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利往事

郭建钢

<p class="ql-block"> 监 利 往 事</p><p class="ql-block"> 郭建钢</p><p class="ql-block"> 监利,别名玉沙,湖北省直辖县级市,由荆州市代管。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南端,洞庭湖北面,与湖南省岳阳市隔江相望。据县志记载,境内河湖密布,土地肥沃,为鱼米之乡,且东北边产盐,三国时东吴“令官督办,监收盐渔之利”,这就是监利名称的来由。</p> <p class="ql-block">  监利市区全貌</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踏上监利的土地,还是我在总后勤部“三线”工厂当军工的时候。蒲圻(后改为赤壁市)纺织总厂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第2348工厂,厂里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我于1970年3月8号进厂,被分配在一大队一连三排三班,班长是退伍军人,我任副班长,当时工厂初建,主要任务是搞基建。一天,我被潘惠康连长找去,要我出个差。潘连长操着上海口音对我讲,听说你父亲在监利县当县委书记,那里是渔米之乡,你能不能联系一下,买点物资回来改善改善连队的生活。随后,我试着给父亲打电话,不料他欣然应允。此时的我惊喜交加,高兴的是可以借出差的机会见到久别的家人,担心的是怕完成不了任务,让领导失望。</p><p class="ql-block"> 1970年夏天的一天,我和排长刘利华一起坐火车从蒲圻出发,到达岳阳,在一家系统内制作解放鞋的军工厂住了一夜,第二天清晨五时许,天刚蒙蒙亮,我们在岳阳城陵矶客运码头登船,踏上了去监利的旅程。一声汽笛几声长鸣,开船了。船缓缓前行,煤烟味扑鼻而来,抬头望去,船顶上一个粗壮的烟囱冒着滚滚黑烟,两舷白浪翻滚,船尾水鸟追逐着渔虾。“江滨无大树,沙洲有芦苇”。登高向远,两岸无边无际的芦苇印入眼帘,船航行了差不多一整天,直到暮色苍茫中我们才到达监利码头。次日,我们买了几大篓咸渔、皮蛋和盐蛋,第三天就赶回了连队。</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到监利,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件事:一是书法精湛。走上大街,放眼望去,除了县委会、县政府等机关单位的门牌是用仿宋体书写的外,大多单位招牌用行书写就,煞是好看。难怪监利出了象王遐举、王轶猛兄弟两这样的书法大师。朋友,你去过武汉黄鹤楼吗?只要你登上斯楼,在三楼楼厅你就可以看到王遐举老先生用隶书书写的《黄鹤楼记》。二是衔上有一道奇特的风景线。那时交通工具不发达,运输工具大多用驴、马替代。满大街常有驴、马车队走过,每匹牲口后面都吊着一个布袋,听说是用来装粪便用的,以保护环境不受污染。三是菜肴丰盛独特。制作鱼类自不待说,炒鳝丝、米团子、蒸菜妙不可言。还有喝早酒的习俗,客人来了早歺是一定要请去街上馆子里喝酒,摆上几小喋菜,端上一盆火锅,边喝边聊,悠闲自得,快活得象个神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岳阳城陵矶码头</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到监利是在一年多之后的1971年的冬天。这一次我在那里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也终于实现了当兵梦。这是因为1969年北海舰队来咸宁招兵,我穿着一件老兄给我的旧军装前去应征,目测没问题,接兵首长一问哥哥是部队的干部,政治上也没问题,体验过了关,只等着入伍通知书,谁知政审没过关,说我是“走资派”的子弟,于是,当兵的愿望成了泡影。父母为了安慰我,便把我送进了军工厂,说是当一个不穿军装的解放军。</p><p class="ql-block"> 在2348工厂干了两年基建,什么都做过,上山扛竹子,下河拉沙子,三伏天卸东北红松,昼夜背水泥,去农场挖渔塘……吃苦我不怕,但我仍旧“贼心”不死,多次央求父亲让我去当兵。1971年冬,我肩背旧籐箱,手携手提包回到了监利。</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好事多磨,也许是上天捉弄人。1972年因为林彪事件居然没有招兵。我一个大活人总不能在家吃闲饭,无奈,我走进了监利机械厂的大门。所谓机械行业,不外两大系统,即热处理和冷加工,我虽然当了两年工人,干的是布机保全,但隔行如隔山,一切还需从头来。书记瞿兆松很重视我的到来,说是你原来干的工种与钳工靠近,你就到机修车间当钳工吧!行内常说:“站死的车工,累死的钳工,玩死的电工。”当钳工确实又脏又累,铸件很重,经常加班,满身油污。我记得进车间干的第一件活是铲平板。首先是在一块一米见方的铸铁上抹上红彤粉,然后研磨,再用铲子把顶住肚子挑燕尾花,铲掉平板上突出的黑点,直到一厘米见方上均匀分布数十个小黑点才算大功告成,铲完一块平板要花十多天的时间。那段时间赶活,经常加班,装配农村急需的饲料粉碎机。碰上加班就不回家,在厂里安排的集体宿舍休息。再就是在平板上对所要加工的物件划线,用砂轮学磨刀具。在这里我学会了机械制图,跟着师傅学配钥匙,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工友们是和谐的。谁家有大事,招呼一声,互相帮助。如拆老房子,大家利用星期天去帮忙,中午管一顿便饭,晚饭各自回家。谁家有好菜带到厂里大家吃,也可以在别人碗里拈菜吃,没有一丝隔阂。女工经常帮男同志洗衣服,织毛钱。有一次我无意听说师姐鄢桂花的母亲患有高血压,便将父亲的药偷出来给她母亲吃。车间前面有一块空地,大家闲遐时把地开垦出来,种上菜,收获季节各自分一把菜带回家。</p><p class="ql-block"> 工友们是诙谐的。常在一起开玩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厂里有位叫张新祖的老大哥,他是部队营职干部复员的,在厂里任民兵连长。据说当年说他有培养前途留在部队,而同他一起入伍的一位战友先他转业,后来在县里当上了副县长。他却被分配到工厂。唉,人生就是这样,不可能一只脚同时踏进两条河流。前途命运好象是上天安排的。他爱人何祖秀是我们车间的,结婚时有人给他们作了一幅对联,上面这样写道:“湖南的活塞湖北的缸,监利机械厂巧安装”。被人笑谈了多年。</p><p class="ql-block"> 业余时间,工友们最爱的活动是打篮球。车间与车间之间经常比赛。常家栋、光光、老喻是场上的绝对主力,我这个板凳队员偶尔也上场光顾一下,久而久之,我的球技也提高了不少,要不是当年我超过了十八岁,就进了县少年队。县里举办篮球比赛,机械厂常常是载誉而归。厂部有个播音室,领导说我的普通话比别人强一点,常被邀请担任播音主持。一部电子管的播音器,播放出厂里通知、生产进度,表扬好人好事。时间长了,我这湖北普通话也流利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离开2348工厂一年多,由于通讯不便,我几乎与老朋友们失去了联系。忽然有一天,原来同在一个连队的孔迎凯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他告诉我现在长江航运公司工作,跑货轮。正好船在监利卸货,就找到了我。他请我上歺馆,我们边吃边聊,回忆往日快乐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1972年五四青年节,我在师傅吴先煌的介绍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当年12月12日,我们监利150名战友应征入伍,登上了北去的列车,终于实现了当兵梦。</p> <p class="ql-block">监利机械厂厂部旧址</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过后,我再次来到监利与战友相聚,探访旧友,不禁感慨万千。150位战友,由于各种缘故,已有30人离我而去,真是人生苦短,草木一秋。我在监利机械厂苦苦寻觅,不见当年工友们的身影,一切都成为过往,唯一不变的是那座五十年代修建的厂部,静默在那里,在高楼林立的今天,显得那么渺小,那么苍白。</p> <p class="ql-block">监利周老嘴古街</p> <p class="ql-block">战友合影</p><p class="ql-block">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五十年来,在监利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到处是高楼林立,道路宽阔,车水马龙。周老嘴镇作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如今又新添了柳直荀烈士纪念园,1998年夏抗洪的西门渊沿江建成滨江公园,成为了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2000年县改市,3460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生活着156万勤劳智慧的人民,到处都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尤其值得骄傲的是,现已发展成为全国水稻、小龙虾第一县(市)。清晨,我驻足在恒福星际酒店门前,放眼望去,对面翔宇教育集团大门口,王遐举先生书写的湖北省监利中学七个大字在初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运动场上,学生们开始了晨练,我似乎看到了未来,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我衷心祝愿我的第二故乡—-监利的明天更美好!</p><p class="ql-block"> 2022.5.18于荆州</p> <p class="ql-block">湖北省监利中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