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实验最美声音,寻访百年光辉足迹——聊城市实验小学六年级毕业季活动纪实

聊城市实验小学李玉晶

<p class="ql-block">  聊城市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以“启”为校魂,秉承“求真求趣”的校训,立足“生命成长”的全人教育目标,坚持“文化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活校”的办学思路,学校就是一个“行走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学校一直秉承“最好的教育在路上,最美的知识在脚下”的教育理念,提出“泛在育人”的全环境育人主张:充分挖掘校园资源,渗透“空间环境资源化,校园装备课程化”的理念,打造开放型校史馆及书院式风格,时时、事事、处处、人人皆教育,形成“静、序、文、雅”的育人氛围,达到“天地大课堂,万物皆书卷”的浸润式教育。</p> 实验小学发展历程 <p class="ql-block">  启文书院(1751-1902)乾隆十六年(1751),东昌府知府胡德琳将他购置于孙肇兴曾孙孙启淑的宅院,历经四载,建成启文书院。乾隆五十七年(1792)由知府张官五建设完备,成为东昌府最大的书院。启文书院曾聚集了众多名人讲学,翰林院庶吉士、江苏巡抚傅绳勋、翰林院编修朱学笃,晚年皆应邀到启文书院讲学。</p> <p class="ql-block">  东昌府官立中学堂(1902-1912)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提出“上溯古制、参考列邦”的指导思想。同年,东昌府将原“启文书院”,改设为“东昌府官立中学堂”。该学堂当时与青州府官立中学堂并冠于山东省。东昌府官立中学堂首任堂长为留日学生郭宝珍,首任监督为尹宏庆。</p> <p class="ql-block">  东昌中学校(1912-1913)民国元年(1912年),各官立中学堂一律去掉“官立”二字,称“中学校”,东昌府官立中学堂更名为“东昌中学校”。</p> <p class="ql-block">  山东省立聊城第四中学校(1913-1914)民国二年(1913年)七月,由于原东昌甲种实业学校的并入,以及取消府辖设置,山东全省将十府、三直隶州的中学一律改为省立学校,统一排名,“东昌中学校”又更名为“山东省立聊城第四中学校”。</p> <p class="ql-block">  山东省立聊城第二中学校(1914-1937)因临清的省立第七中学与该校合并,该校更名为“山东省立聊城第二中学校”。“山东省立聊城第二中学校”校名使用时间较长、影响也最大,当时人们都习惯于用“省立聊城第二中学校”称谓该校。</p> <p class="ql-block">  政干校模范小学(1938-1948)抗日战争前期,省立二中改成了山东省第六区政治干部学校(政干校)。范筑先将军任校长、张郁光担任副校长。该校先后举办4期,为鲁西北培养了千余名革命干部。抗战中后期更名为“模范小学”,学制五年。这一时期也曾是日伪时期的司令部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郁光小学(1949-1951)(1954-1956)1949年5月,在省立二中校址上崔墨林主持建校。为纪念革命烈士张郁光,定校名为郁光小学。张郁光,山东济南人,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1928年后,任山东省教育厅督学、省立第二师范校长等职。1934年,被聘为北平师范大学教育系讲师。1938年,张郁光在聊城状元街壮烈殉国,年仅34岁。</p> <p class="ql-block">  师范附小(1951-1954)(1956-1962)1951年开始,学校隶属于聊城师范,改名为师范附小。由于长期附属于师范,师资雄厚,教学方法先进,教学成绩及各项工作均好于其他学校。</p> <p class="ql-block">  五七小学(1966-1979)1966年5月7日,毛主席在一封信中提到“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这封信后来被称为“五七指示”。学校在当时“文革”背景下改名“五七小学”。1979年,奉省教育厅指示,取消"五七"小学校名,恢复"实验小学"名称。</p> <p class="ql-block">  实验小学(1962-1966)(1979-今)1962年经上级指示,将师范附小校名改为实验小学,在小学教育工作中,起“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1978年曾被定为山东省重点小学,现为“全国文明校园”。2017年,校址由古城区状元街9号迁至站前街68号。</p> 红领巾寻访百年光辉足迹 <p class="ql-block"> 【红领巾寻访百年光辉足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p><p class="ql-block">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万众拥戴的袁公,走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世界粮食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中心名誉主任”“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这些都是袁公生前,获得的荣誉和称号。中国人,或多或少,都与他有“一面之缘”,或许在课本里,或许在饭桌上,或许在人世间,大家更喜欢亲切的叫他,袁爷爷。他曾说过:“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掌握到自己手上去,我们要担当起来!”“我还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朴实的话,深刻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这位耄耋老人给我们留下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个人一生,能有这样的成就和修为,无憾了。时代匠人,袁公千古。袁爷爷谢谢您,袁爷爷一路走好,袁爷爷,再见。一个人,一件事,一辈子。袁爷爷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他毕生的追求。让全国人民吃饱饭,他做到了。</p> <p class="ql-block">  【红领巾寻访百年光辉足迹】寻访工程院院士——钟南山</p><p class="ql-block"> 钟南山爷爷1936年出生于医学世家,福建厦门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会长。</p><p class="ql-block"> 钟南山爷爷是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疫情爆发初期,他不顾84岁高龄,义无反顾地登上了前往武汉的高铁。春运期间高铁票紧张,临时上车的他被安排在餐车一角。他来不及休息,马不停蹄从武汉登上飞往北京的航班。到达北京,他马上赶往国家卫健委开会,回到酒店,凌晨2点来钟才睡下。</p><p class="ql-block">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平凡的人,披上了一身承载着使命的外衣。他们是民族英雄,不怕牺牲挺身而出,疫情无情人有情,我相信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在国家领导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防疫战。向钟南山爷爷致敬,向所有白衣天使致敬,向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的人们致敬!</p> <p class="ql-block">  【红领巾寻访百年光辉足迹】寻访卫国戍边英雄事迹</p><p class="ql-block"> 2020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团长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几名官兵前出交涉,却遭对方蓄谋暴力攻击。祁发宝组织官兵一边喊话交涉,“不想打仗就滚!老子不喜欢他们!”,一边占据有利地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展开殊死搏斗。增援队伍及时赶到,官兵们奋不顾身、英勇战斗,一举将来犯者击溃驱离。外军溃不成军,抱头逃窜,丢下大量越线和伤亡人员,付出了惨重代价。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先士卒,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突入重围营救,奋力反击,英勇牺牲;战士肖思远,突围后义无反顾返回营救战友,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战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冲散的战友脱险,自己却淹没在冰河之中。</p><p class="ql-block"> “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国的领土。”祁发宝团长和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践行誓言,胸膛迎向重围,后背留给祖国。他们是祖国忠诚的卫士,以身许国,寸土不让!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2021年2月,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p> <p class="ql-block">  【红领巾寻访百年光辉足迹】人民英雄——陈薇</p><p class="ql-block"> 陈薇,女,汉族,1966年2月出生于浙江兰溪,中共党员,生物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2020年8月11日,陈薇院士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9月8日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 在父母和朋友眼里,陈薇的工作就是“与毒共舞”,作为“生物危害防控”领域的专家。1991年,刚刚获得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的陈薇没有选择轻松高薪的工作,而是选择参军入伍。29年来,在与病毒的较量中,陈薇拿下了一个又一个军功章。</p><p class="ql-block"> 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获颁“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陈薇说:“作为一名军事医学科研人员,我特别希望我们这艘科研‘战舰’能够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我和团队将为此继续奋发努力,不负使命、不负时代。</p> <p class="ql-block">  【红领巾寻访百年光辉足迹】访“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p><p class="ql-block"> 5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被别人瞧不起的国家,然而,一些留学知识分子的回国,使中国的命运得到了根本的转折。邓稼先就是这些留学生之一,当时他放弃了博士学位,决心回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回到中国,积极参加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p><p class="ql-block"> 他不怕困难,经常带领工作人员到前线工作,还亲自到黄沙满天的戈壁取样本,冒着被辐射到的危险监制原子弹。终于,在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了!随后,邓稼先又以惊人的速度研制成功了氢弹、东方红卫星。邓小平爷爷曾说过:“两弹是他的勋章,中国为他骄傲!”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p> <p class="ql-block">  【红领巾寻访百年光辉足迹】访党员先锋榜样——钱学森</p><p class="ql-block"> 钱学森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爷爷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与此同时,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共产党员,从入党的第一天起,他就把党和人民的事业当作毕生最忠贞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钱学森爷爷早年留学美国,功成名就,原本可以在美国大展拳脚的他,却无时无刻不挂念自己的祖国母亲。新中国成立后,他开始筹备回国事宜,虽然困难重重,但他一刻也没有放弃。历经磨难,他终于在1955年回到了祖国。</p><p class="ql-block"> 回国后的钱学森爷爷,满怀对祖国的热爱,对我国科学事业的孜孜追求,毅然投身开发导弹、原子弹的伟大事业。“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各种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作为党员的钱学森始终把“为人民服务”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人民的评价当作奋斗目标,给千千万万党员树立了榜样。</p> <p class="ql-block">  【红领巾寻访百年光辉足迹】访党员先锋模范——孔繁森</p><p class="ql-block"> 孔繁森,中共党员,1944年7月出生,1994年11月去世,山东聊城人。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委原书记、政协原主席。1979年开始,他两次进藏工作,勤政为民,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1992年底孔繁森第二次援藏工作结束后,被任命为阿里地委书记。为了摸清情况,探索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行程8万多公里,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被称为“新时期的雷锋”“90年代的焦裕禄”。他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和影响着广大中华儿女投身改革开放事业,自发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困难、最艰苦的地方去干事创业。</p><p class="ql-block"> 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被追授“模范共产党员、优秀领导干部”称号。孔繁森爷爷作为建国以来重大典型,被誉为“九十年代的雷锋”“新时期的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民族团结的典范”。他用真挚的爱民之情,赤诚的为民之心,强烈的富民之愿,谱写了具有最朴素的普世价值和人文情怀,闪烁着不朽的文明之光、人性之光和理想之光。今天我们从普世价值的角度认识和传播孔繁森精神,大力倡导爱人、帮人、关心人的人生价值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平与进步大有裨益。</p> <p class="ql-block">  【红领巾寻访百年光辉足迹】访党员先锋榜样——张富清</p><p class="ql-block"> 1924年,张富清出生在陕西汉中市洋县。1948年3月份,24岁的张富清参加西北野战军,在二纵359旅718团二营六连当战士。老人说,他来到部队后,经常不分白天黑夜地打仗,印象最深的是永丰战役。永丰战役,张富清荣获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等功。老人回忆说,因为打仗勇猛,彭德怀到连队视察鼓劲的时候,多次接见他和突击组战士。“见面时彭司令拉着我的手讲,‘你在永丰战役中表现突出,立下了大功’,还亲手给我授勋。我知道,这是党给我的荣誉。”</p><p class="ql-block"> 2018年12月3日,在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人社局退役军人信息采集点,张富清在工作人员聂海波的见证下打开了一个红色包裹,里面有报功书和军功章,由此揭开了张富清不为人知的红色过往。2019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2020年5月17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7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张富清获得"共和国勋章"。</p> <p class="ql-block">  【红领巾寻访百年光辉足迹】寻访优秀共产党员“人民英雄”—张定宇</p><p class="ql-block"> 当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印象深刻的视频:一位医生走出病房的背影——一瘸一拐,左右摇晃,甚至都怕下一秒他会倒下。这位医生就是张定宇。</p><p class="ql-block"> 他说:“我是一个渐冻症患者,双腿已经开始萎缩,全身慢慢都会失去知觉。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p><p class="ql-block"> “快些,要抓紧,病人的事一刻都等不得,越快越好!”不到1小时,行动不便的张定宇连接了8个来电。在疫情中坚守的30多天,各种突发事件、电话,应接不暇。每日都有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的感人画面。一个行走不便的背影忙碌的穿梭在医院的楼道里,而此时已是深夜。他一直冲锋在抗疫烽前线,用渐冻的身躯托起信心与希望,以“铁人”般的意志,带领全院240多名党员,没有一个人迟疑、退缩,全部抗战在抗疫战斗一线。</p><p class="ql-block"> 火线24小时,张定宇兵不解甲、马不停蹄。他这样说到:“身为共产党员、医务工作者,非常时期、危急时刻,必须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坚决顶上去!”他已然成为抗疫一线一面鲜亮的旗帜。张定宇说,他的双腿已经开始萎缩,但他站立的地方,是最坚实的阵地。</p> <p class="ql-block">  【红领巾寻访百年光辉足迹】——“糖丸爷爷”顾方舟</p><p class="ql-block"> 提到“糖丸”,会勾起很多人的儿时记忆。冰冰、甜甜的一颗小药丸,包裹的是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它的研发者,就是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糖丸爷爷”的我国著名医学科学家、病毒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原院长——顾方舟。</p><p class="ql-block"> 顾方舟(1926年6月16日-2019年1月2日),男,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宁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医学科学家、病毒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长、一级教授。顾方舟对脊髓灰质炎的预防及控制的研究长达42年,是中国组织培养口服活疫苗开拓者之一,被称为“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2019年1月,顾方舟爷爷在生命最后留下两句话:"我一生做了一件事,值得,值得。孩子们快快长大,报效祖国。"2019年9月,顾方舟爷爷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 “舍己幼,为人之幼,这不是残酷,是医者大仁。为一大事来,成一大事去。功业凝成糖丸一粒,是治病灵丹,更是拳拳赤子心。你就是一座方舟,载着新中国的孩子,渡过病毒的劫难。”</p> 聆听百年校史,寻访英雄足迹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学生对校园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让六年级实验学子熟知学校办学思想和育人理念,聊城市实验小学六年级团队统筹安排此次校史文化学习活动。学校统一制定活动方案、准备校史文化PPT和学生讲解内容,安排各班主任为班级负责人,促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班主任从学校视觉文化和学校理念两个方面向学生进行讲解。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了解了学校的核心理念为启天赋之门,行君子之道。</p> 主题班会讲校史,百年文化润心田 聆听百年校史,寻访光辉足迹 <p class="ql-block">  讲解结束后,各班老师带领学生参观了启文大道和校园文化。通过聆听讲解员的讲述,学生掌握了实验小学的历史演变和学校的楼宇文化。还认识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等人物。活动过程中,讲解学生自信大方,声音洪亮,听课学生认真记录,收获颇丰。</p> 描绘百年辉煌,书写英雄赞歌 <p class="ql-block">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用手中的笔写下想对英雄的话,画出实验小学的百年时光轴,字里行间呈现出实验学子对母校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一次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阳光、自信、担当的时代好少年。</p> <p class="ql-block">编辑人:李玉晶</p><p class="ql-block">审核人:赵西凯</p>

寻访

学校

百年

小学

爷爷

足迹

红领巾

光辉

聊城

陈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