折)<br></div><div> 广东四十三世祖凤元公配李氏,生三男:献琳、献珧、献珍。<br></div><div> 湖南一世献琳、献珧、献珍。<br> 湖南二世祖:识微、精微、隐微;<br> 湖南二世祖:昭微、喻微<br> 湖南二世祖:晓微、指微、发微、剖微、显微、阐微;号称六龙。<br> 湖南三世祖光泮公(四房剖微公长子),乾隆年间与父亲剖微移居陕西兴安府安康县东南月梅舖。光泮公字思乐,配林氏,生七男。</div><div> 湖南四世在陕西也就是辉字辈的七弟兄距辉、跡辉、䟤辉、踶辉、<b>𨁈</b>辉、跻辉、路辉。这应该是湖南到陕西的老七大房了。</div><div> 湖南四世更辉公排行为五,配张氏,移居流水店易家河,应该是老七大房的“五房”。<div> 陕西新立大字辈:蔡大晨,生七男。(海字辈)<br> 陕西新立海字辈:溢海、满海、润海、渭海、湘海、淳海、洲海。蔡大晨墓碑上孝名没有了“洲海”。<br></div><div> 细读族谱、会簿,再析易家河老坟碑文,不尽有些遗憾和不解之虑,有待今后再度考证。<br></div><div> 一、更辉之后,从海字辈到充字辈之间的世系关系文字记录断档,严重缺失,经历上世纪破“四旧”的年代,老坟的墓碑损毁颇多,易家河的祖坟算是最幸运的了。多少晚辈不知道祖父母和曾祖的名字,所幸的是我们这支蔡氏没有乱派,长幼有序,多数名字都还带着湖南到陕西的字派。 </div><div> 二、不知道光泮公到陕西之后七个儿子除五房蔡更辉之外的房分,其他的子孙如今分布在何处,目前尚无考证。</div><div> 三、根据《会簿》的文字记载,剖微公的坟茔迁葬在陕西银,有无碑刻记载,目前无从考证。</div><div> 四、光泮公的坟茔在哪里,无从考证。</div><div> 五、根据《会簿》的文字记载,喻微公次男蔡光崒移居陕西,发微公第三男蔡光溪也迁居陕西,分布在何处,也是未解之谜。<br></div></div> 六、恒口“蔡家院子”与“辉”字辈、“大”字辈、“龙”字辈有无关联,有待走访联络;<br> 七、紫阳县蒿坪蔡家的与“辉”字辈、“大”字辈、“龙”字辈有无关联,有待走访联络。十年前就有一位出生在蒿坪“汉”字辈的给我写的派语,与《蔡氏族谱》上的完全一致。 天下蔡氏一家亲,本是同根生,相聚情更浓。安康蔡氏乾隆年间由湖南移居陕南,历经二百五十余年,生息繁衍十余代人,传承光大家族文化,为陕南开发,建设家园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如今子嗣遍布全国各地,本是湖广根,又成陕西人,各自在不同的领域里取得一定的成就,让吾辈欣喜有余。<br> 为不虚此行,谨以此文抛砖引玉,希望群里群外更多的蔡氏学者,有识之士,广泛联系,加强人员往来,共同携手弘扬蔡氏文化,我将极尽微博之力,不负姓蔡一生。<br><br> 蔡汉文写于岚皋县西部明珠<div> 2022年5月22日<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