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的记忆流淌——高中毕业五十年前的合影

行空

<p class="ql-block">  这张泛黄的照片是我们安阳二中七二届高二五班在毕业前夕照的,那年是1972年的冬天,再有六天就跨进新的一年了。那个年代毕业在冬季,尽管天气寒冷却驱不散心中的一团火焰🔥,因为我们要毕业了要走向社会了,用现在的话说,我们都十八岁已经成年了。此时又恰逢几个同学👨‍🎓应征入伍,那年月能当兵穿上军装可不仅仅是个人光荣的事,班里同学奔走相告,无不为之感到高兴。这不,我们班主任侯老师就高兴😊的不亦乐乎,召集全班同学去照相馆照相,还拉上校领导一起合影,那气氛的热烈不亚于当今考上清华北大。</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个班竟然一下子就有六个人当兵,居然还出了一个女兵,那种自豪感足够让人炫耀🦚了好长时间,其实我还多了一层兴奋劲,因为我弟弟同时也穿上了绿军装,家门口挂上了闪亮的军属光荣牌子。</p><p class="ql-block"> 高中的岁月仅仅两年时间,虽然开设的课程不多却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加之底子没有打好,以至于我到现在对数理化仍是懵懵懂懂知之甚少,学校要求的也不是那么严,没有谁为了分数去拔尖,想想也是,那时候大学已经停止招生,高中毕业就面临下乡当知青,留城者也是寥寥无几,所以此刻能应征入伍那当是最完美的人生选择了。</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班唯一的一张合影照,那年月能照个相也是奢华的事情,以后再照集体照片已是多年以后的事了。多少次看着这张照片回想着当年的学生时代生活总是让人久久不能平静,十八岁是决定人生道路的关键时刻,而我们却没有更多的选择,大都先后随着政治风向潮水般地涌向广阔天地。转瞬间五十年过去了,当年的青春年华已到了暮年白发,曾经的好高骛远落得个现在的步履蹒跚,盘点流失的年华点点滴滴当不负年少的誓言,暮然回首愿你归来还是那少年,我的同学你可安好?</p> <p class="ql-block">  相信众多安阳人看到这张照片都会直戳心窝让人心酸,文峰塔原为天宁寺塔,该塔建于后周迄今一千余年,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几经无数次战火洗礼依然屹立在古城安阳,远眺文峰塔它掩映在绿荫丛丛的树木🌲之间,青砖黛瓦古朴典雅构成凝重的历史文化之城,但凡到过这里的人都会凝视文峰塔而赞叹不已。现如今文峰塔孤寂的被圈在一条交叉路口的中央,往日傲立古城铃声悠扬给人众星捧月的感觉已消失殆尽,她厚重的历史和神秘感被淹没在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之中,城市的开发割裂了小城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但愿那无知和愚蠢的事情不要再发生在我们身边。</p><p class="ql-block"> 我就读的二中因市里修建文峰大道原址已荡然无存,二中早年学子再难寻觅往日的风光,割不断的青春岁月只有在梦中再现。安阳二中历史悠久,1929年建校名为漳德中学,四十年代末成为省立安阳第二中学,能在这所学校就读很让人有种自豪感。二中的校址原为天宁寺,民国二十八年国民政府明令“废庙兴学,寺院改设学校,就庙产办学。”一时间寺庙改建成学校蔚然成风,像安阳天宁寺(漳德中学)、孔庙(男子师范)、吕祖庙(中山小学)、韩琦庙昼锦堂(省立11中)、高阁寺(小学)、白塔寺(小学)等寺庙改作学校,既破除了封建迷信的东西,又兴办教育培养了人才,可谓是一举两得。当年在二中上学不知道它的历史,但总感觉到校园到处都散发着浓重的文化气息,每天上下学从高大的文峰塔下走过,踏着塔椽铃声心中总会荡漾起莫名的涟漪。校园内每天郎朗的读书声和塔椽的铃声交汇在一起构成一曲优美动听的旋律🎶,深入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那种微妙的感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体味得到。可是,现如今这一切都不复存在,随着读书声的销声匿迹,塔椽的铃声也不知飘向何处。每每看到它的现状就让人感到揪心的痛,让人为之感到悲哀,也为那些所谓的城市开发者感到愤怒。尽管文峰塔失去了它往日的肅穆和神秘感,但它所凝聚的歷史和精湛的文化艺术仍会影响千秋万代,它仍会孤傲地俯视着人间沧桑,见证着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  搜寻🔍了许多照片,这张照片最能反映出当时校门的情景。照片上的四人有一个是我弟弟,他原来进校时比我低一届,毕业时却和我成为一届,真的搞不懂那时的教育体制。我们在短暂的高中两年时间里除了学习还要学工,支农,学军,这张照片当是学军的留影,他们手持的可是军队制式步枪,那年月可是真刀真枪全民皆兵啊!</p><p class="ql-block"> 校门口楹联:“四海翻腾云水怒 五洲震荡风雷激”是那个激情时代真实写照,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则是我们的校风也是我们做人的准则。我们是受政治洗礼的一代人,红色的基因🧬已早早植入我们内心深处,这情结成就了我们这一代人终生的信仰和追求。</p><p class="ql-block"> 下一张照片楹联的字已被抹平,那抹去的不仅仅是几个字,而是那个激情岁月的时代和我们的青春年华,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困惑😖。</p> <p class="ql-block">  照过那张合影照的第二年,即1973年5月20日我随着市里首批上山下乡知青奔赴广阔天地,我们班四个人和其他班共计三十人告别二中走向一个未知的社会,十七、八岁的我们憧憬着美好未来,怀揣着梦想毫不犹豫地奔赴农村。学校给我们每人发了一顶草帽,一朵红花,我们荣幸地和校领导在大殿前(图书馆)合影留念,文峰塔椽角的铃声叮当叮当的响起,仿佛在为我们奏起欢送的交响曲,那将是我们永远的集体记忆,尽管世事难料,但当时却是人生最美的一道彩虹🌈。</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漫长的,而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却是那么刻骨铭心,早年的豪言壮语早已被蹉跎岁月偷走,我们年少的追求被残酷的现实一一击碎,盘点自己五十年的时光就像一股风擦肩而过,感觉就是一场梦。孔子《论语·为政篇》有“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唐代杜甫在曲江二首有诗赞曰: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孔子论述到人生七十便嘎然而止,杜甫更是惊叹人生七十古来稀!人活到七十岁无论是人生经验或是道德修养皆已达到最高境界,后人便把七十岁列为人生临界点,人能活到七十岁該是多少个人梦寐以求的事,当然现代社会这个目标似乎不难达到,因为平日里经常能看到耄耋老人的出现,乐观地说七十岁才是老年生活的开始,同学们好好计划一下奔七后的生活吧。纵观春花秋月,岁月静好,尽管我们已近古来稀年龄,但仍然要精神抖擞饮酒当歌行,踏歌舞袖广场风,夕阳🌇西下这边风景正好。</p><p class="ql-block"> 期望在毕业🎓六十年之际我们再度相会,同唱一首歌把酒问青天,你好我好大家好不负当年椽铃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