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逐梦之行

家校间

<p class="ql-block">风吹过稻田,我们就想起您…</p><p class="ql-block">5月22日,是袁爷爷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带领孩子们来到位于成都郫都区的“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院”,用实际行动缅怀伟人。</p><p class="ql-block">今天,还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小满,是忙耕种的最好时节,提醒人们要保持勤劳,不可自满慵懒。</p><p class="ql-block">而孩子们就将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用行动来致敬英雄,并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小得盈满,方是圆满”。</p> <p class="ql-block">袁爷爷说:“一个人就是一粒种子。”而每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希望。</p><p class="ql-block">今天,同学们带着梦想,一路欢声笑语,开启了这场逐梦之行。</p><p class="ql-block">在途中,随队老师给孩子讲了一趟精彩的前置课。</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带着对水稻的疑问前往科学园:</p><p class="ql-block">你认识哪些米?</p><p class="ql-block">谷子上面的麦尖有什么作用?</p><p class="ql-block">什么叫糙米?</p><p class="ql-block">袁爷爷是出生于北京还是江西呢?</p><p class="ql-block">早稻、中稻、晚稻的区别?</p><p class="ql-block">今日“小满”,最适合插秧,是为什么?</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当大巴车缓缓驶入科学院,每一个孩子的脸上都挂满了期待。</p><p class="ql-block">虽然天空偶尔飘着星星点点的小雨,但仍然无法阻挡孩子们求知的欲望。</p><p class="ql-block">大家一个个将科学院的老师团团围住,问题不断。很快,在老师的指引下,大家分为三组,每组自发选出了组长和副组长。孩子们的参与度是超级赞👍</p> <p class="ql-block">音乐响起时,破冰游戏就正式开启了,大家相互捶捶肩,揉揉背,最后还挑起了欢乐的劳动舞。整个广场洋溢着孩子们幸福的笑声…</p><p class="ql-block"><br></p> 亲手制作稻谷画 <p class="ql-block">“吃米不忘种稻人”</p><p class="ql-block">“富饶禾下梦,稻香满春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袁爷爷的一生步履未停,根植泥土,栖身田野,播撒智慧。</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亲手拼贴每一粒珍贵的稻谷,将这一粒粒希望的种子种进每一个孩子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当孩子们拿到材料时,每一个人都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他们。</p><p class="ql-block">大家全神贯注地听着老师讲袁爷爷的故事,然后就开始动手属于自己的那副“稻谷画”。</p><p class="ql-block">一粒一粒,粘得那么用心,粘得那么细致…每个孩子的脸上都写着“专注”。</p> <p class="ql-block">当一幅幅独一无二的作品完成时,老师们帮助大家把画裱好,每个孩子手捧“稻谷画”站在大屏幕前留影,一脸的自豪挡都挡不住。</p> <p class="ql-block">“心怀梦想,脚踏实地。”</p><p class="ql-block">“你们正值如花的年龄,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候,但仅仅停留于做梦是不够的,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p><p class="ql-block">“失败是成功之母,要接受经验教训,怕失败的人就不要搞研究。”</p><p class="ql-block">这是袁爷爷送给年轻人的话,希望孩子们都能追求梦想,永不停歇。</p> 参观水稻科技馆 <p class="ql-block">完成稻谷画之后,孩子们对水稻有了更多的认识,更是期盼着科技馆里的收获。</p><p class="ql-block">大家一行进入宽敞的馆内大厅,大厅中央那一面用稻谷做成的墙立刻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袁爷爷有一个禾下乘凉梦…</p><p class="ql-block">他还有二个心愿未完成:</p><p class="ql-block">一,第三代杂交水稻如何突破更高产;</p><p class="ql-block">二,杂交海水稻的研究推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孩子们一边听着老师的讲解一边记录着重要信息。大家都恨不得把感兴趣的知识点都全盘装入脑海。</p> <p class="ql-block">袁爷爷获得过可与诺贝尔奖媲美的“以色列沃尔夫奖”,这是全球农业类的最高奖项,当时在拿到了10万元美金的奖励之后,直接就把这个资金用来成立了致力农业研究发展的基金会。</p><p class="ql-block">袁爷爷始终心怀“但愿苍生倶饱暖”的远大理想,并为此付出了一生的努力。</p><p class="ql-block">始终坚持“成功在久不在速”的不懈奋斗,始终坚守“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宁静淡泊。</p><p class="ql-block">英雄将化作日月星辰,永远照亮祖国的大好河山,今天,孩子们一定能将这种院士精神根植于心,充盈着生命。</p> 识农具 学劳作 <p class="ql-block">“四体不勤,五谷不分。”</p><p class="ql-block">现在大部分的孩子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非常缺乏对农业、农耕的知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现在教育部已经把劳动教育提上日程,从今年秋季开始,“劳动课”将成为孩子们的一门正式课程。这尤其凸现了劳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中国是农业大国,我们还是要自给自足,所以,孩子们接触最传统的农耕文化,很有必要。</p> <p class="ql-block">农具使用操作学会之后,就该下地劳作实践啦!</p><p class="ql-block">三队人马,兵分三路,在地里开始了除草大作战。人多力量大,一双双小手也有不可估量的力气,很快,地里的杂草枯枝就被大家清理掉了,细心的娃还会主动将自己小组的杂草单独找一个地方堆放起来。</p><p class="ql-block">虽然干得过程很累,有抱怨,但当一块干净平整的土地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时,大家脸上都是满满收获的喜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p><p class="ql-block">只有在身体力行下地劳作之后,才能深切体会到粮食的珍贵。</p><p class="ql-block">今天,孩子们用实际行动去表达了对劳动的感悟,时刻保持勤奋,保持节俭。</p> 插“小满秧” <p class="ql-block">“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p><p class="ql-block">完成除草工作后,孩子们跟随老师来到科学院的水稻实验田,大家置身于田边,望着水塘和田坎,听着蛙声和虫鸣,仿佛已经走入了那副风吹稻田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哲人认为,天地之机在于阴阳之升降,天为阳气,地为阴气,—升一降,太极相生。《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阳乖戾,疾病乃起”、“阴平阳秘,精神乃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赤足下田,可以“接地气”,让身体更健康。所以,今天,我们挽起裤腿来到袁爷爷的实验田里插“小满秧”。</p> <p class="ql-block">对于初次下田的孩子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虽万般不情愿,可还是禁不住已经下田孩子们的诱惑,对未知充满了好奇,最终,好奇超越了恐惧,勇敢地站在了水稻田中,亲手插上了自己那颗充满了生命力的秧苗。</p><p class="ql-block">有许多孩子还期盼着秋天能一起过来丰收。</p> <p class="ql-block">活动意犹未尽,大家恋恋不舍。一张戳着红章的证书,见证了今天孩子们的成长和收获。</p><p class="ql-block">“生活即教育”,我们跟孩子们一起来到田间地里,一起体验劳动的快乐,感受生活赐予我们的馈赠。</p><p class="ql-block">万地高楼平地起,通过学习袁爷爷坎坷的水稻研究之路,让孩子们真正领会到了什么叫“脚踏实地”。</p><p class="ql-block">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来源于无数次的失败,再重启之后的不放弃,不抛弃。</p> <p class="ql-block">“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p><p class="ql-block">这是袁爷爷对年轻人的嘱托,我们相信,他在黑色土地上播下的梦想的种子,必将在后继者的心里生根发芽。</p>

孩子

爷爷

一粒

水稻

大家

稻谷

种子

老师

梦想

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