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据密山《兴凯湖影像》2022年4月11日发布:“密山东转盘、西转盘,纪念碑很多——还有你不知道的纪念碑?”图文并茂,介绍了八处遗址、纪念碑、纪念塔,文图末介绍的是密山市知一镇嘉禾村侵华日军的马魂碑。看到这熟悉的石碑图片,我的记忆又调回到了21年前。 </p><p class="ql-block"> 那是 2001年6月初的一个炎热下午。时任机动步兵连的指导员孙富国,气喘吁吁跑过来找我说:“在驻地附近的山坡上发现了一块石碑,好像还刻有字迹,我让士兵在那里看着,便回来请您过去看个究竟”。由他带路,我们出营区向东经过官兵的训练场,再攀登约十分钟的山路,在一处山坳,一块破旧石碑躺在草丛中,好像有人工砸损痕迹,字迹不是很清楚。后经密山文管所的同志介绍,这是一块侵华日军遗留的石碑。石碑高122厘米、宽64厘米、厚30厘米,呈峰塔形状,碑正面刻有马魂碑三字,背面刻有昭和十六年十月建之,前后碑文均为阴文。石碑与另一块大小形状相同的石头相连,平放与山坡上,应该是同一块石碑,摔裂成两块。在石碑处向山上约十米左右,有座规则梯形石座,其靠山面有人工钻凿的方孔,深20厘米、高30厘米、长30厘米,经分析确认是马魂碑的底座,方孔为放祭品所用。</p><p class="ql-block"> 经查阅地方志及历史档案证明,石碑发现地原为当时侵华日军3108驻地,后来又换成侵华日军803驻地。现在的驻军某部就是当年侵华日军的骑兵旅团所在地,训练用的攀登墙及射击场,就是当年侵华日军的溜马场、养马场。</p><p class="ql-block"> 为深入探究,我们采访了驻地嘉禾村唯一幸存的劳工,他叫李德庆,生于1928年,父母1925年从辽宁迁到驻地嘉禾村,刘德庆9岁时父母已去世,14岁被侵华日军抓劳工,在骑兵旅团东北约1.5公里的饲养场喂猪,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才获得自由。据他介绍,这块马魂碑是为了纪念当年侵华日军的骑兵旅团长的战马死后而立,当地群众也因此习惯地叫这座山为马碑山。但多年来,却不曾有人发现这块石碑。</p><p class="ql-block"> 另据相关材料记载,当年参与修筑整个中苏(俄)国境地下要塞的中国劳工约122万到157万人左右,他们遭到了侵华日军灭绝人性的残害,死后没有自己的墓碑,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姓名和年龄,也不知道他们的家乡和亲人在哪里,成了永远凄风寒夜的中漂零的孤魂。而与此形成强烈鲜明对比的是,侵华日军在数千公里的中苏(俄)边境线上,却为自己立了上千块“忠魂碑”,即便是一匹马。但侵华日军却万万没有想到,当年树碑立传本以为可以名垂千古,今天却成了其记录侵华日军罪恶的历史铁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