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ed2308" style="">——武隆区白马镇中心小学校</font></h3> <font color="#167efb">家长您好!经过了幼儿园大班的学习,孩子们将无可选择地面对人生的下一站,走进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小学。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font> <font color="#ff8a00">作为家长,我们可以为孩子做以下准备:</font> 1. 建议为孩子提供一间独立活动的场所。 2.为孩子准备一年级儿童适用的桌椅。 3.给孩子准备好纸、铅笔、水彩笔、圈笔刀、等学习用品。 4. 给孩子买好书包,并进行整理书包、使用和管理自己物品的训练(千万不要不惜高价购置高档学习用品,这不仅会引孩子不健康的优越感和炫耀心理,还会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只要方便、实用就行)<br> 5. 告诉孩子:“你长大了,就要上学了,应该学会一些基本的生活本领了,要力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才是好孩子。 要学会表扬和鼓励孩子,当他在某件事上做得 好的时候,就表扬他 当他在某件事上做得不好的时候,要鼓励他“没关系,多做几次就会了 这样,慢慢地激发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引导孩子学会生活自理的本领。<br> <h1> <font color="#ed2308"> 幼小衔接并不只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因素都对其产生影响。其中家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视。因为儿童的生活行为习惯、自理能力、身体素质、学习态度和能力及社会适应力等都离不开家长的言传身教。</font><br><br></h1> 1. 家长首先要有正确的心理定位,走进新华书店经常能看到家长们争相翻阅哈佛女孩、北大清华状元等成功成才的案例,回家后一些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往往会照着这些书本像菜谱烧菜一样逼着自己的孩子按部就班。其实,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出色的地方,家长对孩子要有个正确的心理定位,要看到孩子的优势,时刻反问自己希望孩子成为怎样一个人?如果是我,我会说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健康、善良、正直自食其力的人。一旦有了一个心理定位,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做法就不会变得非理性…. 2. 激发孩子入学的愿望,孩子上小学,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较重大的转折点。除了在物质丰帮助孩子做好准备外,还要营造入学的情境,让孩子对小学产生向往,盼望早一点上小学。平时,家长在和孩子的聊天中,要不时传递这样的信息“你长大了,就要上小学了,爸爸妈妈真高兴我们家要有小学生了,我们真开心”,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的成长高兴,为自己上小学自豪,如上小学可以背书包、戴红领巾、自己到学校等….…家长还应帮助孩子正确了解学校,知道小学是学习的地方,小学生是以学习为主的,要做作业,还会考试….… 3. 学习上的准备。在学校让老师感到头痛的不是那些在入学前缺少知识的孩子,而是那些对学习根本没有兴趣,不爱动脑思考的孩子。如何让自己的孩子知识广,兴趣旺,能力强呢?我们有必要了解学习必备的能力和素质,孩子如果具备了这些能力和素质,就会对学习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br> <h1> <font color="#b06fbb"><b>“幼升小”是个不小的挑战,下面这20条建议,家长们一定要速速收好!</b></font><br><br> 一、生活篇:和幼儿园做好衔接<br><br> 日常的生活处理好,有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br><br> 1. 一定要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br><br><div> 我们都知道睡眠的重要性,而充足的睡眠对小孩子的意义更为重要。它是一个人精力旺盛工作和学习的基础。小学生每天睡眠应在10个小时左右,因此,家长应在晚上9时以前,安排孩子入睡。只有充足的睡眠,孩子才会有充足的精力面对第二天学习。</div><div><br> 2. 早餐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好</div><div><br> 在幼儿园阶段,早餐在幼儿园里有老师监督着吃。但是来到小学阶段,早餐是没有老师监督的,如果不吃早餐,他们往往在第二节课后表现得无精打采,或焦躁不安。因为饥饿,中午又常常暴饮暴食。所以,迈入小学之后,孩子的早餐一定要吃饱,让孩子吃好。特别是有些家长就只把钱给孩子,孩子不是在学校吃早餐,而是在外面随便买些零食当早餐,久而久之,孩子的身体堪忧呀!</div><div><br><div><div> 3. 保证孩子每天的饮水量</div><div><br> 小学生在学校的活动范围、活动需求变大,再加上他们活泼好动,体能消耗大,一定要保证孩子的饮水量,这直接关系到健康。家长要提醒孩子饮水,上学时最好带有自己的水杯。一年级的学生,至少上午、下午、晚上各饮500毫升的水。<br></div></div></div></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7px;"> 4. 引导孩子养成按时遵守时间的好习惯</span><br></h1><br> 上学之后不比在家,按时休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校是以集体活动为主的,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下课,都有统一安排,如果没有时间观念,就会影响了统一行动。因此,家长要了解学校的时间安排,及时督促孩子上学或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让孩子逐渐树立时间观念。<br><br> 5. 告诉孩子该上厕所时一定要上厕所<br><br>一年级的新生自制力还比较差,常常会因为一时贪玩而忘了上厕所,或者因为怕批评宁肯憋着尿而不敢上厕所。憋尿对孩子健康会造成影响,时间长了甚至会造成尿道感染和不自主遗尿的毛病。家长要告诉孩子该上厕所时一定要上厕所,相信老师是会理解的。<br><br> 6. 注意保护孩子的视力<br><br> 上学之后,意味着用眼的时间越来越多。如何保护孩子的视力?<br> ①看书时,光线一定要充足,不要在昏暗的状况下阅读、写作业;<br> ②伏案时姿势一定要正确,坐姿要笔直,眼睛距书的距离应在30厘米左右,不要躺在床上看书;<br> ③看电视、上网的时间不能过长,最好控制在1小时左右;<br> ④坚持并认真做眼保健操;<br> ⑤用眼一段时间后,可以闭目养神或站力远眺。<br><br> 7. 有选择地看电视<br><br> 无论是让孩子没有节制地看电视,或者因为怕影响学习而不让看电视,这两个极端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有选择地看电视,比如针对一年级孩子的特点,让他们收看少儿节目,动画节目以及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对于增长他们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都是大有好处的。不过要切记,每次收看时间不宜过长。<br><br> 二、学习篇:好习惯比好成绩更重要<br><br> 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是优异成绩的基础。<br><br> 1. 教育孩子少用橡皮<br><br> 文具,一不小心会成为小学新生们的玩具。要让他们知道,橡皮的作用是写错以后擦掉改正。最好是尽可能少的去用橡皮。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学习阶段,少用橡皮是为了培养孩子认真、细心的习惯,从这一点上说,少用橡皮的意义远远大于用橡皮。而且也杜绝他们把橡皮当成玩具的可能。<br><br> 2. 告诉孩子要用铅笔,不要咬铅笔<br><br> 现在自动铅笔比较普遍,相比起来,铅笔的使用度更低。在一年级的时候,更建议孩子不要使用铅笔,铅笔的木质笔杆,更容易激发孩子咀嚼的兴趣。而铅芯,如果进入口中,也容易引发中毒。家长一定要杜绝。<br><br> 3. 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要完成作业<br><br> 上小学之前,孩子是没有完成家庭作业的概念的。但是升上了小学,完成家庭作业是分内之事,也是回到家的首要事情。当然现在一二年级是没有书面家庭作业的,而参加了学校提供的延时服务的话,作业在学校就由老师辅导完成了。但孩子回家后或在周末、假日,家长可以给孩子定规矩:在家里第一件事情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学习任务。只有完成了相应的学习任务后才可以去玩耍、看电视。<br><br> 4. 有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br><br> 孩子上学后,意味着他将在很多事情上做到独立。比如,按时上下学,按时上课,按时写作业,按时参与各类活动,能够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能够与小朋友交往等等。<br><br> 在这些事情上,家长可以帮助,但是绝不要代替。如果什么都由家长代替,表面上是爱,实际上是害。有的家长代替孩子整理书包,有的家长接送孩子时代背书包,有的家长甚至吃鸡蛋还代为剥皮,这样做是非常不好的。真正的爱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不仅能在学习上自理,而且能在生活上自理,这对孩子的一生都是有益的。<br><br> 5. 了解新课程改革,配合孩子适应新的课堂教学<br><br> 学校教育要交给学生求职的能力——学会学习,做事的能力——学会做事,共处的能力——学会合作,发展的能力——学会做人。许多学校把会学习、会做事、会合作、会做人作为办学目标。<br><br> 家长如果了解到这方面的改变,就应该配合学校,为孩子的素质教育做出家长应该做到的配合、监督、协助等工作。<br><br> 三、环境篇:迈入社会的第一步<br><br> 1. 和同学不要攀比衣着打扮<br><br> 一年级的学生,上学时候的穿戴要以简便、实用为原则。他们的年龄还小,复杂的穿戴会给他们造成负担。同时,家长之间绝不要互相攀比,比品牌,比价格,是毫无意义的,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利的,建议学生在学校全程穿校服。<br><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白马镇中心小学校学生校服</h3> <h1> 2. 重视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br><br> 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互相沟通、展示自我的重要能力,无论现在学习,还是将来工作,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br><br> 家长在培养孩子表达能力上:<br><br> ①要鼓励孩子敢说,即使说错了也没有关系,敢说是表达能力的第一道关口。<br><br> ②是引导孩子会说,会说是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也就是按照孩子的思路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样才是真实的、可信的。<br><br> 3. 在学习上给孩子适当且必要的指导<br><br> 严格来说,一年级的学生还不太会学习,正处在学习的起跑阶段。家长给以指导是必要的。但是,在指导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br><br> ①指导不要变成监督,更不要坐在孩子身边没完没了地谈话,这不仅影响了学习,还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br><br> ②指导不要变成代替,有的家长对于孩子不会的作业直接告诉答案,时间长了会滋生孩子的依赖心理;<br><br> ③指导是告诉方法,告诉孩子为何思考,为何去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的办法;<br><br> ④指导是鼓励,鼓励孩子不仅要做得正确,而且要做得迅速,这样才能应对以后的考试。<br><br><br> 4. 重视安全意识培养<br><br> 一年级的学生,最容易在以下一些方面受到伤害:<br><br> ①出入教室、上下楼梯时拥挤挤摔倒甚至踩踏;<br><br> ②出于好奇接触电源开关闸门;<br><br> ③上下学路上横过马路时不注意车辆;<br><br> ④教室里、楼道里追逐跑闹,或者围观吵嘴打架;<br><br> ⑤与陌生人接触;<br><br> ⑥攀高、戏水、玩火等冒险行为。<br><br> 以上各点,家长都应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br><br>5、鼓励孩子多交往,会交往<br><br>交往是社会人的基本需要,会交往是社会人生存的基本条件。无论是对成年人还是对孩子,交往都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在鼓励孩子多交往、会交往的过程中,特别要做到以下三点:<br><br> ①教育孩子尊重他人是交往的前提。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交往才有基础;<br><br> ②教育孩子在与别人交往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人了解自己的想法。同时,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在交往中提高自己;<br><br> ③教育孩子要诚信。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做,让别人感到诚实守信,此人可交。<br><br> 四、心理篇:辅导孩子建立良好的心态<br><br> 1.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br><br> 一年级小学生生活阅历少,特别是遇到挫折时会产生多种多样的心理反应,比如急躁不安、过渡紧张、自暴自弃、逆反顶撞等等。<br><br> 遇到这些情形时,家长应亲切地问明情况,针对原因帮助孩子释放心理压力,让他从不解和苦闷中解放出来,这时的安慰、疏导比什么都重要,切不可怨天尤人,在孩子心上烦上加烦,那样只会更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br><br> 2. 鼓励孩子和老师多交流,多沟通<br><br> 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大多是不敢与老师直接接触交流,这是学校和家长都应该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br><br> 家长要鼓励孩子敢于和老师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尤其是上课不理解的地方告诉老师,相信老师是会帮助孩子解决困难的。同时,要告诉孩子理解老师的辛苦,尊重老师的劳动,服从老师的安排,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br><br> 3. 重视维护老师的威信<br><br> 老师在学生的心目里,特别是在一年级学生的心目里是神圣的,听从老师的话甚至胜过听家长的话,有时候家长的话可以不听,但老师的话是绝对服从的。应该说,这是正确的,也是正常的。<br><br>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受到老师批评时,如果老师说的不对,也不应当要当面顶嘴,而要事后跟老师反馈。反馈的时候也应该心平气和陈述事实,不能和老师争执。如果实在不知道如何处理,可以告知家长。<br><br><font color="#ed2308"> 教育专家史铁霄说:孩子的成长是个单行道。</font><br><br> <font color="#167efb">父母是一门终身的职业,而且是唯一无证上岗的职业,和孩子共同学习,一起进步吧!</font><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