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奥斯维辛”是个沉重的名字,说它沉重,是因为众所周知,奥斯维辛是个“死亡工厂”。</p><p class="ql-block">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居民的小镇,很多年前我就听闻它的名字,听闻八十多年前那场惊世骇俗的血雨腥风。1940年4月27日,纳粹德国党卫军首领希姆莱下令在奥斯维辛建造集中营。自此,奥斯维辛逐步演变成二战期间最大的纳粹集中营、欧洲犹太民族最大的杀戮中心。在漫长的五年间,奥斯维辛成为纳粹主义受害国人民挥之不尽去的梦魇。</p><p class="ql-block">2014年一个寒风瑟瑟的秋日,我踏上了奥斯维辛的土地,去追寻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记忆。步入集中营,营区内笼罩在肃穆与沉寂之中,身边的人们排着长队默默地往前移动,人们没有言语,用表情和手势交流。在这里,时空是凝固的,一切悄无声息;人们似乎要用沉默来祭奠受难者的嘶吼。</p><p class="ql-block">站在布津卡的岗楼上,我看到一条条铁轨通往当年的毒气室和焚尸炉。时光转回1944年,一列列拥挤不堪的火车驶进奥斯维辛,车里的乘客几近崩溃的边缘。党卫军的军医们,表情木然地对被押抵的人群进行筛选,有劳动力的被送往工场,其余则是被送进毒气室。在铁轨的两端,一边是毫无悬念的死亡,一边是生不如死的高强度劳动。奥斯维辛集中营不存在选择,人们面对的,除了地狱还是地狱。</p><p class="ql-block">在奥斯维辛主营的大门前,人们纷纷驻足留影。大门上写着“劳动引导自由”,这不啻是绝妙而又滑稽的讽刺。奥斯维辛的字典中没有自由二字,有的只是欺骗和虐杀。大部分被押送至集中营犹太人在抵达时仍然深信是向东欧“迁徙”,他们以为德国人为他们购置了土地、农场和商店,在工厂里为他们准备了工作。很多善良的人们,把贴身贵重物品,连同对生活美好的企盼,一并带进暗无天日的“坟场”,从此一去无回。</p><p class="ql-block">1945年1月27日,盟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110万永远逝去的幽灵仿佛一条鞭子,时时抽打着7650名幸存者和所有的后人。</p> <p class="ql-block">走到集中营里,看着四周电网密布,处处壁垒森严,哨所、绞刑架、毒气室、焚尸炉、死亡墙、满满一屋子的头发、老人的拐杖、小孩的玩具、残疾人的假肢、成年人的皮包,这一切的一切,寒气逼人,夹杂着阴森的空气,让人毛骨悚然。</p><p class="ql-block">然而,通过这些,你或许也能够发现,总有一种力量会让你深深感动,这种力量叫做直面人生。我们很难想象,对于20世纪人性之恶的这场大灾难,那些受害者们该怎样面对。</p><p class="ql-block">看看吧!在集中营里,人们用自己的笔和心,来记叙悲剧、书写信念。集中营里遗留下来的诗作、画作,甚至偷偷发行的报纸,让后人感受到它们所承载的快乐与哀愁,希望与绝望。从中,我们嗅到了自由的气息。面对残酷,人类依然可以保持尊严,可以选择心灵的自由。</p><p class="ql-block">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深深感动,这种力量叫做承担历史。对于那噩梦般的岁月,人们没有选择避而不语。由于幸存者的记录、目击者的陈述、学者的潜心研究,我们今天能够详细了解那段历史,认识一个真实的奥斯维辛。人们的记忆被唤醒,良心被叩问。惨重的历史时时召唤我们牢记教训,不可忘却。</p><p class="ql-block">从奥斯维辛博物馆出来的时候,天空开始放晴。死亡墙旁边的空地上,几束并不起眼的野菊花正在绽放,在阳光下发出淡淡的金黄。生命瞬间又回到平静的现实世界。阳光照在我的脸上,温暖留在我的心里。在血与泪的印痕之后,一切又是新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CXS</p><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23日</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