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父亲1940年8月出生于绥德一户农家小院贫民家庭,祖父虽务农,但也识文断字,是村里的队干。尽管当时生活拮据,但膝下子女六人都送去学堂读书。“寒门出贵子”叔伯与姑姑都沾了有文化的光,日子过得有声有色,红火而幸福。</p><p class="ql-block"> 父亲早年丧母,从小就知道幸福要靠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他没有殷实的家底和让人羡慕的学历,仅凭一己之力在自由恋爱中找到了一个喜欢一辈子的爱人。</p><p class="ql-block"> 母亲小父亲一岁,外祖父是老革命,解放后在县城工作。母亲打小聪明伶俐,又格外漂亮,想是倍受外祖父宠爱,取名“玉枝”。</p><p class="ql-block"> 父亲与母亲的相识得益于外祖父工作繁忙,无暇顾家,只得让家眷回乡。好在外婆是家里家外的一把好手,家里田里两不误。十里八村没有人不羡慕外婆干活利落,待人宽厚的。</p><p class="ql-block"> 那年,母亲回到农村读书,刚好与父亲同班。那时上学是复式教学班,几个年级的课程穿插着上,班级学生年龄自然参差不齐。父亲家贫,一入学就读三年级,还好他爱学习,功课也没有受到影响。</p><p class="ql-block"> 母亲个性活泼开朗,下课后常跟一群小姑娘跳皮筋,用染红的羊骨玩“吃子”等游戏;父亲和几个男孩就乐呵呵地站在一边做观众,看着看着还不时发出阵阵喝彩。玩者开心,看者高兴,两小无猜的感情萌芽了。</p><p class="ql-block"> 父亲家贫,但曾祖父勤劳,种下很多果树,每到“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家里便有各种水果相继成熟。这时父亲就会大方地拿到学校与大家分享,自然也少不了母亲的。</p><p class="ql-block"> 母亲时常爱捉弄父亲,言语上沾点小便宜逗逗他;父亲耿直不解风情,颇为烦恼。看着父亲生气了,母亲反而开心起来。</p><p class="ql-block"> 岁月荏苒,忽然有一天父亲发现那个洋气机灵的大眼睛女孩不再怼他,言语也变得温和起来,感到很奇怪,也很温暖。有一次,居然还得到了她特别的“关照”——为没赶上打饭的父亲端来一份午饭。这顿饭让父亲认定了:这个女孩不光聪明漂亮,而且心地善良、会关心人。从此,父亲更加关注这个女孩的一言一行,越看越喜欢。</p><p class="ql-block"> 读中学的时候,母亲跟随外公又搬到城里去了,父亲也不得不去镇子上的中学读书,他们离开了村里的学校。</p><p class="ql-block"> 几年后,因为父亲心里惦记着母亲,趁着帮助生产队到城里买东西的时机去找她。到了城里才发现女孩已随父搬到其他地方去了。父亲没有见到心爱的姑娘,虽然有些失望,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寻找,心心念念,一直放在心上。</p><p class="ql-block"> 18岁那年,乡里号召参军入伍,他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军营艰苦的训练也没让他忘记那个古灵精怪的漂亮女孩。他斟酌再三给女孩写了一封信,委婉示爱,邮回家中,委托四爸转交给女孩。四爸到处打听,终于找到了女孩的学校。那时候,她已经考到了榆林农校,当这封书信几经波折来到母亲手中的时候,外祖父刚刚离世,母亲心情十分低落,本不想考虑儿女情长的事,但是父亲这时的身份不同。那个年代十分崇拜军人,“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军人的婚姻更是受到多方保护的。母亲收到一封军人的求爱信的风声立刻传遍了学校,学校觉得这是一件光荣的事:最可爱的人追求我们的学生,学校不仅要拥护,还要做好宣传工作,全力支持!外婆也觉得这是一个好姻缘,表示同意。母亲就这样被“军婚”选择,等父亲部队打报告,得到批准以后结婚!母亲的身份从一名学生变成了一位光荣的军嫂!</p><p class="ql-block"> 父亲格外顾家,每月的津贴,除了自己留下一些必须的生活费,余下的都邮寄给祖父和母亲贴补家用。他们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工作上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让他们在同一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父母党龄六十余年,一直是最坚定、最忠实的党的儿女。</p> <p class="ql-block"> 母亲为了父亲,放弃了大好前程随军,在父亲部队所在的城市工作了十年,父亲转业的时候又随之回到故里。他们相濡以沫六十载,平凡的日子里相互照顾,彼此尊重。他们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伟大爱情,有的只是“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天空云卷云舒”的相依相伴,正是这种淡然中的脱俗便值得后辈们学习了。偶尔,母亲还是会向小时候一样捉弄父亲,故意逗逗他解闷,或是言语上“欺负”一下他,沾点小便宜;父亲又会像从前一样不解风情,拌几句嘴,但总不是母亲的“对手”。</p> <p class="ql-block"> 回想父亲从农村走出去,走遍大半个中国,见识丰富。落叶归根,中年的他又回到故乡绥德,为建设家乡做贡献。他18岁入伍,21岁入党。在部队生活24年,从不放松学习。他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学习上认认真真,工作上一丝不苟。父亲的毛笔字十分美观,我家每年春联都是父亲亲自书写。弟弟传承了父亲的毛笔字,在父亲的基础上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1982年军队进行精简整编,父亲所在机关精减到地方公检法部门。父亲响应党的号召,到来到家乡绥德检察院工作,他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父母60年钻石💎婚纪念日,谨以此文献给相濡以沫60载的父母。祝老爸老妈身体健康,爱情之花常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