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亮丽的城市文化名片一一充分展示收藏文化的巨大魅力 让人感受黑土地数千年文化的殿堂

袁颖

随着“博物馆热”的日益升温,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也在不断拓展和延伸,博物馆不但成为展示传播中华文明、凝聚国家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也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推动力。2022年5月22日上午,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笔者有幸利用参会的时间重新参观了位于鸡西市休闲广场的现称谓“黑龙江工业学院东北文化博物馆”。 百年奋斗,书写恢复史诗;伟大征程,召唤新的进发。我首先参观了展馆第一部分: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由省社科联、黑龙江工业学院、鸡西市市委史志研究室于2021年5月10日至10月11日联合举办的“党旗飘飘.光耀中华”庆祝建党100周年图片、史料展。 随后,我又参观了展馆第二部分:“党旗飘飘 .光耀中华”一一鸡西红色历史文化专题展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护好文物,让人们通过文物承载的历史信息,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脉。” 正像海南特区报记者王永生参观了“党旗飘飘.光耀中华”的展览后题词说的那样:“党旗飘飘.光耀中华”,激励我们永远前行。 陕西渭南的王盛霞赞观感中写道:“秦风吹华夏,真情满鸡西。” 加拿大的一位国际友人参观后写到:“感谢你们提供的施设和艺术品,让我们对鸡西的历史有深刻的了解,我来自白求恩的故乡加拿大。” 一件瓷器、一座老钟、一把铜壶、一盘石墨、一本古老的线装书,都代表着某个历史时期的特征,探索其历史文化背景。从中品味文明与进步、落后和愚昧,都会感受历史文化遗产所昭示的一种生命的力量。 东北民俗馆始创于2004年,馆长韩基成历时35年搞收藏,投资上千万元,经过18年的精心筹措,现已发展成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藏品最多的民俗收藏博物馆之一。 这里藏有的主要有东北地区数千年民间的生活用品、生产工具、房屋居室、酒具、婚俗用品、文革遗物、宗教风俗、民间艺术品、战争遗留品、地方史志等实物及百年档案和珍贵老照片等几十万件(份),充分展示收藏文化的巨大魅力,成为一览东北民族风情,感受黑土地数千年文化的殿堂。 <p class="ql-block">  作者与鸡西市地域文化研究会会长韩新君教授(中),东北民俗馆馆长、黑龙江工业学院客座教授韩基成(右)合影。</p> 作者与鸡西市地域文化研究会会长韩新君教授(右二)、麒麟山庄文博馆馆长,黑龙江工业学院客座教授李永财(左一)、鸡西市地域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鸡东县委党校红色文化研究办公室主任尚尔硕(右一)合影。 下面是社会名人为东北民俗博物馆及馆长韩基成的题字。 感谢您对美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一充分展示收藏文化的巨大魅力 让人感受黑土地数千年文化的殿堂》的欣赏,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