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p class="ql-block"> 湖南沅陵的山歌号子历史悠久、腔系众多、风格迥异,其音调高亢、节奏自由、即兴编词的特点更是独具魅力。2007年,沅陵山歌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p><p class="ql-block"> 沅陵县溪子口小学始建于1921年,原位于沅水、酉水交汇处的虎溪山麓,是一所人杰地灵的百年老校。现有教职工157人,44个教学班,2324名学生。教职工及学生的民族成分多样,有汉族、苗族、土家族、白族等,是一个各民族融合的学校。少数民族师生占全校师生人数一半以上,各民族学生混班学习,教师间民族融合,教学相互交流,与各民族家长联系密切。</p><p class="ql-block"> 沅陵有着上千年悠长历史,秀美的山水,厚重的农耕文明积淀,多样的民族风情滋养了丰饶、色彩纷呈的山歌文化。溪子口小学将“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作为办学理念,是一所“有教无类”“有容乃大”的学校。因此,多彩的沅陵山歌文化与百年溪小在不期而遇中交织,土生土长的沅陵伢儿传唱沅陵山歌的故事就此叙说……</p> 培“品如山”之骨 <p class="ql-block"> 沅陵,素有“湘西门户”之称,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有着广博的自然资源,在这块神奇土地上,勤劳勇敢的沅陵人在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创作了许许多多朗朗上口,曲调优美的“山歌”“小调”,早在2009年由沅陵县委宣传部推广沅陵本土民歌的一系列活动中,我校就紧跟这一文化主线参与到沅陵山歌号子进校园的主阵地中来。让学生的视野逐渐走进家乡,了解自己出生地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本土优秀文化的思想品德,真正让沅陵的“五万峰青山作营盘”的自信和底气从娃娃的学习感悟中孕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i>“心连心艺术团”走进沅陵慰问演出现场</i></b></p> <p class="ql-block"> 2008年,“心连心艺术团”走进沅陵慰问表演中,沅陵民歌传人——向上老师领衔表演《沅水号子》唱响龙舟广场,我校选派师生代表作为观众有幸参与本次演出。</p><p class="ql-block"> 2010年,我县“沅陵民歌”首期培训班正式开课,在授课老师的指导下,我校专职音乐教师学唱起了沅陵民歌。并顺利完成《我家就在沅陵住》的沅陵民歌精选的考核任务,正式开启了沅陵山歌文化的探索之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i>县委宣传部主编的沅陵民歌精选</i></b></p> 育“慧若水”之魂 <p class="ql-block"> “沅陵民歌今天总算找到了‘家’!有了落脚地,延续民歌文化‘血液’就有了希望!”。2011年5月18日,在湖南省沅陵县溪子口小学举行的沅陵民歌传承保护基地授牌仪式上,该县民歌文化人士向上刚刚教完孩子们喊唱号子,兴奋地说道。学校还定期聘请一批县内民歌传承人和文化名人龚由青、向上、刘武华、田华云等专家当艺术顾问,通过民歌进课堂形式普及沅陵民歌文化,并挖掘整理和创新一批优秀民歌作品。至此,沅陵的山歌文化与溪子口小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在溪小孩子的心中埋下了一颗“民族团结、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乡情种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i>溪子口小学被授予“沅陵民歌传承保护基地”</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i>县内山歌传承人和文化名人先后多次走进溪小指导师生演唱沅陵山歌号子</i></b></p> <p class="ql-block"> 2012年,溪子口小学正式申报“十二五”省级规划课题《以沅陵山歌文化为依托构建特色校本课程的研究》,期间,课题组成员先后前往长界乡、明溪口镇等乡镇采风,研究沅陵山歌号子的风格特点,在课题组成员和溪小全体师生的努力下,《山歌好比沅江水》《号子系列主题单元教学指南》两套校本教材应运而生,至今还在广大师生中推广使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i>积极开展山歌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的课题研究</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i>课题研究成果之沅陵本土山歌的两套校本教材</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i>《山歌好比沅江水》校本教材(内页)</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i>《主题单元教学指南》校本教材(内页)</i></b></p> <p class="ql-block"> 2012年至今,我校依托两套校本教材展开特色本土民族的教学和实践,现已把沅陵本土的号子、山歌、小调整理成不同的科目和单元,按照不同的学龄段的特点,在三年级至六年级分上、下学期各完成一首山歌和号子的教学任务。其中,三年级完成《盘木号子》《长大莫忘父母恩》;四年级完成《打夯号子》《一路同伴往前行》;五年级完成《车水号子》《溜溜歌》;六年级完成《沅水号子》《太阳出来照白岩》,并在期末的非考试科目音体美学科检测中展开考评,给音乐老师提出任务和要求,也为我校山歌教学的效果提供了长期保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i>孩子们学唱沅陵山歌号子的效果已成为期末音体美学科考查的必检项</i></b></p> 修“雅似花”之美 <p class="ql-block"> 经过前期的山歌课题研究,溪子口小学立足开发现有资源,基于山歌特色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创编精彩纷呈的艺术节目。为了让民族文化在孩子们身上传承,溪小的老师们还把家乡的山歌及民间文化巧妙地融入了课堂。语文老师带领孩子收集家乡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如:赛龙舟、旱龙船、打夯、盘木、放排、哭嫁等,学生兴味盎然;思政、美术老师带领孩子学习各民族的习俗、服饰,如:苗族喜穿青蓝布挑花服饰,土家族自制的织锦西兰卡普,这些民族服饰既美观大方,又独具民族特色,让孩子们啧啧称奇。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文化不仅植根了乡土情结,还为孩子了解和热爱家乡提供了窗口。民族文化的芬芳散发在每位师生的心间,在夹带着文雅的热爱中一路生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i>全体师生参加各级各类山歌主题文艺活动和表演</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i>“小百灵”童声合唱团日常排练本土山歌和展示</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i>2010年,沅陵县“唱支山歌给党听”文艺汇演中,溪小教师表演沅陵山歌节目《打夯号子》</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i>2011年,溪小教师出演的山歌合唱《一路同伴往前行》再度唱响县龙舟广场</i></b></p> 炼“熊于火”之信 <p class="ql-block"> 灿烂的民族文化是我国文化自信的力量和源泉,而民族团结则是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基础。因此,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要从学生的基础教育入手,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最佳时期,认真系好学生人生的第一颗纽扣。沅陵山歌文化的深厚底蕴逐渐成为一代代溪小学子了解本土优秀民族文化的有形载体,沅陵山歌也有了“新生代”的传承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i>2011年,沅陵县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中小合唱土家族山歌《叭台叭台卡普他》荣获一等奖</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i>2012年,在“怀化市乒乓球训练基地”授牌庆祝仪式再度为市、县领导和全体师生表演山歌</i></b></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地的民族山歌和舞蹈,孩子们纵情的欢歌起舞,惟妙惟肖地演绎出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和艺术形象,这不仅是对家乡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更培养了学生自信阳光的精神风貌,让他们从心底真正爱上乡土文化和民族风情,积极推崇本民族的艺术瑰宝。并能主动为家乡的特色文化代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i>2014年,沅陵县传统龙舟节文艺汇演中,“小百灵”童声合唱团演沅陵本土民歌《溜溜歌》</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i>2021年,溪子口小学教学研讨活动上刘纯一老师带领四年级学生学唱土家族民歌《酒歌》</i></b></p> <p class="ql-block"> 为拓展学生展现艺术魅力的途径,进一步树立民族文化自信,2014年至今,我校在每周升旗仪式上打造“我型我秀”的表演舞台,先后已有几百位“艺术之星”闪亮登场,其中不乏少数民族歌舞类节目。两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孩子们自信地秀出不同民族风格的节目,来自不同民族的孩子和睦共处、携手并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i>“我型我秀”栏目中表演的各类少数民族节目,也为师生间、家长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i>县、校级艺术节舞台的少数民族小演员载歌载舞展现民族魅力</i></b></p> 结 语 <p class="ql-block"> “山歌好比沅江水,号子恰似武陵魂”,<span style="font-size:18px;">民族文化乃中华五千年文明之魂。 文脉赓续唱进步,民族团结传乡魂。</span>让沅陵的山歌、号子在一代代的传唱中经久不衰!让我们在一首首山歌、号子的激情传唱中凝心聚力,团结一心。</p><p class="ql-block"> 在采虎溪山麓之书香、集沅酉二水之灵气的溪子口小学校园,自强勤勉的莘莘学子必将不断汲取各民族的灿烂文化,众志成城,描绘建设家乡幸福画卷;求真创新的悠悠园丁定会笃行躬耕在民族大团结的花园,齐心协力,续写亮丽沅陵崭新篇章。</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信中华民族将以更加伟岸的身姿,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我们奋进接力,以更加饱满的精神风貌和突出的优异成绩为党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END」</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 片 | 溪小新闻组</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 字 | 刘纯一</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审 核 | 刘卫红</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