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南坑窑下游

开心就好(彭立霖)

<p class="ql-block">初识窑下,记得还是1968年冬,我姐彭立端中学毕业后上山下乡到当时的南坑公社遥进大队(即现在的窑下村)兆佳生产队(现在的兆佳村)当知青。听她说,窑下是一个山区村,辖地很大,但人囗不多,交通相当不便,她们从兆佳青年点回萍乡,需走10多里的山路,到当时的公社驻地南坑老街(又称下南坑)搭南坑至萍乡的长途汽车,真的很麻烦,往往清早动身,还不一定赶得上家里的中饭。也正因为交通不便,加上当年我家家境并不宽裕,萍乡到南坑来回一元左右的车费,在当时家里人的眼里都是一笔“巨款”!所以,在姐姐下放窑下的两、三年中,家里人到窑下去看望姐姐的次数并不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我第一次到南坑去看姐姐,是1971年春节过后,随母亲到南坑团丰村三舅家去看望外婆,抽闲和母亲一起去看望姐姐。不过,那时姐已被公社选调到公社的“阶级教育展览馆”当讲解员去了,我们三人只在公社食堂吃了顿中饭,虽然当时我很想到姐姐下放的知青点走走看看,但母命难违,母亲不同意,窑下当然就去不成。后来,我又几次到南坑去见姐姐,但姐姐离开窑下后先后在南坑阶级教育展览馆、公社瓷厂、小坡煤矿工作,再后来结婚调至萍城,连她自己也很少再到窑下了。自然,窑下,在我心目中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再后来,我参加工作,多次到明月湖开会、学习培训和游玩,途经窑下多次,但都没在窑下逗留过,就连上月21日我们兄弟姐妹到老鹰谷游玩,因已在南坑鹅肉馆订餐,时间问题也没进入窑下核心景区去游玩。窑下,神秘的面纱,始终没在我的面前掀起她的盖头来...</p> <p class="ql-block">我姐虽只在窑下村(严格地说是兆佳村)呆两、三年,但她和当地村民的关系相处的相当好,上世纪的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我家常有窑下的村民来作客,我印象深一点的有云满古(张姓,大名记不起来了)和倪冬建、倪阳三父子俩等,其中,云满古还和我二兄彭立锐是同年老庚,故互称对方父母为“同耶(萍乡土话,父亲的意思)、同娘”。只是后来姐姐回城及结婚组建家庭后,窑下的乡亲们到我家来的次数才渐渐地少了,但窑下村却在我脑子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我没退休前,有一次在电脑中读到一篇文章,说南坑窑下早在宋、元朝时期就有了民用瓷的烧制生产,在窑下一带村民中还有“先有窑下,后有景德镇”的民谚相传。说老实话,初读这一文章,听到“先有窑下,后有景德镇”这个说法,还真让我吓了一跳!以前我一直认为,窑下的“窑”,指的就是山区烧制木炭的窑;没想到却是烧制瓷器的窑!大凡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我们“中国”的英语单词“China”的英文直译就是“瓷器”,发音近似“昌南”,而昌南就是现在的景德镇,是北宋真宗皇帝以自己的年号“景德”敕封而改为现名的,世界“瓷都”景德镇,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秘密!据我所知,景德镇早在汉朝时期就有民间陶瓷生产,“先有窑下,后有景德镇”让我满腹狐疑,不得其解。</p> <p class="ql-block">“先有窑下,后有景德镇”的传说,激起了我到窑下一探究竟的强烈愿望,但因各种原因拖至现在,一直都没有成行。今年“五一”假期,一条“南坑窑下景区车满为患,堵车达十余里”的新闻视频爆满我手机微信各个群!另据媒体报道,“五一”假期的前两天,窑下每天游客都超万人,自驾游小车排成了长达两、三公里的长龙,有的游客干脆把车停在了南坑的老街上,步行数公里到景区,真是火爆很!这也促成了我们“同学情深”群的5月17日窑下之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月17日上午9:30左右,我们“同学情深”群12位同学,分乘四车出萍城经丹江、五陂下、双凤、大岭,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窑下。窑下村,原称遥进村,1984年村级调整时,析出兆佳村改称窑下村,位于芦溪县南坑镇东部山区。东连株树村,西接南坑村,南邻兆佳村,北毗横江村。境内有窑下、大江背、老窑下、易家岭、朱家里等自然村,辖14个村民小组,309户,1107人,辖区面积7.9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90余亩,山林面积一万余亩,距萍城约18公里,有S11公路(南坑至明月湖旅游公路)经过,2021年被列为省“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p> <p class="ql-block">据有关媒体报道,以前的窑下村因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各项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村级经济和村民生活都谈不上富裕。近年来,村党支部在上级各级党委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乡风文明,战斗堡垒得到夯实。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村党支部联系协调相关部门跑项目争资金,重点打造了8个新农村点、新建了休闲亭、游步道护栏,进一步丰富村民休闲文化生活;协助做好S311公路征地工作,投入200余万元硬化村组公路7公里,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使村里村容村貌发生了极大改变,环境变美了,村庄变靓了,村民的精神状态变好了,在致富道路上的脚步加快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离“五一”假期已经半个多月了,但窑下景区依然人流如织,车流如潮,在一些志愿者的调度下,整个景区秩序还是井然,在窑文化研学中心广场下的车来,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栋白色呈徽式的建筑,这就是整个景区的核心--窑文化研学中心,楼不高,只有二层,外部装修也比较简单,一色纯白,但显得非常协调和气派。很不巧,当日该馆闭馆,有点遗憾。在广场照了几张照片后,我们随人流沿羲之河(与书圣王羲之同名,不知有何传闻故事?)逆流而上。时值初夏,但气温不算太高,河边不时有微风徐徐吹来,让人非常惬意。</p> <p class="ql-block">据媒体报道,1967年的一场山洪暴发,将南坑窑下村的凤凰坡冲垮,一座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00米的窑址重见天日。此后,在距凤凰坡不远的坂田村,考古人员又发掘出另一座窑址。随后又陆陆续续出土了一些古陶瓷作坊遗址和残件。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对南坑窑下一带所发掘的瓷器作了分析。在陶片中,发现状似泥人玩具的碎瓷残片,一面施釉,色彩有红、黄、绿,胎质疏松,具有北宋唐三彩的风格。有的陶片有净面釉,有划花,显示出北宋初期所具的特征。在萍乡市博物馆收藏的出土瓷器中,其表面洁白光滑,证明当时窑下瓷业已具有较高的制作工艺。从两处窑址出土的古钱中,有宋真宗景德、宋真宗大中祥符、宋仁宗天圣、宋哲宗元祐等时代的钱币。以此推算,窑下古窑在北宋时就已形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按景区游览指示牌,我们一行逆羲之河而上。羲之河,窑下村的母亲河和灵魂,日夜流淌的羲之河孕育了窑下古窑的神奇与质朴,塑造了窑下数百年的古瓷神话。神奇的羲之河水,千百年来不知疲倦地走走停停,或依山潺潺,或傍田哗哗,或缠绕农户,或掠过竹林、柳树和松柏…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游步道旁装饰着各种现代陶瓷的矮墙和镶嵌着古瓷残件的山砂土筑墙,似乎还在告诉我们南坑窑下古瓷曾经的辉煌!夏日暖阳的温度恰恰好地投射身上,犹如当年的窑火传承让我们仿佛穿越到宋、元时期的窑下古瓷窑,遥想数百年前,窑工们挖山中瓷土,取身旁河水,捣泥转坯,描彩装窑,庄重而严肃地点燃填满干柴的窑火,撩拨着村庄沉睡数百年的安静。数百年来,川流不息的羲之河水,见证了多少代瓷工、挑夫、船夫忙碌于古瓷窑坊的身影?又是如何见证了窑下古瓷从兴隆走向沉寂的结局?我们一直在寻找,但尚未找到答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穿行于羲之河游步道,走在窑下古瓷窑遗址,唯恐身下的脚步太重踩碎了脚下沉睡数百年古窑瓷文化的美梦,破碎了窑下古瓷窑曾经的辉煌,迟延了窑下古瓷窑给我国雄踞世界瓷业生产的高峰,抹上了浓笔重彩的一笔!心中莫免有些诚惶诚恐;既如此,我们费尽心思,钻进书堆去考证什么“先有窑下,后有景德镇”又有什么意义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此搁笔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5.23</p> <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取自网络,谨向原作者致以谢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