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城前镇大崇村幼儿园

莫负余生

<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如何为孩子做好科学的幼小衔接,为孩子入小学做好准备,我们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 首先,利用QQ群、微信群、宣传页等形式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了解什么是“幼小衔接”?</p><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顾名思义就是从幼儿园教育转向小学教育的过程。由于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教育条件、生活环境都存在差异,初入小学的幼儿必然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学会适应。如果进行了适宜的幼小衔接工作,这个适应过程会更加顺利,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健康、社交等方面也会发展的更好。</p> <p class="ql-block">其次,幼小衔接要做哪些准备?</p> <p class="ql-block">  (一)身心准备</p><p class="ql-block"> 1.让孩子向往小学生活。愿望与兴趣,是做好事情的首要前提。好奇与好问,是孩子主动学习的独特方式!让孩子知道马上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为自己的成长自豪。平时多与上小学的邻居家哥哥姐姐交流,了解小学生活,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p><p class="ql-block"> 2.乐意主动表达。用尊重平等的方式与孩子交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孩子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如“我的铅笔找不到了”等。</p><p class="ql-block"> 3.学会情绪调控。进入小学,孩子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同伴间容易出现矛盾和分歧,积极的情绪表达、良好的沟通、应变能力对他们尤为重要。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如:开心、生气、难过等。</p> <p class="ql-block"> (二)生活准备</p><p class="ql-block"> 1.早睡早起爱运动。独立和自主,是孩子顺利开启小学生活的必备能力!也是孩子自信心的来源!父母有意识调整作息时间,帮助孩子逐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按时睡觉、起床的习惯。和孩子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拍球、跳绳等。</p><p class="ql-block"> 2.自我服务讲卫生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包办代替,如自己吃饭穿脱衣服、根据需要自主喝水、运动时自觉增减衣物。帮助孩子养成勤洗手、勤换洗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不用脏手揉眼睛,保护眼部卫生等。</p><p class="ql-block"> 3.收拾整理好习惯培养孩子收拾整理的好习惯,父母可设置专用的物品、空间和抽屉让孩子收纳整理,并鼓励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p><p class="ql-block"> 4.安全意识要加强能自觉遵守基本的安全规则和交通规则,有自我保护的意识,知道基本的安全知识,遇到危险时能够及时求救。</p> <p class="ql-block"> 整理书包我最行!</p> <p class="ql-block"> (三)社会准备</p><p class="ql-block"> 1.喜欢合作交往。多组织社交活动,帮助孩子多认识伙伴,消除孩子易怯、易畏惧的心理。引导孩子学会分享与合作,遇到困难会互帮互助,会协商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 2.具有规则意识。父母要言传身教,自觉遵守各项规则。让孩子知道常用交通规则和安全规则,提高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p><p class="ql-block"> 3.萌发责任感。小学生活需要孩子独立完成各项任务,父母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如帮忙取快递、和妈妈一起折叠衣物、帮助倒垃圾等。对集体的热爱有助于孩子适应班级和学校的环境,初步建立对集体、家乡和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p> <p class="ql-block"> (四)学习准备</p><p class="ql-block"> 1.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好奇心是终身学习的原动力。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尊重幼儿好问的天性,有助于幼儿对周围世界保持持续的探究欲望,不怕困难,积极主动学习。</p><p class="ql-block"> 2.学习习惯的养成专注力、坚持性、计划性等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幼儿入学后更好胜任新的学习任务,且受益终生。</p><p class="ql-block"> 3.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幼儿喜欢学习、爱上学习,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比学到多少知识更重要。幼儿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基础学习能力有助于入学后适应不同学科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更加主动、持久、投入地学习。</p><p class="ql-block"> 4.学习能力的培养读写姿势要正确,身体坐正书放平,一寸、一尺和一拳,三个“一”字要牢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三、参观小学,是幼小衔接的一部分,孩子们通过参观,亲身感受到了小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如课间十分钟可以踢足球、打篮球、打乒乓球等。参观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近距离地走近小学,直观了解了小学生的生活,削减了对小学的生疏感、神秘感,更激发了他们入小学的欲望,为他们进入小学做好了肯定的心理预备,有助于幼儿从学前教育向小学教育的顺利过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孩子们第一次走进了一年级小学生的课堂,大哥哥大姐姐们端正的坐姿,看书的姿态以及聚精会神、专心学习的样子给孩子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孩子们坐进了小学明亮的教室里,体验了一回当一名光荣的小学生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幼儿园再见,小学我来了!</p> <p class="ql-block">  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台,高高的旗杆……幼儿园里都没有</p> <p class="ql-block">小学的厕所不在教室里。</p> <p class="ql-block">  小学里的教室里没有玩具,有大大的黑板;课桌一人一张,板凳比幼儿园里的高,空调是壁挂式的……孩子们有好多的发现。</p> <p class="ql-block">  我以后上课就要这样端坐,认真听讲!</p> <p class="ql-block"> 小学里太好了!</p> <p class="ql-block"> 我和小学的第一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  我要从这里腾飞!</p> <p class="ql-block"> 最后,“幼小衔接”不等于“小学化”,不能简单地将幼小衔接理解为“知识经验的衔接”。成功的幼小衔接,不是小学知识的提前传授,也不是小学教育模式的超前进行,而应该专注学习能力的准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能力的发展才可以让孩子的学习长久受益,能力准备是幼小衔接的根本,相比于知识的学习,幼儿上小学的兴趣、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是更为重要的内容。</p>

小学

孩子

幼儿

学习

幼小

衔接

幼儿园

培养

生活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