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成都街头

心语

<p class="ql-block">  疫情出门多有不便,订得一便宜转机机票来到成都,睡完一觉还有8小时的闲暇,二十年前曾经来过这里,但因时间安排的紧,市内许多地方也没光顾,很想补上这一课,电话打到曾经在成都工作的李弟,建议去武侯祠、锦里、春熙路、宽窄巷子去看看,顺便尝一尝美食,为避开人流,电摩前往。</p> <p class="ql-block">  锦里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三国历史遗迹区、锦里民俗区、西区)的一部分,占地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余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今天的锦里依托成都武侯祠,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在这条街上,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三国文化和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因为来的早,店铺也都没开门,少了繁杂,多了寂静,更适合细味品欣,走在湿润空旷婉转曲折的石板路上,花香袭人,鸟语连绵,无比的惬意与轻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百年木板门,千载石板路。漫游锦官故里,心仰蜀地历史积淀厚重。人无衣不暖,衣无锦不丽,锦为身份象征,地位标志,字里带着的是高雅与典范。几百年古道诗与画,两千年桑海雨和雪,历史精品在这里积淀,所以应更需珍惜。逛锦里,迂回曲折石板路,亭台楼阁,潺潺流水,瀑布飞浪,拱桥倒影,锦鲤漫舞,幻若梦临。好想走进视频中美女喝茶的茶桌喝杯茶,静谧中飘着茶香,与美女相向,那是别样的享受,因为之前没争求美女的同意,也没仔细录上一段,免得她感不爽,如果有茶女冲茶画面多录一段,绝不亚于CCTV制作😄😄,</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视频中的音乐是我精选曲目在现场边拍边录的,仔细听完看完肯定是种享受。</b><span style="font-size:20px;">好休闲的成都啊,来了不想走;人文锦里,走了欲再来。</span></p> <p class="ql-block">  蜿蜒曲折的院落、街巷与水岸、湖泊、荷塘、石桥相呼应,主题会所、主题餐饮、主题商店坐落其中,水波灯影,别有一番意境。</p> <p class="ql-block">戏台</p> <p class="ql-block">  三国故事在这里传唱</p> <p class="ql-block">香包廊</p> <p class="ql-block">  走着走着饿了,路边一坐,安静中是花香袭鼻,豆腐脑汤包,酸辣甜咸都有了。</p> <p class="ql-block">  一碗豆腐脑15元,而配料的讲究也着实地证明了川味小吃的讲究。</p> <p class="ql-block">  25元一只的蟹黄灌汤包的确有特点,居然用上了吸管,不知道古人吃汤包用什么?麦桔杆?哈哈😊,曾经上过央视舌尖上的味道果然名不虚传,吸管吸一口包汁,浓郁的蟹黄香味,是留颊齿香的美味,包皮薄薄的如纸,汤汁如泉,浓而不腻,味厚鲜而美。</p> <p class="ql-block">  在锦里,不去吃小吃就是最大的遗憾。比较出名的与好吃街的荞面、三大炮、牛肉焦饼、黄醪糟、糖油果子等等。色香味的甜水面、凉面、卤菜都不错。还有一家卖油炸臭豆腐、洋芋的,也是四川的名小吃,只是肚皮放不下😄。</p> <p class="ql-block">  扫健康码后购武侯祠门票却没能进去,原因是手机出来的是跳码,根据四川规定凡是收门票的地方均不能入内,哎!大疫当前,响应号召,不给四川人民添堵添乱,当然也不花钱了,送钱人家不要😄</p> <p class="ql-block">  打听路遇到同姓电摩小哥,一口价15元拉带去春熙路,坐在他身后交谈甚欢,疫情使然,各个行业受到伤害,干保安的他利用闲暇干起了这行,问起是否被管制,他也是说尽可能的躲避交警视线,曾到一路口有一警察,他骑车带我从身后路过,警察似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载人电摩穿行在绿树成荫的道路中,微风拂面,也是无比惬意的,这也是成都一道风景吧。</p> <p class="ql-block">  春熙路其意旨在“春风和煦,民子熙熙而来”,故街名就叫“春熙路”。街心花园,建有一座纪念碑,上面鉴有孙中山先生的站立铜像,系1928年初落成。1943年,佘中英任成都市长时,认为铜像有些失真,特请名雕塑家刘开渠重塑了一尊,今天花园处的那尊孙中山坐像,就是刘开渠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  路上行人很少,说明了疫情破坏力不小。</p> <p class="ql-block">  安保人员坚守岗位</p> <p class="ql-block">  向北走下去在主道的东边,突然觉得与众不同,闹市区有一洋式建筑,好奇心引领我走了进去,土洋结合的西方宗教风格的金色穹顶,感觉到里面似乎是一个教堂,直觉还真验证了我的判断。</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锦华馆是</span>蜀绣刺线交易之地,1914年修建,全长100余米,由春熙路北段通往正科甲巷,古时是蜀绣刺线交易之地,锦华馆由此得名,有繁华似锦之意。进门是成都历史上著名的”基督教青年会"会所,1925年更名为青年会西式会所,抗战时也曾是美国大使馆。</p> <p class="ql-block">  整个建筑带有明显的中西合璧特色,飞檐下是西式的门窗及凸凹有形的墙壁,结合的如此完美让我佩服,也让我思考。佛教从印度传至中国,与道教儒教相容成为今第一大宗教,而佛教在印度基本消亡。桂树在南方只有不到百年寿命,而到北方与同科属流苏等植物嫁接,寿命长达数百年。任何宗教都是以教化人们向善为宗旨,否则没有人去信仰,然而西式教派各个支派的斗争也是你死我活。眼前这些建筑结合如此完美,难道西洋教派就不能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焕发出其生勃勃生机?通过历史仔细想来,答案是非常不可能。而今的西洋教尽管在中国有许多信徒,但一些教义与许多中国文化格格不入,一方面与其文化中非负即正一根筋的思想作崇,再是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霸道行径有关,还有其曾经有的掠夺野蛮品性的丛林法则在作怪。相信中西文化的碰撞仍然要持续,世界大同的道路不会平坦。</p> <p class="ql-block">  锦华馆路的尽头是石达开的入川题壁</p><p class="ql-block">大盗亦有道,诗书所不屑。</p><p class="ql-block">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p><p class="ql-block">策马渡悬崖,弯弓射胡月。</p><p class="ql-block">人头作酒杯,饮尽仇雠血!</p><p class="ql-block">意思是:</p><p class="ql-block"> 当大盗也有道德,读诗书我所不屑。将黄金看成粪土,有肝胆硬如钢铁。策骏马飞渡悬崖,挽强弓直射胡月。把敌头当作酒杯,要吸尽仇人的血。</p><p class="ql-block"> 石达开(1831年-1863年),绰号石敢当,广西贵县(今贵港)客家人,太平天国名将,近代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武学名家。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有关他的民间传说遍布他生前转战过的大半个中国,表现出他当年深得各地民众爱戴。这首诗是石达开在被迫退往西南,最后进入四川的时候所写。这时作者的处境十分困难,但从诗中可以看出他的豪迈的英雄气概,依然不减当年,他所念念不忘的争取目标仍是消灭满清民族敌人。</p> <p class="ql-block">  不买点东西为成都人民做点贡献是不对的,但特产都价格不菲,之前吃的薰肉很有特色,当然买点了。</p> <p class="ql-block">  从春熙路出来本来想去宽窄巷子,打的上车,王姓师傅很健谈,他告诉我宽窄巷子有疑似新冠,一句随便的话引起我的警觉,应该抓紧时间离开,逐要求他改变方向赶到宾馆拉上行李向机场奔去,尽管小钱多花了不少,但透过的哥川味口音的解读,一路成都的风光也是一览无遗。成都,一座干净漂亮的城市,我还会再来,等疫情过后小住下来,感受悠慢的生活,品尝美味的小吃,享受麻辣的火锅及刺激味蕾的正宗川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