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从幼儿园到小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 ——虞永平</b></p> <p class="ql-block"><b>亲爱的家长朋友们:</b></p><p class="ql-block"><b>您好!大班幼儿马上就要升入小学了,此时“幼小衔接”成为了家长们高度关注的话题,面对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孩子们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家长们又如何帮助居家的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各项准备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b></p> 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 <p class="ql-block"><b>由于外在环境、教育内容、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等因素,注定了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不同,孩子们需要做好心理、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准备来适应完全不同的小学生活,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幼儿园与小学在学习及生活上的不同吧!</b></p> 四方面助力衔接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幼小衔接不仅是知识层面的衔接,更重要的是心理品质、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等全方面的衔接,家长们要帮助幼儿做好生活准备、心理准备、学习准备和社交准备四个方面,鼓励孩子积极面对,适应小学新环境,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b></p> 生活准备 <p class="ql-block"><b>1、规律作息加强运动</b></p><p class="ql-block"><b>● 父母有意识调整作息时间,帮助孩子逐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按时睡觉、起床的习惯。</b></p><p class="ql-block"><b>● 和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拍球、跳绳等。</b></p><p class="ql-block"><b>2、自我服务促提升</b></p><p class="ql-block"><b>● 帮助孩子养成勤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保护视力。</b></p><p class="ql-block"><b>● 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包办代替,如自己吃饭穿脱衣服、根据需要自主喝水、运动时自觉增减衣物。</b></p><p class="ql-block"><b>3、收拾整理好习惯</b></p><p class="ql-block"><b>● 培养孩子收拾整理的好习惯,父母可设置专用的物品、空间和抽屉让孩子收纳整理,并鼓励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b></p> 心理准备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1、向往小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让孩子知道马上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为自己的成长自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帮助孩子了解附近的小学,与熟悉的小学生交流,初步了解小学生活,激发入学愿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父母心态平和,以积极的态度感染孩子,避免将焦虑的情绪传递给孩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2、乐于表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用尊重、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流,多鼓励孩子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培养孩子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如“我想要上厕所”“我的书找不到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3、情绪管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如:开心、生气、难过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和孩子一起阅读情绪类绘本,培养孩子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帮助孩子适应小学集体生活。</b></p> 学习准备 <p class="ql-block"><b>1、阅读倾听能力</b></p><p class="ql-block"><b>● 做孩子的好榜样,少看手机多阅读,每周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图画书,不对阅读成果有过高要求,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b></p><p class="ql-block"><b>● 愿意当孩子的“听众”,多鼓励孩子把喜欢的故事讲给家人、同伴听。</b></p><p class="ql-block"><b>● 培养孩子注意倾听的习惯,经常询问孩子“你听懂了吗?”“有什么不清楚吗?”</b></p><p class="ql-block"><b>2、动手操作能力</b></p><p class="ql-block"><b>● 关注孩子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鼓励孩子学习系鞋带、扣扣子,为孩子准备一些小型乐高、拼图、拼豆、折纸等玩具,在游戏中锻炼手部小肌肉。</b></p><p class="ql-block"><b>3、思考想象能力</b></p><p class="ql-block"><b>● 保护孩子的求知欲,鼓励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耐心、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提问,能够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b></p><p class="ql-block"><b>● 和孩子一起留心观察生活中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利用生活用品做科学小实验……</b></p> 社交准备 <p class="ql-block"><b>1、喜欢同伴交往</b></p><p class="ql-block"><b>多组织社交活动,帮助孩子多认识伙伴,消除孩子易怯、易畏惧的心理。</b></p><p class="ql-block"><b>引导孩子学会分享与合作,遇到困难会互帮互助,会协商解决问题。</b></p><p class="ql-block"><b>2、具有规则意识</b></p><p class="ql-block"><b>父母能够言传身教,自觉遵守各项规则。</b></p><p class="ql-block"><b>让孩子知道常用交通规则和安全规则,提高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教会孩子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及时求救。</b></p><p class="ql-block"><b>3、萌发责任感</b></p><p class="ql-block"><b>小学生活需要孩子独立完成各项任务,父母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如帮忙取快递、和妈妈一起折叠衣物、帮助倒垃圾等。</b></p> 科学衔接,助力入学 衔接关注重点 <p class="ql-block"><b>1、孩子是否对入小学充满期待与向往?</b></p><p class="ql-block"><b>2、孩子是否能与周围同伴友好相处?</b></p><p class="ql-block"><b>3、孩子离开家人进入陌生环境后是否会沮丧?</b></p><p class="ql-block"><b>4、孩子是否能自然地与除家人以外的人交往?</b></p><p class="ql-block"><b>5、孩子对阅读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回答相关的问题?</b></p><p class="ql-block"><b>6、孩子是否能独立完成系鞋带、戴围巾、收拾玩具等事情?</b></p><p class="ql-block"><b>7、孩子是否会照顾自己,如:主动饮水、根据冷热自己穿脱衣服等?</b></p><p class="ql-block"><b>8、孩子是否会讲述简单的事情?</b></p><p class="ql-block"><b>9、孩子是否能熟练地使用纸、颜料、剪刀、胶水、水彩笔等物品?</b></p><p class="ql-block"><b>10、孩子是否能够同时记住两个或三个任务,并执行这些任务?</b></p><p class="ql-block"><b>11、孩子是否能说出自己的家庭地址和家人的姓名、电话号码?</b></p><p class="ql-block"><b>12、孩子是否会承认自己不懂,而主动请求帮助?</b></p> 规律作息小妙招 <p class="ql-block"><b>1、逐步帮助孩子确立时间观念。在孩子做某件事(喝水、上厕所、做作业等)之前,要让他做好充分准备,明确需要完成的时间。一旦开始,就不允许以各种借口来拖延时间(如,来回走动)。另外,可为孩子准备一个定时的小闹钟,规定好时间限制,让孩子自我监督,自己控制时间。</b></p><p class="ql-block"><b>2、安排孩子相对稳定的作息时间。家长最好能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按照时间表去做相应的事。</b></p><p class="ql-block"><b>3、作息有序与灵活调整相结合。孩子升入小学后,在作息时间上,会有许多意外的变化,为了增强孩子的适应性,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两次打破常规时间的事情,如:晚上一起外出观看夜景、休息日一起看球赛等。如果过分刻板地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孩子的适应性反而会大大降低。</b></p> 增强信心促成长 <p class="ql-block"><b>自信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养成的。作为家长,要为孩子自信心地培养创造条件。</b></p><p class="ql-block"><b>1、不要乱作比较,尤其不要把孩子的短处与其他孩子的长处相比较。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指纹,千人一面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每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的唯一,因为他们世界才丰富多彩。</b></p><p class="ql-block"><b>2、要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长处,大胆激励。每个孩子都有长处,不妨从日常生活中,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去寻找,并要直率地告诉孩子“某事,你做得真棒”。</b></p><p class="ql-block"><b>3、创造机会,积累自信心。您不妨在家中设计并进行孩子擅长的游戏活动,如与孩子进行一些亲子游戏,设置一些能够实现的小目标,让孩子在完成任务后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让他在心里感知自己是行的。</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