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乡土记忆:老物件

福全

<p class="ql-block">岁月匆匆,匆匆岁月,转眼之间,我们已经人到暮年,再回首。那些陪伴我们一路走来的那些老物件,让我们无比记忆深刻,让我们无比的怀念。记忆深处的东西是忘不了的。它就藏在心的某个角落,一旦触及,就能尾尾道来!</p> <p class="ql-block">【老物件】落面箩子:落面箩子与如今的筛子差不多,过去,大家会用石磨来磨面,磨好后,大家便会用落面箩子来筛出较粗的面粉,之后再进行二次碾磨。</p> <p class="ql-block">饸烙床子</p><p class="ql-block">饸烙床子可以用来制作传统面食,它能够加工饸烙面。当大家揉好了面团之后,便可以将面团放入饸烙床子,之后再用横杠一压,面团就成为了饸烙。饸烙不仅好吃,而且能让人产生饱腹感,颇受北方人民的欢迎。</p> <p class="ql-block">盖帘</p><p class="ql-block">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前,盖帘是极其常见的物品。盖帘主要由高粱秸秆制作而成的,在制作时,大家需用针线将原材料缝制起来。饺子、馒头、包子等食品都可放在盖帘上,使用起来非常方便。</p> <p class="ql-block">煤油灯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在我家的农村仓子里还放着以前使用过的煤油灯。上面已经布满了灰尘,煤油灯发出豆粒般大小的光陪伴着一大家子的人度过黑暗的夜晚,小时候在煤油灯下挑灯夜读,母亲在煤油灯下纳鞋底。这盏灯在过去岁月陪伴我们走过无数个日日夜夜。</p> <p class="ql-block">鞋底</p><p class="ql-block">这一双双千层底,是母亲用一针一线纳出来的,现在还清晰记得:曾经看到母亲被针扎破手指流血的情景,用嘴吸吮一下,待不出血,又开始纳鞋底,做鞋。母亲一年四季都是在忙乎做鞋吗,与时间赛跑,到了夏季要做好我们穿的单鞋,冬季来临前要做好棉鞋。</p> <p class="ql-block">袜撑子</p><p class="ql-block">袜撑子在过去家家都有,是用木板和木条组合做成的。它的作用就是用来缝补袜子,当那个年代有袜子穿就不错了,坏了缝缝补补还可以继续穿。</p> <p class="ql-block">拉砘子</p><p class="ql-block">这个砘子老物件,是我们农村人在庄稼播种后将种子上面的虚土压实的,起保秧作用。</p> <p class="ql-block">土坯模子</p><p class="ql-block">这个东西看似简单,但却在过去的农村是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的。因为当时如果要建房子,就要自己制作土坯,或者是吐砖,而它就是做砖的模具。</p><p class="ql-block">泥巴踩熟了,用力把它砸进去,然后用钢丝划掉多余的泥巴,再把做好的砖倒出来,放到通风的地方晒干了。之后还要累砖窑烧成红砖。</p><p class="ql-block">现在红砖在农村也不能使用了,基本都是空心砖了,所以这种东西也就没人见过了。</p> <p class="ql-block">有的地方也叫托土坯的模具也叫坯模子。是农村人用来做土坯的农业用具。过去用这个物件打土坯,垒墙等。所以在农村是非常实用的物件。</p> <p class="ql-block">踏耙</p><p class="ql-block">还有种叫踏耙,专耙干田的人站在上面牛拉,小时候最喜欢哪个像坐坦克一样,不过要大人也在上面指挥牛才行不然很危险.踏耙在北方多用于种旱田的,平整土地的农村老农具。</p> <p class="ql-block">捻线锤子</p><p class="ql-block">捻线锤子这是纺绳用的,牛骨头做的。在河北唐山人叫“拨锤子”用好麻纤维捻成小细麻绳做鞋用。这个海燕还记得小时候,妈妈经常用捻线锤子纺绳,用来纳鞋底。这个记忆真的很深,但是现在这个物件看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风箱</p><p class="ql-block">这个过去铁匠打铁用的风箱,当然在农村用大锅做饭的时候也会用到风箱来烧锅,可以助燃农村老物件。过去农村缺少柴火,所以很多不易燃的东西都会烧,就用到风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