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三个奴隶制王朝,历时790年,是我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王朝。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东周又以“三家分晋”为节点,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p><p class="ql-block"> 周族始祖是被称为神农的后稷,经过公刘的贤明统治,周族逐步兴盛。周文王姬昌即位后,对内奉行德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对外招贤纳士,广罗人才。在文王的治理下,周的国力日渐强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文王拘而演周易 周公吐哺辅成王</b></p> <p class="ql-block"> 文王勤于政事,广纳贤士,许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纣王朝来投奔的贤士,他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如伯夷、叔齐等都先后归附在文王部下称臣。<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文王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span>周的日益强盛引起商纣王的不安,加之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纣王将文王囚禁在今河南安阳附近的羑里。</p><p class="ql-block"> 文王在被囚禁的漫长岁月里,发愤治学,潜心研究,将伏羲八卦演为64卦、384爻,并提出“刚柔相对,变在其中”的富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文王用了整整七年的时间,著成《周易》一书,后被列为五经之首。几经周折,<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文王</span>被释放。后文王病逝,儿子姬发即位,称周武王,继续文王未竟事业。经牧野之战,周武王推翻商王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朝代——周朝,开启了奴隶制社会最兴盛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 武王建立周王朝不到两年,就患病去世。临终前,他将皇位传给<span style="font-size: 18px;">年仅13岁的</span>儿子成王。由于成王年纪还小,周王朝又刚刚建立,政局十分不稳,武王临终托孤,请有着丰富治国经验的弟弟周公旦辅佐成王。</p><p class="ql-block"> 周公<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团结召公等重臣,不避猜忌摄政临朝。</span>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他殚精竭虑,求贤若渴,想尽一切办法网罗各路人才。在曹操《短歌行》中有一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讲的就是周公在吃饭的时候,突然有人前来拜访他,他来不及将饭菜咽下,重新吐到碗里,忙不迭地去接见来访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周公竭尽全力辅佐成王。</p><p class="ql-block"> 后来,商纣王的儿子武庚联合周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一起造反,并放出谣言说周公想要取代成王做天子。周公首先找到召公,表明自己对成王忠心不二,取得信任,稳定内部政局。之后,周公又令太公望出兵,征讨镐京以东土地,自己则亲率大军平定武庚。在平定武庚的战役中,俘虏许多商朝贵族,把他们全都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安置,加强监管,并在那里建城,洛邑也成为了周朝的第二个都城。</p><p class="ql-block"> 周公东征后,开始着手制礼作乐,逐步完善了礼乐制度,用礼来规范尊卑等级和各项行事之法,作《象》《酌》等典乐来歌颂先王、教化民众,从而实现了武王以礼乐治国的设想。周公用心辅政,帮助侄儿成王稳定了局势,让周朝逐步走向兴盛。七年之后,成王长大可以亲政,周公主动还政于天子,自己北面就臣,以另一种形式继续辅佐君王。从成王到他的儿子康王两代,前后约五十多年,是周朝强盛和统一的时期,历史上叫做“成康之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国人暴动 共和行政</b></p> <p class="ql-block"> 国人,指住在国都城里面的人们。西周自成王、康王之后,社会矛盾开始激化,贵族内部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许多失势贵族和贫困的士阶层,社会地位不断下降,也在城中与一般平民杂处,成为国人的组成部分。另外,在国人中还有百工、商贾等工商业者以及社会的下层群众。当时国人有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也有服役和纳军赋的义务。</p><p class="ql-block"> 周厉王继位后,为了改变朝廷经济状况,实行“专利”政策,将山林湖泽改由天子直接控制,不准国人进入谋生。镐京的国人利益受到影响,怨声载道,周厉王就下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高压政策下的国人不敢在公开场合议论朝政,路上碰到熟人也不敢交谈招呼,只用眼色示意一下,然后匆匆走开,即“道路以目”。公元前841年,镐京积怨已久的国人集结起来,手持棍棒、农具,围攻王宫,要杀死周厉王。周厉王下令调兵遣将,臣下回答说:我们周朝寓兵于国人,国人就是兵,兵就是国人。国人都暴动了,还能调集谁呢?周厉王只能带领亲信逃离镐京,沿渭水河岸,一直逃到彘(今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国人攻入王宫,没有找到周厉王,转而寻找太子姬静。召穆公将姬静藏了起来,国人围住召穆公家,要召穆公交出太子,召穆公“乃以其子代王太子,(国人)执召穆公之子杀之”。最后,在大臣周定公、召穆公的劝解下,国人平息怨恨,纷纷离去。</p> <p class="ql-block"> 学习历史上的“共和行政”内容时颇费周章,历史真相扑朔迷离,两本经典史书的记载也完全不同,后人解读也不尽相同。</p><p class="ql-block"> 据司马迁的《史记》描述,在这桩政治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只有召公、周公两人。在周厉王逃亡、太子被围攻时,召公以自己的儿子代替了太子,太子才得以幸存。因厉王流亡在外,太子还不能即位,于是由召公和周公联合行政。14年后,周厉王在彘去世,太子姬静被周、召二相重新立为周王。也就是说,司马迁认为共和行政就是是召公、周公的“二相共和”。</p><p class="ql-block"> 但据晋国、魏国的官修史书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周公、召公二相之外,又参与进来第三个人——共伯和。提出“共伯和干王位”,就是说共伯和乘机篡位。《清华简》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共伯和立”。14年后,姬静成年,共伯和在众人的逼迫下,将王位还给了姬静。晋人束晳在引用《竹书纪年》时,又认为共伯和只是“摄行天子事”。战国文献《鲁连子》中亦有类似记载“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这里的“摄天子事”,和篡夺王位大不相同。认为周宣王姬静的拥立更是共伯和的功劳。可见,后世在引用《竹书纪年》的内容时,也存在较大差异。</p><p class="ql-block"> 几种说法谨记于此,而历史真相究竟如何,以目前所存资料,我们尚不得而知。</p> <p class="ql-block"> 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为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此前的历史,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年份,只能靠考古文物进行推断,十分的模糊。</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幽王烽火戏诸侯 平王东迁始东周</b></p> <p class="ql-block"> 周宣王死后,其子宫涅继位,为周幽王。当时由于地震、旱灾等自然灾害,民众饥寒交迫、四处流亡,社会动荡不安,国力日渐衰竭。周幽王不思挽救周朝于危亡,而是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政局愈加不稳。</p><p class="ql-block"> 周幽王宠幸美人褒姒。褒姒虽然生得美艳却冷若冰霜,为了博得褒姒开心一笑,幽王竟然悬赏求计,佞臣虢石父提议用烽火台一试。西周为了防备犬戎的侵扰,在镐京附近的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一带修筑了20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一旦犬戎进袭,发现的哨兵立刻在台上点燃烽火,邻近烽火台也相继点火,向附近的诸侯报警。诸侯见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难,必须起兵勤王,赶来救驾。昏庸的周幽王采纳了虢石父建议,带着褒姒登上骊山烽火台,命令守兵点燃烽火。一时间,狼烟四起,烽火冲天,各地诸侯以为犬戎打过来了,纷纷带领本部兵马急速赶来救驾。幽王却派人告诉大家:没什么事,不过是大王和王妃放烟火取乐。诸侯们被戏弄,怀怨而回。褒姒见千军万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如同儿戏一般,禁不住嫣然一笑。周幽王大喜,立刻赏虢石父千金,此后又为此数次戏弄诸侯,诸侯们渐渐地再也不来了。</p><p class="ql-block"> 周幽王听信谗言,废黜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封褒姒为后、褒姒儿子伯服为太子,并下令废去王后父亲申侯的爵位,还要出兵攻伐他。申侯得到消息后先发制人,联合缯侯及犬戎之兵,于公元前771年进攻镐京。幽王听到犬戎进攻的消息,惊慌失措,急忙命令烽火台点燃烽火,可是诸侯们多次受到愚弄,都不再理会。镐京守兵勉强招架,很快被犬戎兵马破城,周幽王带着褒姒、伯服仓惶逃出逃,途中被杀,西周宣告灭亡。</p> <p class="ql-block"> 诸侯们知道真的是犬戎打进了镐京,联合赶来救援。犬戎看到诸侯大军到了,把周朝多年聚敛的宝贝财物一抢而空,纵火退却。诸侯们退了犬戎,<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于公元前770年,拥</span>立原来的太子宜臼<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即位,是为周平王。</span></p><p class="ql-block"> 由于镐京宫殿焚毁、国库亏空,西边的很多土地也都被犬戎占去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犬戎还经常进犯,</span>边境烽火连年不息。于是,平王就与群臣商议迁都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周公反对,平王没有听取周公谏议,在即位后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在郑、秦、晋等诸侯的护卫下,将国都迁至洛邑。以平王东迁为标志,西周结束,东周开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周平王迁离镐京,并未获得安宁,王城洛邑仍然时常受到侵扰,王室对京畿之地的控制范围日渐缩小,最后沦落到只剩下今洛阳城附近的地盘。平王东迁时又没有迁徙丰、镐二京的百姓,因此在洛邑建国的时候,只能依靠诸侯的力量,逐渐丧失了控制诸侯的权力。又因为周平王是间接弑父夺位,被尊崇礼制的各诸侯所轻视,周天子在诸侯间的威望也一落千丈。所以,东周在一开始就呈现出王室衰微的趋势,而</span>诸侯势力却越来越强,最终形成春秋时期群雄争霸的局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政治分封 社会宗法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农业井田 文化礼乐</span></p> <p class="ql-block"> 分封制度、宗法制度、井田制度、礼乐制度是西周时期的主要社会制度。</p><p class="ql-block"> 西周灭掉商朝后,国家领土面积空前扩大,东到大海,西达陇西,南至长江流域,北至燕赵。为了管理好国家,西周实行分封制度。分封制度主要是对三类人进行分封:周王的子弟、功臣、归顺西周的商朝贵族。周王把土地和土地上的百姓分封给他们,让他们去各地做诸侯,允许他们世世代代继承。被分封的土地不能转让和买卖,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奴隶制国家所有,即周王所有。就是所谓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西周被分封的主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宋、晋等,最多时大小诸侯国有70多个。被分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义务。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百姓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p> <p class="ql-block"> 西周宗法制,就是嫡长子继承制。规定天子、诸侯死了,嫡长子才有权继承天子之位或者候位。<span style="font-size: 18px;">嫡长子要负责主持国家或候国、家庭几乎所有事,包括组建军队及率军作战、财产经营处置、祭祀、诉讼等。</span>到民间,也是如此,一个家庭男性家长死了,其正妻所生第一个儿子要继承大部分财产,并有权管理家里其他人,包括这些人的婚、丧、职业、服兵役、读书等都有管理权。嫡长子权力非常大,甚至民间百姓中的宗子,也都有处死其治下(家庭)成员的权力。</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井田制实质上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span></p><p class="ql-block"> 西周时期的一井分为9个方块,周围的8块田由8户耕种,谓之私田;中间是公田,由8户共耕。<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井田制规定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也是最高土地所有者。</span>周王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诸侯,诸侯将受封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卿大夫把土地再分赐其子弟和臣属。周王对所封土地有予夺之权。各级受封的贵族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可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受封者还要向国王承担义务,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井田制规定,公田所获归耕地资源所有者享用,私田所获归劳动者养家糊口,劳动者取得私田经营权的代价是无偿耕种公田。为保证耕地所有者优先获得利益,保证公田生产顺利进行,规定“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就是说,劳动者只有完成公田耕作之后,才允许耕作属于自己占有但不属于自己所有的私田。</p><p class="ql-block"> 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国有化的分配方式,关键在于公田不可以私自交易、置换,土地兼并得到了有效抑制,百姓的土地使用权得到了保障。西周井田制的盛行,和当时的落后生产力水平有密切的关系,稀少的人口耕种广袤的土地,单家农户又难以完成生产活动,是井田制存在的社会基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周朝的礼乐制度相传是周公制定的,主要是通过礼乐制度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比如,周礼规定了吉礼(祭礼)、凶礼(丧礼)、军礼(行军,出征)、宾礼(朝觐,互聘)、嘉礼(婚宴,加冠)等,使贵贱有差、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实行所谓的“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span>比如,周礼规定,周天子可祭祀其始祖,下边诸侯及以下,都不能随便祭祀始祖。再往下,诸侯经世袭,可祭祀自己父祖辈,其余没继承诸侯之位的前诸侯儿子们,无权随便祭祀父祖。周礼还规定,天子设宴使用九鼎八簋,诸侯设宴使用七鼎六簋,大夫设宴使用五鼎四簋。其余人无权使用鼎、簋。周礼还规定,天子死称为“崩”,诸侯死称为“薨”,卿大夫死称“卒”,士死称为"不禄",庶民死称为“死”等等,周公制礼作乐,对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影响深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