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古旧书店

言和意顺

<p class="ql-block">  大连天津街,曾经是一条多么繁华的商业街。那时我还生活在农村,每一次进城,必逛天津街,除了购物,更多地是要感受这里的热闹气氛。</p><p class="ql-block"> 前些年,跟随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的节奏,天津街几经引资改造,街区的确比过去漂亮了许多,可不知为什么,人气却大不如从前了。政府当然很不甘心,多方查找原因,继续变着法鼓捣它,可这条始建于1909年、有着百余年历史、占据都市优势位置、被誉为大连商业发祥地的老步行街,却很不争气,一直冷清着,说门可罗雀也不足为过。如今,当人们再次踏入这里的街头,曾经的盛况已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是追忆、惋惜和感叹。</p><p class="ql-block"> 听说“舌尖上的中国”携手天津街打造了一条美食街,又让这里恢复了生机,夜晚降临,热闹卷土重来,天津街好像开始复苏了。是真是假不敢妄加评论,因为我已经好长时间没逛天津街了,疫前去过一次还是在白天,这里依然很安静。也许你得陪着晨光继续忍受寂寞,等待夜市灯火的点亮。</p><p class="ql-block"> 本文所聊话题牵涉到天津街,止不住就扯了一点闲篇,还是言归正传说说书店吧。</p> <p class="ql-block">  提起天津街的往日时光,很多人充满了感情,我当然也不例外。依稀记得,当时的天津街里,古玩店、书店、老字号饭店、各种商场等应有尽有,而让我最感兴趣的是这里的一大一小、一新一旧两家书店。我眼里的那家大而新的书店,就是大连市新华书店,如今已经迁走了,当年它还在天津街的时候,我可是那里的常客;那家小而旧的书店,便是下面我要说到的古旧书店了。</p><p class="ql-block"> 1974年年初的一个周末,在夏家河旅大师范学校读书的我,被老师安排去了市内,为一个初中班的学生上一堂新闻写作课(到师专前我曾是乡镇的报道员),完成任务后已错过返校的末班车,只得在大连暂住一宿。傍晚时分,华灯初上,我一个人在房间呆着无聊,便离开旅店,沿着街道胡同信步溜达到离住处不远的天津街。正要在街摊买一碗焖子解馋,忽然发现临街处冒出一个书店,虽说门前灯光有些昏暗,但牌匾上“古旧书店”四个字却清晰映入我的眼帘,心中不由一阵惊喜。急忙抬脚迈了进去,面对灰仆仆的四壁旧书,倏然生出一种如淘宝般的兴奋心情。你可能要问,一个很不起眼的古旧书店,至于让你有如此大的心理反应?别急,听我把缘由道来……</p><p class="ql-block"> 我在师专学习的时间,“文革”尚未结束,“政治挂帅”自然是办学宗旨的主基调,连文化课的考试都取消了,哪里还有寒窗苦读的励志氛围?但在我的潜意识里,仍然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时常偷偷跑到老师家里,请教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每每看到老师家里那一整墙的书籍,羡慕毁了。在校期间,课外阅读倒是可以到学校的图书馆借书,可我也想像老师那样,藏一点属于自己的书。那时节,因家庭经济条件所限,我的手头十分拮据,属于贫困生,每个月除去“钢性支出”的生活费用,基本拿不出富裕的钱用以购书。有人跟我讲,如果能找到古旧书店,那里不仅书价大打折扣,而且能淘到正规大书店没有的好书。这不,今晚我与它就不期而遇了,缘分啊!</p> <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在这十几平方米的空间里流连徘徊。拍掉书上的浮尘,打开尘封已久的页面,进入它的内心世界,随便读两页,看看它的外表与内心是否如一,看看它的情节是否引人入胜,看看它的观点是否值得我思考。一个小时过去了,书一本本打开,又一本本放下,到最后也没选到一本中意的。想转身离开,可又不死心。书店内一位带着黑框眼镜的中年人(应该是店员),正眼巴巴地望着我,让我立马有了愧疚感。为了不辜负“黑眼镜”那一双眼睛,我又在翻过的书中重新翻找。“黑眼镜”实在看不下去了,问道:“想买什么书?”我答:“明清小说。”“黑眼镜”环顾四周,见只有我一个人,便低声说:“这种书属于四旧,能摆到明面上吗?”“哦,是这样啊”,我恍然大悟!也许被我的诚心打动,“黑眼镜”示意我稍等,随后从书架后面的纸箱里掏出一本边角都打了卷的《儒林外史》,以五毛钱的价格卖给了我。这把我高兴的呀,拿了书,对着“黑眼镜”深深鞠了一躬,千恩万谢离开了书店。</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后,文革时期的许多“禁书”都解禁了,而且大批量再版发行,装璜也十分的考究,更适合在书柜摆放。可我当年从古旧书店淘来的那本破旧的《儒林外史》,一直珍藏着,几次搬家都没丢掉。一看到这本书,就想到天津街的那家小小的古旧书店,也会想到那位“黑眼镜”店员,此是后话。</p><p class="ql-block"> 从那以后,只要有机会到大连,我便寻到天津街,进入那家古旧书店,为了买书,更为看书。一来二去,我和“黑眼镜” 也混得熟了,他把隐藏在书架后面的秘密悄悄展露给我,时不时给我一个惊喜。现在想想,这一份感动仍是历久弥新!</p> <p class="ql-block">  我相信,真正喜欢读书的人,都有淘书的嗜好,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想得到一本好书而又囊中羞涩的我,古旧书店确实帮了我的大忙。后来不差钱了,可以大大方方地到新华书店买新书,但对古旧书店的一种眷恋之情,却始终难以释怀!</p><p class="ql-block"> 毕业回乡,有了工作上的压力,加之交通不甚便利,到大连的次数相对减少。但只要有机会进城,哪怕事情再多,一定会到天津街,去拜访一下我的老朋友——古旧书店。记不清是哪一年,好像我已调往县里工作,一次到大连参加一个会议,插空又赶往天津街,直奔想念已久的古旧书店,不曾想这里已经变成了鞋帽店。以为走错了地儿,仔细再看,没错就是这里。店面比过去亮堂了、洋气了,商品的摆放整齐有序。但再也没有昔日那些熟悉的带着霉味的书籍,没有了书架旁那张熟悉的笑脸,那一刻的失落感,难以言表。</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养成了一种习惯,一直喜欢逛那些分散在城市旮旯的各种书店。那些承载着人类千百年文化结晶的书籍,那些从书籍里飘逸出来的淡淡墨香,以及在书店内看书时的那一份难得的踏实和沉静,都给我带来无限的快乐。我发现,现如今的书店,环境条件大为改善,一般都是开放式的,明亮的灯饰与各种包装精美的书籍相映生辉。许多爱好读书的人聚集在这里,或坐,或站,尽情享受在这个浮躁世界里的安静阅读,享受着心灵里的那一份祥和与超然。</p><p class="ql-block"> 可不知为什么,在我的心中,还是一直怀念有着浓厚人文特色、甚至有些灰头土脸的街边小书店,怀念在那里度过的无数个美好时光。</p> <p class="ql-block">  古旧书店早已在天津街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商场书市、街头的折扣书摊。对于这座城市而言,少了这样一个书店,或许算不了什么,但对众多的爱书人士来说,却少了一个心仪的去处。我始终认为,像古旧书店这样的特色书店,恰恰就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它们的存在,彰显的不仅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文化品位,更是广大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真心希望,这样的古旧书店能够重生!</p> <p class="ql-block"><b>  (写完这篇文字,在网上搜索,竟然发现离我很近的西安路有一家古旧书店,改天一定去看看是个什么样子。)</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