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晚上出去散步,走到小区车库入口处,一辆汽车开到门口,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妈妈,推着二宝,后面跟着骑滑板车的大宝,正要经过车库入口。汽车停下来,等着娘仨通过。这娘仨闲庭信步,丝毫没有紧迫感。妈妈没有催促磨蹭的大宝,也不改散步的节奏。我看着都着急,这个年轻妈妈很沉得住气,好像没看见停下来等着她们的车。司机忍不住摁了一下喇叭。等到她们完全通过入库口时,汽车缓缓开过来。出乎意料地是,年轻妈妈气呼呼冲着司机喊道:“你看不着有小孩吗,你急什么?”司机怼了一句:“你总能快点吧?非得磨磨蹭蹭吗?”年轻妈妈抬高了嗓门,“你等着怎么了,不等,有本事你就开过来。”司机被年轻妈妈噎得不知如何回话,再有本事也不能开过来呀?看着年轻妈妈一副吵架的样子,司机赶紧进了车库,年轻妈妈仍旧义愤填膺。 <br>目睹这一幕,心里颇有感慨。没想到年轻妈妈这么大脾气,看她过路慢条斯理的样子,再看她对司机咄咄逼人的责问,两下对比,不算是为母则刚的母爱形象吧。礼让行人是文明,是素质,过路行人心存感激,哪怕紧走两步,也是文明和素质。作为司机,看到礼让时行人闲庭信步、无视规则,心中难免别扭,作为行人,面对司机的不管不顾,以强欺弱,也会忍不住愤懑。我们大多数人都有着司机和行人的双重身份,不一样的身份,便有不同的标准和判断。带着孩子的妈妈,可能真走不快,但对孩子催促一下,自己有些紧迫感,体谅司机的着急,还是能够做到的。常言说,做不做是态度,做得好不好是能力,孩子面前,以身示范,潜移默化,别忘了,你对别人的态度就是他要学习的样子。没有对规则的敬畏,便会受到规则的惩戒,不站在别人的角度感同身受,便不会客观评价自我。不知道年轻的妈妈,是否想到今天的自己会给孩子带来什么。<br>老师教育孩子遵守各种规则,课堂要规则,校园要规则,游戏要规则,交通要规则......生活处处有规则,有了对规则的敬畏,才会有对秩序、课堂、生命的敬畏。校园欺凌,无视课堂,目无师长,这些校园内的“不规则”,有多少带着家庭的印记?敬畏规则,家校共育,方能让孩子成为遵守规则的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个老师,不仅养,更重要的是育,正如老师的教和育,育是根本。善良或暴戾,悲悯或冷酷,正直或邪恶,父母在幼小的心田便播下了种子,家庭教育,当修身正己,推己达人,正向教导,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br><br> 2022.5.23<br><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