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小区北区位于武汉市江汉区万松街白松社区雪松路,共24栋住宅楼,56个单元,约1700户居民,小区至今已经历30多年风雨,不仅属于武汉市繁华核心中的大型老旧小区,大门外还有江汉区美食聚集地,且享有美食天堂之誉。该小区原供水模式1-3层为市政常压供水,3楼以上居民由万松园南区泵房加压至北区单元楼顶水箱供水。因北区庭院管道使用年限较长,锈蚀老化严重,漏水点较多,导致用水高峰期时,高层住户经常出现水压不足等现象。期间汉口供水部为解决高层住户的用水问题,加大了南区泵房的供水压力及加压时长,但为保证南区泵房运行不出现长时间超负荷状态,只能采取分时段性供水。 改造工程开工前期,因小区路面狭窄、房屋密集,能利用的空间实属不多,对小区泵房选址增加了难度。因小区居民户数较多,为达到小区日常用水量的标准,则新建泵房及水箱占比面积就大,在初步设计方案中,泵房选址需占用小区中央的绿化带以及居民日常活动区域,还要拆除部分健身器材。经过实地考察,走访了多家居民后,95%以上居民都不同意在该区域建立泵房,只能另寻方案。 经街道、社区等多方单位的全力配合下,在位于小区东侧和西侧各寻找到一处居民电动车停车棚,设计部门现场核实尺寸后,告知两边区域都符合新建泵房标准,再三思量下,因东侧停车棚周边居民住宅楼较少,更合适建造泵房,多家单位现场协商后正准备确认此方案时,小区一居民告知,该停车棚内地下有大型化粪池,大家不禁心中一惊,立即通知勘探单位现场核实,结果如居民说的一样,情况属实。此时只剩西侧停车棚最后一个位置,我们最先对停车棚进行了地下勘探,确定了地下无其他设施,可以在此新建泵房。但该地区离附近居民楼较近,需协调的居民较多,经过区水务局、街道、社区、居民代表、改造分公司多部门的不懈努力,反复与居民进行磋商,征得居民一致同意拆除小区内原电动车停车棚后,才最终选定了泵房位置。虽经历了千辛万苦,但更感谢小区居民对二次供水改造作出的贡献与“牺牲”。 <p class="ql-block">铺设小区庭院管道时,地下管网的复杂性也给改造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大型设备启用率较少,增大了人工作业量,导致项目进度严重滞后。在安装泵房附近供水管道中,发现该地段3米内有并排高压电缆,一旦施工措施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为保障施工安全,我部立即对该处停止作业,保护施工现场,并及时通知监理、建设单位及管线权属单位现场协商施工方案,在经过各单位的全力配合下,终于攻破了难题,在管线之间实施双层木料隔源垫,沟槽内剩余空间用棉纱和细砂进行回填、夯实,不仅保护了小区高压电缆,又顺利铺设了供水管道。</p> <p class="ql-block">小区的入户是项目的最大难点,大多数居民都存着观摩状态,都不想做“吃螃蟹的第一人”,这对我部入户的开展工作增加了难度。入户实施一个月后,约1700户的居民入户率只达到了30%左右,距预期目标相差甚远,我部结合多方数据统计,对未入户的居民大致分为4类:1、租户较多(不愿提供房东联系方式),2、房屋装修质量高(影响装修),3、长期无人居住,4、强烈反对入户的居民;为提高入户效率,我部多次与社区进行商议,最后,社区决定出动所有网格员与我部施工人员2人一组,为期一周时间先对租户和长期无人居住的房屋进行上门摸排,现场联系房东并确定入户方案,在社区的鼎力相助下,次月的入户率直线上升到80%左右,且前期反对入户的和装修较好的居民在多次协商、调解下,也逐步的加入到同意入户的行列。</p> 2021年底,我部对该小区地下供水管网、楼内立管进行了全面改造,废除了小区内所有老供水管道,单独新建的大型水泵房只供北区居民使用,且采用全加压模式对小区进行供水,居民不再使用楼顶水箱,也不再担心水压不够对生活带来的不便。此次改造不但更新了小区内所有的供水管网,也提高了居民的用水品质,同时改善了万松园南区泵房长期承受的超负荷供水压力,我们更不负期望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二次供水改造任务,对三年的改造计划交上了完美答卷。 <p class="ql-block">作者:章辉斌<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