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鹰台怀古

一蓑烟雨任平生

<p class="ql-block"> 晾鹰台怀古</p><p class="ql-block">——游通州区德仁务村晾鹰古台</p><p class="ql-block"> 黑龙江/ 宋瑜琪</p><p class="ql-block"> 题记:由于工作关系,经常从通州区永乐店镇德仁务村经过。或许是途经那里的次数多了,对那块广袤无垠的土地,还有那块土地上的风土人情,积淀了深厚的情感。我对那里的一草一木、村寨市镇,都有了深厚的热爱恋慕之情,故此为其写篇游记文章以记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北京城南的三个区通州区、大兴区、房山区,虽同处京南大地,文化风情,千差万别,各有千秋。房山区是半山区,不在此文写了。大兴区,以营字命名的村庄为众。而同属京东南的通州区,村庄多以务字命名的多。务,旧时是指收税的关卡,今用于地名。在京津冀地区使用务字做为地名的地方很多,例如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梁家务村、马务村、小务村。天津市武清区的河西务镇,河北省廊坊市的杨税务镇等等。</p><p class="ql-block"> 这些被称为务地方,还有一个特殊的惯例,凡是称谓为务的村,在当地还可以称谓“府”。例如于家务回族乡,在与当地人聊天交谈中,经常被称之为于府,马务村称马府,梁家务为梁府,河西务为河西府……也许是因为这些地方,旧时曾经做为收税的关卡,老百姓就故此把官方的收税卡点,尊称为府的缘故吧,才会有今天的村庄名字的叫法不同。</p> <p class="ql-block">  德仁务村也是京南很有特色的村庄,一个德仁务却分为德仁务前街村、德仁务中街村、德仁务后街村三个村子。每次走到德仁务后街村村委会那里,内心的好奇之感,油然而生。不理解的是村委会办公室旁边,居然屹立着一座高大的黄土沙丘。心中不免沉思与疑惑,愚公都能够为了眼前世界开朗,“子孙无穷匮也”的把挡在家门前的大山搬走,可是村委会办公场所,为何不铲除这座荒寂的土丘呢?</p><p class="ql-block"> 自从这里立碑开始保护以后,我终于深解其中的奥秘。这里是辽朝的晾鹰台,早在1985年,就被通州区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留存保护了。是文物故然不能撤除,理应加以保护。</p><p class="ql-block"> 最近一次去那里采风,还是疫情之下的今年初春。高大的晾鹰台上,一树桃花正在春风暖日下盛开,花儿妩媚多姿的美丽,独自绽放高高的土丘之上,呼唤着春天的带来。沧桑残破的晾鹰台,风骨裸露,风吹雨蚀,残存仅为一丘。春风浩然,桃花艳艳,风拂花舞,暗释花香,乡村一景,古朴迷人。丘台之下,常坐几位村里老人,闲谈古今过往,乐享今日幸福。</p><p class="ql-block"> 辽朝的晾鹰台,现在隶属于永乐店镇德仁务村管辖。过去它列管于古镇漷县镇。“晾鹰旧台”曾是古老的“漷县八景”之一,誉名京东地区。</p> <p class="ql-block">  据2017年6月20日,立碑保护的碑文记述:辽时其周围为水泊,处延芳泊南部,辽代帝后每年春季至此游幸猎鹅,故称晾鹰台。与放鹰台、呼鹰台共称辽代帝后狩猎的“三鹰台”,古代漷县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 此台是自然形成,但内仍掩有战国至西汉的墓葬较多,更重要的是,辽金时期此台是每年春未帝王将相放鹄擒鹅的游幸场所。既表明此处周围是延芳淀水泊,又反映辽金少数民族的“捺钵文化”。对于研究古代历史、地理都有重要价值,今仅余土台西北端一部,长95米,宽45米。</p><p class="ql-block"> 古代这里百里水泊,沧海桑田,如今的京东南,成为了村郭城镇的广袤无垠的平川,水泊已经在京东南大地之上,荡然无存了。</p> <p class="ql-block"> 辽朝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210年,是一个游牧民族契丹人建立的封建王朝。《辽史》,也是中华民族辉煌的《二十四史》中的一部史籍。</p><p class="ql-block"> 辽国,也曾称为契丹国。自从耶律阿保机登基建立辽国,先后经历一朝九帝。但是第五任景宗耶律贤和第六皇帝圣宗耶律隆绪父子,都不是有所作为的盛世君主。然而历史上蹊跷之事,也伴随着巧合而改变着历史。就在这个时期辽朝出现了一位杰出伟大的女性,为他们父子主持朝政。这位女能人,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萧太后”。萧太后本名为萧燕燕,她是景宗的皇后,圣宗的母亲,兴宗的奶奶。</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与张家湾镇,有一条小河,依然还是用她的名字命名为“萧太后河”。台湖镇在建的“古运萧太后码头遗址公园”,就是以萧太后河为主题的公园,由于正在建设,没有开放。冬日里,我曾从周围挡板空隙里窥视过,杂草丛生的公园里,一尊花岗岩的萧太后石雕像屹立在公园内的萧太后河南岸,古朴大气,威气凛然,雄姿英发,不愧为一代能征善战的巾帼英雄。公园正在建设中,水泊四周杂草丛生,水生植物枯枝败絮,寒风瑟瑟,苍破悲凉,与这位南征北战的巾帼英雄气概形象格格不入,实为不符。估计未来建设完工后,它将成为演艺小镇台湖镇的一道反应历史主题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萧太后,威名远赫中国历史和传统戏曲舞台之上的杰出女性。地命其氏,河称其名,实至名归。</p><p class="ql-block"> 辽朝不同于其他朝代,它不尊崇于“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辽朝也有别于其他朝代,它有皇族和后族,皇族和后族都是契丹人,皇族姓耶律,后族姓萧。皇族与后族多有联姻。辽朝九帝中,竟出现了四位萧太后,第一位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淳钦皇太后,也是历史上的“断腕皇太后”。第二位的就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萧燕燕,她是我们日常记忆里的萧太后。第三位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元妃萧耨斤。第四位是辽兴宗耶律宗真的皇后萧挞里。</p><p class="ql-block"> 萧太名本名为萧绰,生于953年6月18日,卒于1009年12月29日。小字燕燕,契丹族,辽朝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在她摄政期间,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之时。萧绰为后族重臣萧思温之女,萧燕燕的父亲又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附马。保宁元年(公元969年)辽景宗耶律贤继位后,选为贵妃,后册立为皇后。保宁三年(971年),生辽圣宗耶律隆绪。辽景宗在位期间,萧绰即参决军国大事。乾亨四年(982年),耶律贤去世,耶律隆绪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二十七年临朝摄政生涯。统和元年(983年),耶律隆绪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承天皇太后”。萧绰主政期间,重用耶律斜轸、耶律休哥及韩德让,在统和四年(986年)击退了大宋王朝的军队,并对辽南京析津府(今北京)的进攻。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萧绰以索要关南地为名与耶律隆绪共同亲征伐宋,同宋朝达成了历史上闻名“澶渊之盟”,从而威名远扬。统和二十四年(1006年),耶律隆绪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承天皇太后。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萧绰归政于耶律隆绪。同年十二月,病逝于行宫,享年57岁。</p> <p class="ql-block">  晾鹰台的遗存,充分反映了辽金少数民族的“捺钵文化”。捺钵,契丹语的译音,意为辽帝的行宫。自辽代以来“捺钵”一词由行宫、行营、行帐的本义被引申来指帝王的四季渔猎活动。即所谓的“春山秋水,冬夏捺钵”,合称四时捺钵。</p><p class="ql-block"> 捺钵,做为封建皇家一种习俗活动,与辽金时期,一年中要有几次契丹游牧涉猎习俗相关的营地迁徒,从而形成了捺钵文化。春捺钵设在便于放鹰捕杀天鹅、野鸭、大雁和凿冰钓鱼的场所,最远到达混同江(今松花江上游)和延芳淀(今北京东南),就是德仁务晾鹰台处。</p> <p class="ql-block">  说起晾鹰台,必先谈其延芳淀。</p><p class="ql-block"> 没有延芳淀良好的湿池生态环境,丰草水美的风景,就不会有每年北归的候鸟迁徙,暂落这里休息,补充长途跋涉消耗的体能。水草丰美,自然就成了飞鸟的天堂,飞鸟多了,也成了辽帝携带皇后及内宫家眷,来此春放捺钵的圣地。</p><p class="ql-block"> 一千年前,契丹人兴起了一世王朝——辽朝。京东南当时还是百里茫茫,岸畔苍苍的水泊湿地。其中最为著名的风景区,就属延芳淀。据《辽史·地理志》记载:“延芳淀方圆数百里,春时鹅鹜所聚,夏秋多菱芡。”辽代延芳淀在漷阴县境内,今通州区的南部。其范围包括朝阳区东南隅、大兴区东端、武清县西北部,皆属辽朝漷阴县境。在上述地域范围内,并非全是延芳淀的水域,也有一些未被水淹没的沙洲土岗的地方。辽漷阴县治所在地为霍村镇,就在景色秀美的延芳淀水域之外的土地上。因为辽代帝王常去延芳淀游猎,霍村镇人口逐渐增多。“居民成邑”遂开设县制统之。又因地处漷河之南,故以“漷阴”为县名。</p><p class="ql-block"> 延芳淀在辽、金时期是“方数百里”较完整的水域湖泊。到了元代时期,虽为“瞻彼漷兮,其水沄沄”,但是己经离析分为多个面积缩小的湖泊了。变成南辛庄飞放泊、栲栳垡飞放泊、马家庄飞放泊、柳林海子、延芳淀等几个淀泊了。</p> <p class="ql-block">  “飞放”词源于北方游猎民族,据《元史》记述“冬春之交,天子或亲幸近郊,纵鹰隼搏击,以为游豫之度,谓之飞放。”所以南辛庄飞放泊、栲栳垡飞放泊、马家庄飞放泊都为元代淀泊名称,而不是辽金时的称渭。</p><p class="ql-block"> 马家庄飞放泊在漷县城北八里,南辛庄飞放泊在县南二十五里,栲栳垡飞放泊在县西南二十五里,今于家务回族乡东垡村附近。南新庄飞放泊遗址在今永乐店镇半截河村北、德仁务村南。半截河村元代称南新庄,村北的前、后马坊村就是在飞放泊淤塞后变成低洼荒地。明朝为防御蒙古兵南侵,曾在此设官养战马,场所建的村庄为马坊,因为村庄一前一后,故为前、后马坊村。栲栳垡飞放泊,在今于家务回族乡东垡、西垡两村之南,两村原称东、西栲栳垡。二村东南的小海子村,就是在此处飞放泊。明代时淤积成原后,由山西迁民所建的村落,栲栳一词今在山西仍然使用,例如山西有一美食就为莜面栲栳栳,栲栳栳是柳编簸箕的别称,而在栲栳飞放泊旁建村,故名为东栲栳垡,西栲栳垡。由于这两个村,后来建成通州区聚富苑工业开发区,我因工作关系,经常到这里,故此我对这两个村感情也是比较深厚。马家庄飞放泊,遗址在今张家湾镇海子洼村以南及西的大面积低洼易涝农田处,蒙古人有将较大水面的胡泊,称为“海子”的习惯。“海子洼”村名即以马家庄飞放泊淤塞后形成洼地,故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除上述飞放泊外,元代还有柳林海子和延芳淀。至元十八年(1281年),元世祖先“车驾幸漷州”;后又“车驾幸柳林”。“畋于柳林。敕更造行宫”。柳林海子在元代是十分重要的元帝皇家游猎的去处。柳林海子,今在张家湾镇大、小北关村与前、后南关村之间。元代曾在此建有行宫,乃帝王游幸驻跸之所。行宫位置在西永和屯村西,名叫砖碴地的耕地处,因此处大面积耕地里多砖头瓦砾故名。</p> <p class="ql-block"> 这些残留的辽金捺钵废墟,均是被明将徐达、常遇春攻打通州时,纵火将柳林行宫烧毁。据《清一统志》载“延芳淀在通州西南,今南海子侧有延芳村,或谓延芳淀,即南海子之旧名云”。所谓南海子侧之延芳村,应为今大兴区东北角的大、小羊坊店村。其东即今通州区西南部的次渠镇辖域,从次渠镇一带村落较稀疏程度来看,可以证明这里曾是延芳淀故地的可信度极高。元代时期,延芳淀已演变成5个较小的淀泊。</p><p class="ql-block"> 到了明代,这五个淀泊仍然存在。明人所修《漷县志》对马家庄飞放泊、南辛庄飞放泊、栲栳垡飞放泊相对县城的方位、里程一一确指,就是明证。《明一统志》谓“延芳淀在漷县西,广数百亩。中多菱芡芰荷、鹅鹜雁鸨之类”。《读史方舆纪要》中也见有柳林的记载。但是,明代的这几个淀泊较元代又缩小了许多,由延芳淀只有数百亩即可见。至清朝中期,马家庄飞放泊、南辛庄飞放泊、栲栳垡飞放泊、柳林海子、延芳淀等。由于后来明朝引入山西垦民大量流入,放干湖水,开垦犁地,古老的延芳古淀,就在京东南大地上消失了。乾隆间成书的《日下旧闻考》谓“飞放诸泊(指马家庄飞放泊、南辛庄飞放泊、栲栳垡飞放泊)俱湮废”,又“延芳淀久湮废”,“元时(柳林)行宫遗址无考”。综上所述,从辽代“方数百里”的延芳淀,到元、明时南辛庄飞放泊、栲栳垡飞放泊、马家庄飞放泊、柳林海子、延芳淀,再到清中期几个淀泊的湮废,大约兴衰沉浮经历了800余年,延芳淀最终演变成阡陌纵横,烟火乡村,盛产五谷的沃野良田。</p><p class="ql-block"> 辽代延芳淀中的遗迹遗物,主要有放鹰台、呼鹰台、晾鹰台、萧家台子、萧太后马步军点将台。另外还有天宫寺、神潜宫、萧太后粮仓和石刻等。可是现如今也只有晾鹰台,残存的土丘依旧在,其他的呼鹰台,放鹰台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p><p class="ql-block"> 放鹰台故址在今漷县镇唐头村址处。唐头村之名,唐是池的意思。是以村址位于水池东端故名。建村时,村西尚存有延芳淀遗迹大水塘,塘东岸有高土台。明中期,知府徐盛(涕县城内人)埋藏在唐头的放鹰台遗址上,其家奴在此看坟,并管理所雇穷民耕种家田,渐成一村,起名唐头村。</p> <p class="ql-block">  呼鹰台故址,在今天通州区张家湾镇前青山村北、漷马路南侧。1958年大跃进时,尚存有数亩地的高土岗,杂树丛生。1974年学大寨运动中土岗被平,曾出土金代延庆院照公寿塔铭、经幢和铸铁编钟。照公寿塔铭的序文中言:僧人圆照俗姓侯,年十有八岁,礼漷阴县清善村延庆院职慧大师而出家。可见延庆院在辽时已建,而且是建在呼鹰台上,辽代帝后信佛,甚至给僧人赐官,有位至三公者,因而饮食多随僧俗,来延芳淀游猎,常不食荤,而食“清善”,因此在帝王用膳之处所成村落,命名“清善村”。</p> <p class="ql-block">  辽代虽然在北京建了都城,但是它只是陪都,它还不足以为北京的都城历史的开始。但是辽朝燕京,就被称为“四时捺钵”之圣地。“捺钵”就是皇家带有军事训练性质的游猎活动,俨然成为一种文化是历史的必然。</p> <p class="ql-block"> 延芳淀,古老的捺钵圣地,位于通州区南部漷县镇域,大运河西岸。古时为白河,也称潞水,今潮白河和北运河流经地区,形成原因与南海子相似,是古河道形成的天然湿地。</p><p class="ql-block"> 辽金元时期,火红的延芳淀,是一个王朝兴衰的见证。淀,是较浅的湖泊,延芳淀是皇家游猎的湖。看京南苍茫大地,眼前仿佛皇帝携后妃和文武百官春猎的情景再现。延芳淀上空高飞春归成群天鹅,鹭鸟,那时候王朝的没有动物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的概念,春猎主要对象就是这些珍贵的天鹅的飞禽。</p><p class="ql-block"> 南海子、延芳淀,古老的燕京一海一淀。都曾经消失在京城的版图之上和人们的视线里。然而南海子已经恢复重建了,成为京郊最大的郊野公园。延芳淀就没有南海子那般幸运,虽然如今已经在古老的土地之上,规划建设许许多多湿地景观公园,但是至今仍然没有明显近似乎当年辉煌的延芳古淀的复制品。</p><p class="ql-block"> 不过曾经作为皇家游猎地的延芳淀,也留下了谜一般的晾鹰台遗址,这就是我所感兴趣的。</p><p class="ql-block"> 晾鹰台就是皇帝放出猎鹰(海东青)捕猎天鹅返回时,“晾晒”湿身猎鹰的地方。今天还可见几米高的土台,上面生长着根系发达,但树龄并不苍老的小树。春风十里,古台新树,桃花朵朵开,美景古迹,弥足珍贵。千百年来,历史更迭,社会变迁,晾鹰台依旧存在,这也是这块土地谜人般的神奇。</p><p class="ql-block"> 从残存的晾鹰台剖面土质观察,土台没有人工夯实垒造的迹象,应为天然形成,但是也没有水成沉积层理纹路,更像是风吹黄土沉积而成的。该遗址被列为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立碑保护,碑文说明土台是天然形成。曾经的低洼湿地延芳淀,如今海拔依然是不足10米的广阔平原,突兀“耸立”一座几米高的土台,正如鹤入鸡群一样孤傲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潞河滚滚南去,滔滔河水泛起浪花朵朵,大浪淘沙淹没了沉睡千年的历史,沧海桑田能够保留下这一丘之高地,已经实属不易。</p> <p class="ql-block">  如今通州区的城市化建设进程,迎来了首都副行政中心设立的浩荡春风。古老的通县大地,焕发了勃勃生机和发展前进的无限动能。永乐生态公园修建了反应古老捺钵的映月湖,湖畔休憩的风雨长廊;于家务回族乡东口的群众文化广场——延芳广场;马驹桥大杜社的湿地公园,都在这块神奇的大地之上,因韵而生。旷野之中的啾啾雉鸡鸣叫,高天之上的鹤翔鹭舞,无不是今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时代发展理念,接出的累累硕果。</p><p class="ql-block"> 新一代延芳古淀的后人,敢为人先,勇立潮头,敢做时代发展大潮中的弄潮儿,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新家园而奋斗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