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根据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的特殊需要,围绕社会交往、自我调控、规则意识、专注、坚持等进入小学所需的关键素质,实施有针对性的入学准备教育”。同时再次明确”幼小双向衔接”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结合《指导意见》,“双减”之下,我们面对幼小衔接需要思考的两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为谁培养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培养什么样的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带着这两个问题,回龙幼儿园进行了以下幼小衔接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龙幼儿园”幼小衔接,首先科学定位,双向衔接,明确在幼儿园我们需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其次,探索双相衔接的方法和途径,教研引领同频共振,同时家园协同共同完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帮助家长正确引导幼儿顺利过渡“幼小衔接”的重要阶段,5月23日,我园园长邀请回龙小学优秀班主任韩文慧老师和张雅老师,与全园教师和大班家长代表,进行了《幼小衔接,让孩子快乐起航》的家校交流会,大家各抒己见,从进一步提升和帮助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的具体工作范畴为着手点。分别从"要不要衔接”、"衔接什么”、"怎样衔接"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交流,“小学”“幼儿园”“家长”三方观点的碰撞,使我们的家长了解了孩子们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学习方式和需求,懂得了教育要顺应孩子的天性和发展!为下一步的幼小衔接工作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小学”,孩子们既期待又困惑,既向往又担心。为了更好的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活动前大班年级组织开展了“走进小学”主题活动。老师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孩子们通过小组讨论、区域活动等方式广开思路,围绕小学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充分发问,激发探究小学的欲望。</p> 参观小学初体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讲解,不如亲身体验。5月23日上午,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和美好的憧憬,在园长和老师的陪伴下走进小学校区,与小学校园“亲密接触”,开启了一次有趣的“探秘”之旅。</p> 走进校园 小学大揭秘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校园,小学老师和哥哥姐姐们热情的迎接我们,引领着我们来到了宽阔美丽的操场参观小学升旗仪式,和哥哥姐姐们一起唱国歌,听国旗下的讲话,观看小学生的课间操活动,孩子们观看的非常认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校园里的一切都让孩子们感到无比新奇。“小学的操场真大!”“小学的厕所和幼儿园的不一样!”孩子们用自己的小眼睛认真观察着校园里的每个角落,仔细寻找着小学和幼儿园的每一个不同之处,不由地发出阵阵感慨。一走进教学楼,闻着小学教室的书香气息,听着小学生们的琅琅读书声,看着他们聚精会神的模样,孩子们瞬间被吸引住了。哥哥姐姐们端正的坐姿、专注的眼神,踊跃发言的课堂表现,让大家感受到了小学课堂的独特魅力,想成为小学生的愿望更加强烈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小学“探秘”之旅接近尾声时,我们让孩子坐在小学的教室里,体验小学课堂的新奇与神秘,孩子们激动不已,都在心里美滋滋地想着:再过几个月,我们也能成为神气的小学生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本次参观体验活动,幼儿亲眼观察、亲耳聆听、亲身体验,在身临其境中对小学的学习环境有了初步认识,对小学生活也有了更多的期待与憧憬,为顺利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回龙幼儿园“以幼为本”,守住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一日生活中以游戏化、生活化进行渗透教育。从根本上帮助幼儿在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方面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让孩子们在进入小学后能很好地过渡,顺利适应小学的生活和学习。</p> 身心准备之健康体魄 <p class="ql-block">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幼儿的健康教育。”幼儿健康教育不仅是帮助幼儿实现“身体理想”的重要途径,也是使其他教育理想成为现实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针对这一理念,我们幼教工作者将健康活动内容融入到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p> <p class="ql-block"> 健康的身体素质是一切活动的基石,提高和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具有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增强幼儿体质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幼儿获得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学习和劳动奠定着重要的物质基础,这些也正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和任务。</p> 生活能力之整理习惯 <p class="ql-block"> 整理能力,是幼儿日常行为规范中良好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大班是幼儿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学年,也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期,学会整理,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好的整理习惯还可以让幼儿顺利的进入小学的学习生活,此后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回幼宝贝从入园时就将习惯养成渗透到一日生活当中,由此可见习惯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p> 在一日环节中是如何渗透培养的 <p class="ql-block"> 宝贝们经过一次次的操作实践中,总结出正确整理书包的方法,并能高效完成。让我们一起来比比谁整理的又快又整齐~</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把学习文具也摆放整齐送回家吧!</p> <p class="ql-block"> 区域活动结束后也要记得把玩具整理好送回家~~~整齐的玩具柜看得真舒服。</p> <p class="ql-block"> 结束户外时,整理玩具成了孩子们的必修课,好的习惯使人终身受益。整理户外玩具通过从幼儿的一日生活切入帮助幼儿建立了分工、合作、互助的意识。</p> <p class="ql-block"> 活动后我们都会把衣服叠的整整齐齐。看我们多认真啊!</p> 社会准备之规则意识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需要规则,自觉遵守规则,生活才会更加美好。具有一定的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各项活动规则,有利于我们入学后积极遵守小学的班规、校规,赢得同伴、老师的接纳和认可,较快融入新集体。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p> <p class="ql-block"> 在平时的活动中,规范坐姿,积极发言。听指令操作学具,遵守上课规则。</p> 在一日环节中是如何渗透培养的 <p class="ql-block"> 瞧,我们真能干!有序排队喝水、有序洗手,有序拿进区卡,玩完玩具放回原处。</p> <p class="ql-block">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去操场准备进行户外活动啦。玩滑梯时要排队哦!玩游戏时也要遵守游戏规则哦!</p> <p class="ql-block"> 幼儿的规则意识培养需要在生活中逐渐积累,慢慢形成,孩子们在不断的、长期的、重复的坚持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我们的孩子更快适应小学生活,更自信的适应社会。</p> 学习能力之前书写习惯 <p class="ql-block"> 好的书写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好的书写可以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好的书写可以树立一个良好的印象,良好的书写习惯将使孩子一生受益无穷。而书写离不开灵巧的双手,人体一共有206块骨头,手部就有54块骨头,可见手部的灵活性、精细动作的发展对于书写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游戏来促进幼儿手部精细动作。</p> <p class="ql-block"> 从孩子们刚入园那一刻开始就为前书写做准备了,我们会搓橡皮泥、剪纸、系纽扣、系鞋带、编头发、撕纸、穿线… 培养和锻炼幼儿的手部肌肉,增强手指的灵活性。</p> 在一日环节中是如何渗透培养的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每周的小组技能带领活动中,积极的讨论,踊跃的发言,及时的用正确的方法握笔进行记录。</p> <p class="ql-block"> 每次活动之前,我们都能做到“眼离书本约一尺,手离笔尖约一寸,胸离桌子约一拳”。</p> <p class="ql-block"> 喝水环节之前,我们一起做手指游戏啦!丰富多彩的手指律动活动,让我们的小手指变得更加的灵活,触觉更加敏感,头脑更加聪明、更加富有创造性,思维也会更加开阔。</p> <p class="ql-block">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坐的很端正,用正确的握笔姿势为今天做计划:我要干什么!</p> <p class="ql-block"> 绘画活动中我们用正确的方法握笔,用彩笔,勾线笔画图形、涂颜色,锻炼了手部肌肉。</p> <p class="ql-block"> 总之,幼儿前书写能力的培养对幼儿身心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龄前幼儿的良好的前书写习惯,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p> 学习习惯之倾听习惯 <p class="ql-block"> “听”是孩子们获取语言信息的唯一渠道,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阶段进行学习,相对于幼儿园的教学而言,小学更侧重学生的倾听,所以必须要重视大班幼儿倾听能力的培养,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和善于倾听,才可以真正地理解语言内容,才能更好地去学习。所以,我们幼儿园的老师们在一日生活各环节、通过不同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大班幼儿的倾听习惯,让孩子们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和善于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p> 一日环节是如何渗透培养的 <p class="ql-block"> 在户外活动环节中,认真听游戏规则,通过《桃花朵朵开》游戏强化巩固幼儿倾听能力,锻炼幼儿的倾听和反应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户外活动环节,锻炼幼儿先倾听游戏规则后进行游戏。</p> <p class="ql-block"> 在每天的绘本自主阅读环节,幼儿专注阅读并倾听。</p>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活动环节,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 在游戏中,激发幼儿仔细倾听的欲望,能听清传话内容并准确表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认真倾听对方的谈话。</p> 家园协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针对幼小衔接一系列问题,我们也针对性的对家长提出可行性建议,帮助家长更好的做好幼小衔接工作。</p> 增强家长对幼小衔接的正确理解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积极参与幼儿园组织召开的幼小衔接线上专题家长会或教育讲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多与教师沟通,虚心听取教师的指导,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通过优质的图书及线上学习资源,加强对幼小衔接的理解。</p> 激发孩子对小学校园的兴趣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年幼的孩子而言,兴趣是他们做好事情的前提和关键。家长们务必多动脑筋,疏导孩子的入学紧张情绪,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兴趣和向往,为入学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用轻松的语气讲述即将到来的校园生活。例如,可以告诉孩子小学是他们学习知识的地方,那里和幼儿园一样,依旧有慈祥的老师、可亲的同学,还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等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带孩子逛逛校园,消除他们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可以先从学校的运动场开始参观,再到教室、老师的办公室、食堂、厕所等,让他们充分感受小学的校园氛围。</p> 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与幼儿园相比,小学生活节奏较快,学习任务也较为繁重。家长如果忽视孩子的身体素质,可能会造成孩子在入学初期就难以适应生活上的急剧变化和紧张的学习任务,以至接连生病,影响学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通过户外活动或小游戏来锻炼孩子的大肌肉运动,比如球类活动、游泳、爬山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通过穿衣、叠衣、择菜等生活活动来锻炼幼儿的精细动作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通过带孩子滑滑梯、荡秋千、爬山坡等方式,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平衡能力。</p>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曾说过:“天才,首先是注意力。”拥有良好的注意力,能够让孩子们在进入小学后,更快地适应角色变化和学校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培养孩子倾听的能力。例如,每天给孩子讲一个他爱听的故事,时间先控制在三十分钟以内,可以要求孩子坐着听,否则故事暂停。一段时间后,时间再适当延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孩子准备一张属于他自己的书桌,让孩子进行阅读、画画等,尽量减少他们看电视、上网、玩网络游戏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带孩子玩一些拼图、迷宫、积木或纸牌游戏,这些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和专注力。</p> 提高孩子的独立能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学新生中,经常可以见到有的孩子上学频繁迟到、不会收拾书包、不会自己系鞋带等情况,这些看似寻常的“小糗事”,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校园生活,而且很容易让孩子受到同学的嘲笑而造成心理压力,对他们的身心发展十分不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与孩子一起制订每天的生活作息表,以此来规范他们的生活时间、学习时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有意识地让孩子自己穿脱衣服、刷牙洗脸、整理书包、保管自己的物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引导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比如扫地、倒垃圾、洗碗、擦桌子等</p> 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对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际交往能力强的孩子不仅能运用适宜的方式结交到新伙伴,还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快速良好地适应新环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鼓励孩子积极主动地与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交流互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根据孩子的兴趣让其适当地参加一些兴趣小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家长可以制定一些规则,比如不要乱扔垃圾、遇熟人打招呼、犯错后要道歉等等。</p> 重视家校协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该与家庭、社区紧密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小衔接离不开家长、幼儿园、小学以及社会的通力合作,只有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衔接效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积极跟幼儿园及小学老师交流互动,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或小学的表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向老师客观地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引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关注家校沟通平台,多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旅程,幼小衔接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各位爸爸妈妈不必心急,也不要慌乱,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陪伴,多鼓励,在我们家校协同的征途中,相信他们一定能顺利度过难关,迎接美好的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