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根据学校要求,教务处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及小教处组织的新课标校本培训安排,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各位老师积极进行“一线教师谈新课标”活动。</p> <p class="ql-block"> 未来教育强调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淡化机械储存。面对新趋势,我们要主动适应。</p><p class="ql-block"> 大家积极学习,认真研读了《课程标准(2022版)》及《新旧版课程标准对比》相关资料。</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共同研讨,深入地学习新课标,并表示会认真倾听自我的内心反思,找准新课标的教育方向,明确“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育人目标,弄清新旧课标的差异,弄清课标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充分学习和了解新课标中提出的大单元设计、课程内容结构化、项目式学习和跨学科学习的内涵,然后运用到教学中。</p> <p class="ql-block"> 组内一致推荐赵瑞欣老师和徐晓冬老师作为年级级代表进行新课标学习心得发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年级组 赵瑞欣</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的变化主要有五个方面,“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通过对新旧课标进行对比研读,我对即将实行的新课程标准充满期待,同时在学习中进行思考。</p><p class="ql-block"> 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大语文观”,很久之前就已经提出了。语文学习,尤其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越来越重要。未来语文与各个学科的结合会更紧密,传统文化知识也将糅合在学科中加以重点考查。</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发布之前,语文是众多学科之一,新课标发布以后,语文成为“榜一”的存在。在课时量变化中,语文课时占比高达20%-22%,列诸多学科之首,占据了绝对C位。同时,新课标还规定了语文教学的4个版块: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交流与表达、梳理与探究。语文核心素养课程,包括了文化自信、语文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国家第一次把“文化自信”这4个字,写进了课标。</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更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其次在课程内容上也有了增加,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多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建立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多组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综合能力。</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们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p><p class="ql-block"> 这次新课标的变动体现了语文课程真正的学科价值和学科地位:一是育人,重视价值引领;二是生活,强调真实情境。在关注核心素养的当下,课程内容、评价方式都在不断变革,我们的教学观念和方式也需要及时地更新。落实到实施上,我们想只有用情境性的、综合性的学习活动群来架构课程内容,让静态的语文知识变为动态的语文实践,让语文离生活近一点,孩子们才能拥有饱满的、真实的学习体验,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潜移默化地得到提升。</p><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学习,我明白了义务教育阶段各学习任务群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相互交叉、渗透的,体现出语文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在今后教学中,我们应把握它们之间的整体对应关系。</p><p class="ql-block"> 我们了解了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以后在教学过程中定以新课程标准内容为基准。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将更多难以理解的问题具体化,用科技技术将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更生动地传递给学生, 创设情境式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大语文”时代将至,我们唯有不断学习,做到“内功”深厚,方能无招胜有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学习语文新课标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四年级组 徐晓冬</p><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我们四年级组按照学校要求集体学习了《语文新课程标准》。</p><p class="ql-block"> 通过学习,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体验到教学的乐趣,让我感到豁然开朗。通过学习新课标,我学到了不少新的教学理念。《新课标》它主要是对教师如何教教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在以往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突出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在课程学习中“人”的作用,尤其是学生的作用,还注重教学法的指导。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地研究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白新课程“新”在什么地方,怎样才能体现“新”字。</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明确了‘核心素养’的地位和内容,体现了课标与时俱进,紧贴教学实际。这为广大一线教师的学科教学实践工作指出了方向和路径。作为一线教师,要紧紧围绕这一导向,将语文学科独特育人价值落地于学科实践中。</p><p class="ql-block"> 新课标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老师们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目标更明确了,教学的方式更灵活了。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是我们接下来探究的重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紧跟课标步伐 共结教研之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邢台市第二十四中学 四年级组</p><p class="ql-block"> 带着新课程改革浓浓的春意,沐浴创新教育缕缕阳光,花季的雨露和园丁的微笑一齐映进我们的视野。新课程改革让我们体会到了教学的生命过程。 </p><p class="ql-block">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我们这一届老师有幸赶上了教育改革的大环境,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使我受益匪浅。 </p><p class="ql-block"> 这次教研主题是新课标的学习,新教材的教学的问题分析与课堂实践,教研目的是帮助老师深入理解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及倡导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正确把握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提升老师的认识能力和纠偏能力,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学校的专业发展。 </p><p class="ql-block"> 在教研过程中,我们认真研读课标,认真做笔记,与教师们讨论交流,使我对新课标下的新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我们学习到新课标新增核心素养分为四个方面:(1)文化自信、(2)语言运用(3)思维能力(4)审美创造。 </p><p class="ql-block">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诵读、积累成语典故、中华文化名言、短小的古诗词和新鲜词语、精彩句段等,丰富自己的词汇,分类整理、交流,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在语言积累和运用过程中,体会同义词、反义词等词语的作用,发现感受语言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学生读书的时间少,对内容的理解就不够深入,即使老师讲得再动听也是事倍功半,因为我们不能代替学生也无法代替学生,只有让他们通过读去感悟才能真正体会。 </p><p class="ql-block"> 我们明白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真正体现我手写我心。“能用表现事物特征的词语描摹形象,用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描述想象的事物或画面。乐于书面表达观察周围的世界能把自己觉得有趣或印象深刻,受到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就如本组老师说的那样,给孩子一百分的作文那又如何?只要孩子愿意学、乐学, 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p><p class="ql-block"> 总而言之,我们通过本次的教研,我学到了不少东西,对我们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牢牢联系在一起,紧跟课标步伐 共结教研之花。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不由自主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