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次美篇转发祁忠明 张耀忠 马礼的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祁忠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接过父辈奉献煤矿的接力棒</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祁中明</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是咱张家庄矿的矿二代,我的父亲祁光轩、母亲杨克珍都是矿上的老职工。每当我回想起父亲,就想起他的嘱托,想起他的微笑,他的沉思,他对我在学习、工作关键点上的关心和帮助,就好像前不久的事。不知不觉,他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六年了。他是一个从旧社会过来的老人,吃了很多苦,深深地感到新社会的好,共产党的好,他用朴实的情感热爱着新社会,把自己的毕生献给了他所热爱的矿山,把未竟之业的接力棒交给了我们下一代。</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一九五二年从灵石新生铁矿转入富家滩煤矿工作,一九五七年调张家庄矿工作,分配财务科,当时由于他工作认真,待人热情,很受工友们的喜欢。父亲热爱他的工作,热爱煤矿。当时矿上提出了要全体职工牢固树立“以煤为业,以矿为家”的思想,特别是经过一次井下劳动而升华了他热爱矿山的信念。听父亲说起过,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大约是一九六二、三年)矿上组织科室干部下井参加劳动,他被分配回采队攉煤,到工作面后队长让他们每人一节把煤装到开动的镏槽里,队长讲了要领和安全注意事项,他们就按照要求干了起来,干着干着用毛巾擦汗时,突然发现自己手腕上的手表不见了,就急忙找起来,这可如何能找到,旁边同科室的同志一问情况也都帮忙找,队长过来一问,马上让停了煤镏子,并对着机头方向让攉煤人员全部帮着扒镏子里的煤,给找一下。当时一块手表是很贵重的,然而在煤堆里找手表,如同大海里捞针,说不定早装到矿车里运走了。虽然没有找到,但令父亲非常感动的是临下班时,队里的工人们都过来安慰他,在连续几天的劳动中,队长及工人们都主动过来帮着父亲,以免累着了。父亲感到工人们对自己的关心像火一样的热情,把丢手表的伤心情绪也给熔化了。虽然他感到井下工作确实非常危险,但是井下工人们都相互关照,再加上照章作业,细心操作,危险还是可以避免的。从此他心情愉悦、性格开朗、工作认真积极,当年还被评为先进工作者。</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我初中毕业进行升学考试填报志愿时,为了早日参加工作,减轻家庭生活负担,我没报高中而选择了中专。老师让我们每人选择三个学校并给一个下午时间可以回家和父母商量,我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就选择了第一太原重机学校,第二山西经纬纺织学校,第三大同煤矿学校,并带了几个备选学校。借了辆自行车,从灵石中学骑回张家庄矿让父母给把一下关,父亲看后给我改了一下,第一大同煤矿学校,第二太原重机学校,第三山西经纬学校。父亲对我说,咱家都在矿上,理应学好新知识,回到矿山做贡献,国家号召“以煤为业,以矿为家”,你不能忘本。我顺利的考上了大同煤矿学校。接到通知后,父亲连连说了几声好,让我去姥姥家报喜,并逢人就说我考走的消息,左邻右舍都过来祝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通过几年的学习,毕业分配回到了汾西矿务局,被分到富家滩矿。矿上安排我和几位同学分别到几个掘进队见习当工人。听从父亲的教诲,虚心向工人师傅学习技术,工作积极认真,受到队里的好评,并让我当队里的材料员,帮助队里给工人贯彻作业规程,几年后矿领导根据我的工作表现调我到矿宣教科分管职工业余教育,后来矿又成立职工业余大学,让我担任教导主任。不论我到什么岗位父亲总是告诫我,工作必须认真负责,要干一行爱一行,但不能丢掉所学专业,毕竟是在矿上工作,要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富家滩矿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开采百年的知名矿井宣布报废。工人、干部不断被分批调走,支援新矿区建设,我也跃跃欲试等候调动通知,但我始终未动被留在矿上。后来矿办公室里的好友告诉我,矿务局干部处因为工作需要对我下了调令,但矿领导因宣教部门太缺人手压下调令不放我离去,我知道消息后就回张家庄问父亲是否可以向领导提出调走,父亲非常肯定的告我,你所学的知识应该到有用武之地的新矿区或者适合的技术岗位,现在局里既然下调令要你归口,你就应该找领导坚决到最适合你的岗位去。在父亲的鼓励下我再三要求矿领导同意我调到更需要的岗位去体现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被干部处分配到矿务局生产技术处工作。到了新的岗位我始终牢记父亲认真学习、扎实工作、老实做人的嘱咐,自己也明白原来所学的知识和现在新技术有很大的差距,为了尽快适应新工作需要,就向同事们借了山西矿院的《采煤学》和《井巷工程》等课本,并到局技校借了生产技术的参考书,边工作边学习,同时积极深入井下一线,刻苦钻研综合机械采煤,综掘机等新装备,并经局选派到中国矿业大学进修,学习期间,我对新知识如饥似渴,认真听取钱鸣高、朱德仁等教授的讲解,尤其矿山压力等新理论和锚喷支护新技术让我茅塞顿开,在结业考试时所学课程门门都在八十分以上。极大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矿务局举办了两期由我主讲的光面爆破、锚杆、锚喷支护新工艺培训班,并外出参观学习。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常常深入基层生产一线,积极组织全局的爆破、架棚、锚杆支护、喷浆支护、综掘机成巷等多种技术比武,取得了全国采掘队上纲要、创水平竞赛的好成绩,并与其他矿务局同步而进,尤其是炮掘单进,高档采煤单产都创当年全国最好水平。更可喜的是锚喷支护进尺,经过改进方法,加强管理,锚喷支护进尺突飞猛进,达到年进六万米多的先进水平,占到全局掘进总进尺的60%以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同时还虚心向老领导学习处室管理经验,参加审批新矿井设计、老矿井技术改造,积极参加贺西矿、双柳矿改扩建工作组,认真验收中兴矿收购及改扩建,并在曙光矿技术改造的过程中担任驻矿工作组组长,为按时试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工作职务提升后,除按时保质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外,还配合领导重点抓了全局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担任标准化办公室副主任,带领人员下矿检查、验收,有力的促进了我公司矿井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工作努力,自己曾多次被评为局机关、省煤管局先进工作者,山西焦煤科技积极分子,并在2005年被评为汾西矿业集团公司特级劳动模范。39年弹指一挥间,在技术上由技术员逐步成长为高级工程师,为煤炭事业尽职尽责,没有辜负父辈对我的教诲和期望。</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九八五年中秋节过后一周,父亲因病离我们而去。但是,他热爱煤炭事业的精神被传承下来了。母亲在矿选煤厂、化验室工作期间,在参加煤质制样工比赛中,现场操作得过第一名;后又调井口当一名电焊工,不怕吃苦一直干到退休,现已九十多岁在矿颐养天年。二弟祁德明当了矿工,在张家庄矿采煤队当一名放炮工,认真操作,从未发生过事故,后年龄大了调矿安监科担任安监员,现也退休在矿。三弟祁建明也在矿参加采煤队工作,后随全队支援太原煤气化炉峪口矿,现仍在炉峪口矿。四弟祁卫明也积极参加煤矿工作,曾在局矿山救护队参加全国矿山救护比武,在全国比赛获得优秀成绩,而受到表扬,后调两渡矿工作,先后担任崔家沟井口副主任、井口书记,现仍担任两渡矿安监处处长。妹妹祁秀芳一直在张家庄矿劳资科工作,曾多次被评为矿先进工作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辈的未竟之业,接力棒传给了我们,现在又由我们传给了下一代,我们的下一代也都投入了煤矿这座大熔炉,为祖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继续发着光和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强盛,繁荣富强。</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附:怀念父亲诗二首</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七绝 父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祁忠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子幼尊亲是座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儿成鼓励勇登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常思老父叮咛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爱长留天地间。</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七律 父爱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怀念老父百年诞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祁中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严亲今岁百诞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思念仁翁泪湿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常忆微笑尊容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时浮叮嘱瑞祥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青壮岁月遇困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晚年生活逢甘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子女六人承前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金花银果满山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张耀忠</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安全生产两个1000天</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 耀 忠</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是1988年1月8日到张家庄煤矿担任安全副矿长,至1995年4月调离的3000天时间里,连续两次取得了安全生产1000天的好成绩,受到省局的表彰奖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两次安全生产1000天是如何取得的呢?我是从调查研究入手,找出问题,提高认识,抓住根本,采取有力措施取得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汾西矿务局张家庄煤矿是从1954年开始建矿的,于1995年3月9日撤矿组建为汾西矿务局张家庄综合开发公司。在这41年的煤矿生涯中安全状况搞得如何呢?让我们通过41年的安全状况的具体数字的记载作一分析,即可一目了然。从54年至95年3月9日共发生死亡事故98起,死亡106人,其中:顶板41起,死亡45人,占百分之四十二;运输30起,死亡32人,占百分之三十;机电9起,死亡9人,占百分之八点五;放炮7起,死亡7人,占百分之六点六;通风窒息4起,死亡5人,占百分之四点七;其他7起,死亡8人,占百分之七点六。1988年以前只有1968年一年无死亡事故(这一年由于文革影响,被迫停产时间较长)除此而外,年年有死亡事故,而且有高有低,有多有少,最多的一年是1962年,一年中发生9起事故,死亡10人。从1988年至1995年3月大有好转,88年、89年、91年、92年、94年五个年头无死亡事故,在这七年中创造两个安全生产1000天,即87年6月13日至90年3月8日,第一个一千天。从90年8月11日至93年5月6日第二个安全生产一千天。两次受到省局的表彰。41年来安全状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我们作了认真的分析,深刻认识到和大自然作斗争,事故确实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对上述98起事故案例分析,没有一起是自然造成的,均是人为因素违章而造成的。这一分析,又使我们深深认识到,只要加强安全科学管理事故完全可以避免。这些沉痛的教训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育,很大的启示,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我认识到素质是根本;质量是基础;隐患是深渊;“三违”是大敌;遵章有保证;措施必先行;装备最重要;领导是关键;工作靠理解;安全求效益,要从这十方面抓安全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素质是根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安全生产的实践使我们知道:为什么有许多老同志,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一辈子从事井下工作,不仅一次公伤都没负过,甚至连一点手皮都未在井下碰破。而有的同志呢?经常在井下负伤,轻者碰手碰脚,皮开肉绽,重者折腿断臂,头伤腰损,造成终生残废,更严重的要了命;少者一次两次,多者三天两头,大伤没有,小伤不断等等,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呢?我们剖析了张家庄矿41年98起死亡事故,死亡人数106人,其最根本的问题是工人的素质问题,安全意识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工人素质太低,安全意识太差。例如90年4月10日发生一起运输事故。在14度暗斜井矿车掉道,死者牛秀山本来知道车掉道后,应停车想办法处理,而他却跑到道边上,一边用身体背住,一边打信号开车向上拉,这样一拉,车不仅没上道,反而把自已挤在巷道帮上,挤住大腿,当几位同志把他救出后,又由于抢救人缺乏经验,不会正确使用止血带,造成伤者失血过多而死亡。这一惨重事故告诉我们:由于死者安全意识太差,加之接救人员素质经验差,使这样一起不该发生的事故发生了,造成了医疗事故。岗位工作知识水平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又如:有一个老工人断了一条左臂,我们了解过他造成断臂的原因。他非常沉痛地告诉我们,是自已安全意识差,,技术处理掌握不当,只知工作,不懂安全才造成这样的结果。他的左臂是因为他开绞车时,钢丝绳跑偏,他不用工具去拨,而是用手去拨才造成了断臂。在87年以前虽然从上而下也抓了安全,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抓得不实在、不得法。统观过去的几十年,五十年代与国情有关,只重生产不重安全。六十年代国家处于困难时期,七十年代受文革影响,八十年代刚刚起步上正常安全生产轨道,经验不足,只强调抓生产未重视安全教育,这样职工的素质怎能提高,因而造成职工素质长期低劣的局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88年以后,张家庄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很抓了职工岗位技能教育,提高工人素质,强化了职工安全意识。每年对采煤、掘进、放炮员、瓦检员、各种绞车司机等各工种岗位培训,要求持证上岗。对新工人入井前都要进行不少于三个月的培训和安全教育。矿上建立安全教育室定期进安全教育。为确保安全生产奠定了思想素质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质量是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剖析了41年来张家庄矿发生的41起顶板事故,死亡45人的案例后发现:事故的原因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由于工程质量低劣和违章作业而造成的。如93年8月2日小采队发生一起死亡事故就是由于工作面支架工程质量差,在推邦出煤时,将工作面五架棚推倒造成冒顶事故。这起血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十分清楚的道理:煤矿工程质量是保证安全的基础,只要把住工程质量关,安全就能保证。凡是工程质量好的单位,事故就少,工程质量差的单位事故就多。这一道理在许多同志头脑里都很清楚,但就是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愿多打一个楔子,多盘一块背板,而造成事故。从88年至95年3月对工程质量进行了重点抓,按质量标准化建设,制定了验收办法和处罚办法。规定一旬一次验收,全月三次验收都为一级品定为一级品,全月有一次三级品就定为三级品即不合格品,就要处罚。安监处成立专门质量验收组。几年来全矿消灭了三级品,一级品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二级品达到百分之十。小采二队88年出过一次三级品,安全矿长组织到现场开安全办公会议,从此这个队连续几年消灭了三级品。几年来局质量标准化验收全部合格,也消灭了死亡事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隐患是深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一贯遵循的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推进。要搞预防为主就是要查隐患、堵漏洞。因为隐患是事故的祸根,是安全生产的大敌。不排除隐患,不能预防事故,一旦发生事故就无法挽回损失。因而我们在安全生产中必须坚持经常性的查隐患、堵漏洞工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预防为主”,把事故消灭在萌牙状态。张家庄41年中死亡106人,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隐患存在没有及时排除。血的教训告诉我们,要搞好安全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排查隐患制度。从88年3月至95年3月,凡是入井的安全检查员入井前先到安监处领取查隐患卡,要求认真填写,升井后交回安监处,经筛选后及时通知有关队组处理隐患。这是一条过硬的制度。也确实收到明显的效果。另一条制度是:安监出坚持系统工程睑查表法,凡专职安全员每班下井前各自带上应检查的表,表按采、、掘、机、运、通等工种分开别类,按工作的要求认真填写,上井后交信息中心,由信息员筛选上台帐,然后再将筛选后的问题及时通知有关领导和单位,责成处理。定时再对这些隐患问题进行验收。这个制度七年来始终如一,为安全生产做了一定的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四、“三违”是大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在煤矿企业生产中经常提到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抓“三违”。什么是“三违”呢?即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抓“三违”是煤矿安全生产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是难以数计的煤矿兄弟的生命换来的血的教训,因此说“三违”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大敌。如果不抓三违,让三违任其发展,那煤矿企业的安全工作就永远不会好转,煤矿职工的生命财产就无法保障。张家庄煤矿41年死亡106人的原因没有一个是自然造成,而皆是由于工人“三违”而造成。所以要保证安全生产必须狠抓三违、狠杀三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1988年至1995年3月张家庄煤矿安全生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两次创造安全生产一千天,其中一条经验就是狠抓了“三违”。七年来为了搞好安全在狠抓三违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建立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抓三违制度:〈1〉、制定抓“三违”指标,坚持“四三二”制度,即每月安全员四次,队长、科长三次,矿领导二次。每月由安监处填报抓三违卡片报安监局。〈2〉、各级领导查处的三违与安全奖金责任状挂钩。〈3〉、对三违者的处罚制度。七年中因井下抽烟开除过一名,开除留用的两名。因违章扒、蹬、跳的开除一名,经济处罚的若干名。因脱岗造成扯皮带的降级两名。〈4〉、安监处建立小分队,不定时,不定点突击查三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五、遵章有保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前面我们提到为什么有的老同志干上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一辈子连个手指头都未碰过,然而有的人刚刚上班一两天就负伤挂彩甚至要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否遵章守纪。我们煤矿安全生产遵循的是三大规程,即保安规程、作业规程、操作规程。除外,各矿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的各自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都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它在安全生产中确实起着指导性、规范性的作用。张家庄矿41年事故,死亡106人残重的教训,就是不能按章作业,不能遵章守纪而造成的。而该矿从88年至95年安全大有好转的主要经验是坚决贯彻执行了三大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因而遵章守纪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力保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六、措施必先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中三大规程是必须遵循的,但是怎样才能准确的按章作业呢?一靠自觉,二靠制度,也就是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张家庄矿41年的安全生产血的教训,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完善和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即使有措施而也说明了执行不严,执行不认真。从88年至95年七年之中,有所好转。先后制定了以下制度和措施:〈1〉、安全风险抵押承包责任制与措施,连续七年每年都有每年的具体方案与措施制度,而且一一兑现,他既尝到了甜头,有的也吃了苦头。〈2〉、由安监处牵头组织生产科、机电科、通风区等业务科室制定了八种安全生产制度与措施。即“工程质量验收制”;“机电工作管理制” ;“一通三防管理制” ;“火工品管理制” ;“采掘顶板管理制” ;“小煤窑管理制” ;“运输安全管理制”;“安全系统工程检查制” 等制度与措施。通过这些措施与制度的贯彻执行奠定了良好的坚实的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七、装备最重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煤矿的装备是反映煤矿生产的现代化程度,也就是指机械化程度。这是提高生产能力,改善安全生产状况的物质基础和关键。张家庄矿在88年以前,设备陈旧,机械化程度低劣,多数作业都是人工操作,因而事故就较多。88年以来,矿领导重视,思想解放,局领导支持,在采煤工作面由炮采金属支柱、铰接顶梁支架,矿花费了八十多万元钱装备了炮采单体液压支柱;机头机尾推广了“四对八梁” 新技术;掘进工作面推广了“前探梁”新技术;掘进装岩使用了装岩机;运输实行了“一坡三挡” ;小采工作面推广了“锚头小绞车” 扒煤等提高了装备,提高了机械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能力提高了,更重要的保证了安全生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八、领导是关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安全第一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表现。搞好安全生产是保障煤矿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巩固和发展煤炭事业,推动改革开放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件大事,因此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了各级领导一把手是安全第一责任者,这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的如此重视。我们通过安全生产的实践也完全证明了这一点。没有领导支持哪能去抓职工的素质教育?没有领导拍板定案怎能给安全上搞装备、搞投资?没有领导支持哪能去除隐患、抓“三违”,处理责任者谁来支持?没有领导的带头哪能贯彻执行规章制度和措施?没有领导支持怎能抓好质量、把好质量关?一句话,要想搞好安全工作领导是关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8年以来张家庄矿的各级领导一把手基本上做到了以身作则,亲自抓安全,把安全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例如:他们规定了每年的第一号文件是安全工作的文件;每月的第一个例会是安全办公会议;每周的一是安全活动日;每天早上召开安全班前会。这样连续七年来他们遵章守纪,言行一致,因而安全生产形势大大好转,创造了全局史无前例的两个安全生产一千天的好成绩。七年中五个年头消灭了死亡事故。开造了全局全矿安全生产史无前例的新局面。</span></p> <p class="ql-block">〈接上页)</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九、工作靠理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说千言,道一万安全数第一,千层天,万层天,安全要为天。这些话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说的响,叫的也响,众所周知,家喻户晓,安全工作说起来容易,但是干起来怎样呢?在工作的实际中,确实太不容易了,存在着许多不良倾向,地面喊第一,下井变成第二了,到工作面就成第三了,干起活来就腾云驾雾了。搞安全的嗓门再高,声音再大,制度再严,处罚再重,再一些职工中就是不理解,因而安全工作确实难槁啊!专职槁安全工作者深感难度大,压力大,有的遭到漫骂:“狗咬耗子,多管闲事。”“你算老几?”“又不是给你家干。” 等等尤其在工作中发杨“三铁”精神(铁心肠、铁手腕、铁面无私),更遭来恶语伤人:“罚下钱让你家买花圈去吧。” 这些人不理解安全工作的重要。介于这些问题如何是好?我在张家庄煤矿搞了七年之余安全工作,深有体会,我们需要耐心工作,不能急躁,更不能躺倒不干,这说明了我们的工作还有差距,还需要做细致耐心的工作,只要工作做到了家,他理解了你是为了他,这工作就得心应手了。记得有一次,掘四队工作面质量太差,安监处给停止了工作,并罚了款。这个队的队长拉上队内的几个人到安监处给某某副处长下跪磕头,有的人还骂骂叽叽,。我得知此事后立即批评了队长,我又耐心细致做了工作,半个小时候他真正认识到了错误,主动写了检查。从此这个队的工程质量大有好转。到月底验收达到了一级品,也未出过较大的事故。这说明了安全工作难度大,但只要我们坚持原则、秉公执法,做耐心细致的工作,杜绝徇私枉法,安全工作会得到群众的理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十、安全求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安全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因此必须坚持党、政、工、团、家属、公安齐抓共管。同时必须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这两个关系是相互矛盾的,也是相互统一的,也是相辅相成的。要生产必须保安全,在安全条件下再生产,保了安全发展了生产就会增加效益。我们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必须把安全摆在第一位,当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时,生产必须为安全让路,如果单纯地为了追求效益不顾安全是原则,也坚决不行。必须从安全中求效益。张家庄煤矿41年的生产基本坚持了这个原则,但106人的伤亡说明了这个原则坚持的不够,还有很大差距,应在组建综合开发公司后继续扬长避短,加强安全工作,保证安全生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上十大问题的论证,也经过了安全生产长期的实践证明,确也称为安全生产中的十大关系,从而告诫我们要正确领会,在实际工作中融汇贯通,会给安全带来起色的,也将会收到效益的。</span></p><p class="ql-block"> (此论文是我在汾局1995年矿处级领导培训班学习写的,已载入汾局优秀论文集。也是我在张家庄煤矿工作的总结,这此略作修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1年10月13日</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马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718米是怎样完成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马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的事。当时,正值"一打三反”,矿上正处于半停产壮态。因长二队沒有工作面,谁突击?矿上把这一艰巨任务交给了掘一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掘一队原是出省劳模武丕杰的所在队组,因月月超额完成任务,被矿上誉为"红旗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平时日进13米,月进390米。这次要我们拿下700米的任务,难度可想而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这个队的书记景林生,队长张志荣,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说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只要大家下定决心,团结一致,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闯不过的难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于是,一场苦战700米的战斗打响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工人三班倒,班班见领导。火車跑的快,全靠车头带。由于领导跟班劳动,带头苦干,在掘一队开展了一场比学赶帮超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向纵深发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谁英雄谁好汉,工作面中比比看。炮声刚停,人们就顶着刺鼻的浓烟,争先恐后往里走,拿着铁锹清道,往外攉煤。为的是由原来一回装一个车,改为一回装两个车。这样既提高了工效,又加快了进度,一举两得。一有空间,人们就先挖开柱窝,把栅子支好,保住安全。工作面上,支栅的,打眼的,装車的,拉车的大家分工明确,互助合作。大家干的热火朝天,汗流夹背,都全然不顾。大家这时只有一个心眼,那就是:干!干!!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班交班,手交手,你不来我不走。这是此次大战7OO米規定的一条制度。什么时侯接班的不到工作面,我们绐终坚持,一干到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就这样,经过全队职工的共同努力,发揚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经过全队职工的共同努力,月底经验收,我们完成了718米,创造了建矿以来的最高纪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里须要说明的是:这次完成任务,矿上只给了一个笔记本和一支油笔。并给每人多报了四个工。要是現在,不知要挣多少钱?这就是时代!</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决战“三尺煤”</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马礼</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尺煤”顾名思议井下煤层只有三尺高。我这里用了"决战”二字,可想难度有多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矿上为了回收资源,不浪费煤炭,把掘进三尺煤的任务交了掘一队。当时,我还没有调到办公室,所以也参加了这一艰苦的战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掘进队,一上班就是打眼、放炮。走惯了七尺煤巷道的我们,如今要我们走三尺煤,人们怎也不习惯。面对煤层只有三尺高,人们直不起腰,弯不下身,只好爬着。爬着打眼、爬着装炮、爬着连炮、爬着攉煤,什么都是由爬来完成。起先还能勉强忍受,掘进队走的远了,真是不好受。来回一趟要爬几十米,数百米。衣服磨破了,肚皮爬烂了,工人们全然不顾,大家风趣地开玩笑的说:“我们的任务就是爬出来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最难干的还数攉煤了。刚开完炮,煤与顶板相连,攉煤工进不去。攉煤工只好用铁锹一锹一锹,把煤攉到簸箕里,然后用小绞車拉出去,后面还跟一个人。返回时跟的人,爬着把簸箕拉回来。这样重复往返数十次,一茬炮的煤才能出完,打上立柱。继续下一茬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就这样工人们迎难而上,不知流了多少汗水和心血。克服了多少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度过了多少常人难以度过的难关。经过全队职工的共同努力,掘一队月月完成任务,受到矿、局的多次表彰和奖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离职不离岗 退位不褪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一追忆武培杰同志的二、三事</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马 礼</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是谁?婉言谢绝了领导的多次调动,还一直留在他深爱的生产第一线,与工人们摸爬滚打,同甘共苦?是谁?像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拧在哪里都闪闪发光?做什么像什么,干什么成什么。是谁?在工作面危急的紧要关头,一把推开了在场的工人,说“这里危险,我来干”!又是谁?……他就是张家庄煤矿掘进一队,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被矿上誉为″红旗队″的大队长武培杰。他是汾西矿务局劳动模范,还是连读三年出省劳动模范。是他,带领全队职工,发揚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硬生生地打造出一支能攻得上,拿得下,响当当,硬邦邦,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坚强团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武从岗位上退下来后,已年近半百,但仍宝刀不老,发挥余热。继续奋战在生产第一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武培杰,平遥口音,不善言辞。他对人亲和,彬彬有礼。他虎背熊腰,高大魁梧。特别他的那两只长满老茧的手,一伸出,十个手指又粗又长,人们一看就是个受过大苦的人,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硬汉子。自打当工人的那天起,他就一直战斗在生产第一线,一天也没有脱离过。后来因身体和年龄的原由,领导几次调他到井上和辅助部门任职,他都推辞。说″我的身子骨还硬着呢,我是一个煤矿工人,又沒什么文化,我的工作在井下″。他毅然决然地仍留在掘一队,他离职不离岗,退位不褪色,像一块闪闪发光的煤炭,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掘进工作面的那些活计,老武了如指掌,胸有成竹。什么打眼、开炮、支棚、钉道……样样拿得起,放得下,是工人们称道的行家里手。他提起锚头能打眼,拿起锯子会割棚子,握住锤子会钉道。总之,他做什么像什么,干什么成什么。工人们说:"老武,还是当年当劳模当队长的那股子劲”。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現在哪里。哪儿有危险,哪儿就有老武的身影。一次,他看见刨好的柱窝,又被顶板上冒下来的碎碴给埋住了,工人们挖开,还没等支棚又埋住了,一次、二次……。这时老武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如不及时支上棚子,一场大冒顶的事故将要发生。这时,老武将在场的工人一把推开″这里危险,我来干″。他双膝跪地,用他那长满老茧的手,把碎碴从柱窝里往出刨了起来。在场的工人们为他的举动捏着一把汗,而他却全然不顾个人的安危,硬是用双手把柱窝挖开,叫工人们快速支上了棚子,避免了一场冒顶事故的发生,保护了顶板,保证了安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当新工人分配到队,他就身先士卒,手把手地教工人们怎样装煤。他把当年在″红旗队"总结出的一套快速装煤法,传授给我们。就是:″一顶、二起、三装"。一顶就是装煤时大腿顶住铁锹把,使劲往煤堆里顶;二起就是顶进煤堆里的铁锹,不要往外拉,直接用力往煤箱里装;三装就是装煤的时候,你还要左右、上下和周围观看,有无障碍。否则,适得其反。你别说,有老武的这一招用在了装煤上,确实装煤效率提高了近一倍。原来一茬炮的煤,需要三个小时才能装完,现在不到两个小时就装完了。为快速掘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武的模范事迹,在掘一队广为传颂,人们以老武为榜样,向老武看齐,蔚然成风。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任连着一任攀。涌现出了景林生、张志荣和张凤阳式的硬骨头队长。打造出了一支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的先进团队。多年来,不论遇到多大艰难险阻,这支队伍都能攻得上,拿得下,出色地完成了矿上交给我们的一个又一个的艰巨任务。七六年十二月份,月进718米创造了建矿以来的最好成绩。刷新了至六四年以来,掘一队安全生产事故为零的目标,为我矿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美篇是《张家庄煤矿故事》之十二,与大家分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2年5月24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