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 妈 的 旅 行

文竹

<p class="ql-block">  妈妈今年八十六岁了,她和她的同龄人一样,年轻时吃苦受累、勤俭持家,为儿女们操碎了心,退休后更是全天候围着儿孙们转,无私地奉献,儿孙们就是她的全部世界。他们不像我们这代人,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让旅游成为一种习惯,浏览名胜古迹,感受丰富多彩的都市生活,张开双臂拥抱大自然。在我的记忆中,妈妈的生活轨迹基本都在省内,仅有的几次出省行程中,还有一部分属于探亲,可以称作旅游的也就那么两次。</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五十年代,妈妈二十多岁,去北京是探亲。那时爸爸在北京工作,和妈妈两地分居,妈妈利用假期去北京探亲。我印象最深的一张照片,是爸爸、妈妈、叔父和大姐四个人,在天安门广场的一张室外合影,那时叔父刚分配到了位于北京公主坟的中国科技大学。很可惜家里几次搬家,照片丢失了。</p><p class="ql-block"> 那张照片中的大姐,大概两至三岁的样子。爸妈讲述说,那次去北京,爸爸给大姐买了画有骏马的手绢,爸爸告诉大姐,她想爸爸的时候,爸爸就会骑着骏马去看她,所以,当爸爸在火车站给妈妈和大姐送行,列车启动后,站场上的爸爸追着火车跑,大姐哭着指着手绢让爸爸赶快骑上马。</p><p class="ql-block"> 刚参加工作的叔父,看到爸爸太想念孩子,就给家里写信,让家人把大姐交给列车员,他们在北京接站,让大姐在北京住一段时间,他再送回去。家人没有听他们兄弟两人的话,妈妈更舍不得让大姐独自出行。</p><p class="ql-block"> 几年后,爸爸给妈妈在北京找好了接收学校,准备调转妈妈的工作,但妈妈放不下和她相依为命的太姥姥,放弃了调转,后来爸爸在一九六二年从北京调回了老家。爸爸调回后,妈妈再没去过北京。</p><p class="ql-block"> 一九九一年底,妈妈将近五十五周岁,我陪妈妈去上海旅游,是为她圆梦。自从外爷去世后,妈妈始终走不出悲伤的情绪,为了减轻她的思念痛苦,我就安排了这次旅游。</p><p class="ql-block"> 虽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外公和外婆在上海生活了十几年,但妈妈以前从未来过上海。</p><p class="ql-block"> 妈妈的外婆家,是当地有名的“永奋楼”首饰店,在我太姥姥二十四岁那年,妈妈的外爷在去湖南途中遇难,事后随从的两个伙计回到家,也没说清原因。太姥姥只生养了外婆一个孩子,妈妈的外爷去世后,太姥姥就守寡,和家里的长辈们一起抚养外婆长大。</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三十年代,外婆成家后,随同外爷到上海生活。那时外爷在一个商号做账房先生,他每年一个月的探亲假,才能和外婆回到陕西老家。当外婆在老家生下妈妈后,太姥姥和家里的长辈,就坚持让把妈妈留在老家。在妈妈十岁时,外婆又在上海生下了我姨。</p><p class="ql-block"> 可怜的外婆在她三十六岁那年得了急病去世,当时妈妈只有十五岁,悲痛欲绝的外爷,通过铁路把外婆的棺木运回,在老家安葬,从此外爷带着姨,留在老家生活。外爷留在上海的部分物品,还是在文革刚开始时,接到原商号通知后,去上海搬回的。</p><p class="ql-block"> 外爷一辈子做人正直,讲诚信,守信誉。他一生坚持学习,每天读书看报,八十多岁以后,每天还在街上报刊栏,读〈人民日报〉。</p><p class="ql-block"> 外爷去世后,妈妈给我讲了许多外公和外婆的往事。她说外爷对外婆的感情,是我们晚辈无法理解的。外爷回老家后,因为生活自理能力差,许多亲戚朋友都劝外爷再娶,就连外爷的岳母、我的太姥姥都劝他找个人,照顾他的生活,他给太姥姥说,以后再也不要提这个话题,他不会考虑的。</p><p class="ql-block"> 这次旅游我和妈妈,按照外公外婆过去的通信地址,找到了外爷过去商号办公地,那里紧挨繁华的外滩,妈妈找到附近一些老住户询问,有人说这里多年前,确实有和我们描述相似的铺面。妈妈很激动,这是她第一次近距离地触摸到,她的至亲曾经生活的地方,仿佛亲人没有离她远去。妈妈说我们家人的长相,一代不如一代。外爷一米八的个头,外婆身高也有一米六,她没有外婆的个头高,我也没有长过她。</p><p class="ql-block"> 这次旅游我还陪着妈妈,去了上海附近的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游玩,妈妈很开心。</p><p class="ql-block"> 二0一八年春节,妈妈刚过了八十一生日,我们带两家老人去山西旅游,妈妈留有遗憾。我和爱人多年在外漂泊,和家人团聚的日子很少,加之爱人在铁路调度部门的工作性质,他四十多年来,只有四、五个春节回过老家。在他退休后的第一个春节,我提议我们自驾带两家老人去山西旅游。</p><p class="ql-block"> 自二0 0 八年爸爸去世、二0 一 0年婆婆去世后,两家各有一位老人,他们平时很少出门,这次计划的旅游目的地,离老家比较近。从老家到韩城只有一百公里的路程,从韩城过黄河就到了山西,这样对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路途不算遥远,体力消耗不大。</p><p class="ql-block"> 我们当年有很长一段时间,和爱人家积怨比较深。我生孩子时,是让没退休的妈妈,请了一个月假来照顾我,孩子出生三天后,还是妈妈做爱人工作,让他给家里发电报报平安,随后我们和爱人家的关系慢慢缓和。虽说愈合再好的伤疤,都会留下伤痛,但念在他们都是爱人和孩子的亲人,作为晚辈也就尽量不再提起。</p><p class="ql-block"> 公公听说我们要带他旅游,特别的兴奋,他坚持不让带轮椅,事后证明这是个错误的决定。因婆婆去世后,公公找了一个阿姨照顾他的生活,我们考虑车上还有一个座位,就也让她同行。</p><p class="ql-block"> 这次旅游爱人的驾驶技术,我认为是发挥最好的一次。过去他一直后悔让我考了驾照,他认为我有了驾照,就相当于给他身边,安排了一个安监大队长。他变道时转向灯打晚了、不按限速行驶等问题,我坐在副驾位上,时刻提醒他,他很烦,但时间久了,他不听我唠叨反而觉得有点不习惯。</p><p class="ql-block"> 这次五个人出行,公公坐副驾位,妈妈和阿姨坐在后排靠车门的位置,我拿着食品坐在后排中间,要给三位老人拿吃拿喝的,还要留意驾驶员的情况,但这次他表现的非常好,我没有批评他。</p><p class="ql-block"> 带老人旅游的突发情况太多,况且还是三位老人。公公出发前说,他体力没问题,事实是每个景点他都要搀扶,阿姨车祸后身体刚恢复好,走路也不太利索。因春节期间各景点停车场较远,为了让公公少走路,我们尽量在离景点较近的地点下车,让爱人去停车场停车。这样我要扶着公公,妈妈要帮我提行李。</p><p class="ql-block"> 三位老人虽然体力差点,但旅游的兴致很高,每个景点都不放过,我们就按着他们的节奏游玩。到景点后,我们五个人,爱人扶着公公,阿姨缓慢地跟着,我背着随身物品,要跑前跑后办理票务,给老人们拍照,妈妈心疼我,一直在帮我提东西。有时公公和阿姨不愿多走,妈妈为了照顾他们,好多景点玩得不尽兴。</p><p class="ql-block"> 这次旅游老人们很满意,回家后,他们把在景点照的、放大的过塑照片,都放在了家里比较醒目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妈妈的几次出省旅游,平均三十年左右一次,没有坐过飞机,没有出境记录,留下很多遗憾。近几年由于妈妈的高血压,以及晕车是越来越严重,我们再也没有给她安排旅游项目。</p><p class="ql-block"> 疫情期间“足不出户”,妈妈打来电话,说她最开心的日子,就是我带她的上海之行,我觉得这可能是源于,那次旅行承载了她太多的思念。人生就是一次充满未知的旅行,欣赏每一处的风景,享受每一刻的感动。</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三十年代外爷在上海留影</p> <p class="ql-block">一九九一年底我带妈妈去上海</p> <p class="ql-block">一九九一年底我和妈妈上海周边游</p> <p class="ql-block">二O一八年春节公公和爱人,在乔家大院门口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