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之事:《下乡》

小炉匠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引述毛泽东的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在这个最高指示的指导下,随即在全国各地开展了旷日持久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大批城、镇的高中毕业生、初中毕业生,下放到偏远的边疆,下放到农村和贫下中农相结合,接受他们的"再教育"。全国初、高中毕业生,上山下乡已成为必然,亦是唯一"前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一九七三年的下半年,我们高中还没有毕业,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不再上课,中断了学业。绝大部分的同学,在学校统一安排下,分别安排到市里的几个工厂参加"学工"劳动。我们这批学生,过早的进入了社会。应该讲;这是我们"上山下乡"的前奏。在这种高压"舆论"的左右下,是容不得有个人想法的。</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一九七四年春节过后,下乡的舆论氛围越来越浓。做为我个人来讲,当时的确没有什么想法,也没有什么目标,不知道下乡我们能得别什么?不知道下乡能失去什么?只能盲从,顺其大势,随其大溜,走下放当知青的道路。所有这一切只能表明:我们的思想是单纯的。</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原来,我父亲的意见是让我下放到封丘县。此意见是基于:父亲的一个老同事在封丘县任职,可以对我各方面予以关照。后来,父亲考虑到,当地民风喜欢酗酒,怕我染上此种不良嗜好,放弃了自己的意见。其实,我是愿意和同学下放到一起的,最起码是"地虽生、人还熟"。</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学校里公布了我们这一届(74届)高中毕业生,将要下放的几个知青点的村名,供我们选择。这几个点都在武陟县(当时武陟县属新乡地区管辖),分别是:蒋岗村、西余会村、北郭村、西唐郭村、老崔庄。除了知道这些都是村庄的名字以外,什么贫、富程度,什么远、近距离,什么交通便利,什么生活环境,一概不知。我们没有选择下放、不下放的权利,只有下放到这个村或那个庄的选择。所做出的选择,似乎也是一个草率、盲从的选择。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有一天,要好的XX来家找到我。他给我讲:咱报名去唐郭村吧,那里是个林场,是个果园,知青是集体生活,几个曾经住校的同学,也要下放到这个林场。听他讲完后,我并没有多加思索,也没有和家人商量,拿着户口簿就去学校报了名。就是他那简单的几句不是理由的理由,我草率的决定了去向。此举使我失去了城里人的身份,转而成为特殊时期、特殊群体的—员——知青。</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下放到:武涉县 大封公社 唐郭村。至此,唐郭村这个地名载入到了我一生的个人履历,成为个人生涯难以忘却的一个重要组成时间段。</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一九七四年四月七日,是许多新乡市的知青都不会忘记的日子。这一天,早上我带上简单的行囊,到学校集中。然后,XXX军的军车把我们拉到了市体育场。几千名十七、八岁的男、女知青汇集于新乡市的体育场。体育场到处是红旗招展,标语满天,无数只大喇叭反复播放着关于上山下乡的最高指示……。为彰显我们下乡的光荣行为,市革委会(政府)在此举行盛大的欢送大会。几千名下放的知青,加上前来送行的亲朋好友,可谓人山人海,亲人们在相互嘱托着,好友们在相互告别着……。 没有人去注意大喇叭传出的什么”慷慨”声音 。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欢送大会很快结束了,拉着我们下放到同一个方向的汽车,浩浩荡荡,一路向西进发,开始了我们"光荣 "旅程……!知青点有远、有近的。我们不断地超越各个知青点,继续前行 ……。获嘉县过了,修武县过了,武陟县城也过了,我们的车队越来越短了,最后仅仅剩下了我们的三、四辆军车。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一路上,我们这些刚出校门的学生,年龄大都在十七、八岁,思想非常的单纯,没有意识到未来三、五年的艰苦,一路欢笑,欢笑一路。</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军车西行驶出了武陟县城,又在尘土飞扬的黄河大堤上行驶了五十里路,下了黄河大堤,这才算是到了唐郭村的林场。这时,我才知道有三十多位男、女同学一起下乡到这里。由于,我在附中上学的时间比较短,知青点中认识的人并不是太多,大都是陌生的面孔。就是要和这样一批人,在此后的两年中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演绎"了很多难以释怀的故事。在这些故事发生的过程中,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唐郭村位于县城西五十余华里的地方,是一个以产粮为主的,纯农业村庄。该村紧靠着黄河大堤的北侧,不邻公路,交通不便利。和黄河大堤相挨的是一条不太宽的莽河,几乎和黄河大堤平行。由黄河大堤过莽河桥,向南二、三华里,便是我们所在的林场。林场再向南是一大片的柳树林,这片柳树林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林场到黄河边也有四、五华里的距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所在的这个果园,有一百多亩的面积,果树是由上一批知青种植的,树龄有四、五年,林场周围是干打垒式的围墙。林场以苹果为主,有五、六个品种,另外还种有李子树、盘桃树、香蕉梨树。根据季节的不同,果树垅挡的中间空地还会种西瓜、甜瓜、烟叶等经济作物。我们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是各种果树的盛产期,各种水果的产量还是很大的。 </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就是在这个人烟稀少的黄河滩地中的果园,开始了知青生涯……。</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经知青们共同回忆;当时下放到唐郭林场的男、女知青有:女知青 16人、男知青18人,共计:34人。(名单省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林场原有农民十多人,加上我们这批男、女知青共计有五十多人。林场的场长是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农民,名字叫马中学。在这个村及林场,当地的农民赋于我们所有知青一个统一的名称:"大学生"。我们也不知道这个名称的由来,农民喊,知青就答应。</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这批知青,虽然都是一个学校高中毕业的同学,但也来自几个不同的家属院;有XXX院、XXX军院、XXX院。一个家属院的子女下乡在一起,就有了互帮、互助的意味。其中,我们五、六个男知青都不在这些序列之内,在林场统称为"社会上 "的。在这三、五年之中,大家并没有以此为"界 ",而是相"融"的很好。&nbsp;</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2px;">我由衷地感谢这33位兄弟、姐妹!由于你们参与了我的青春时光,陪伴了我在"村里"的日子,你们就是我心目中的"小芳 ",使得我对这段"村里"的经历难以忘怀!在十八、九岁时我们能走到了一起,就是一种缘分。那时候,我们一日三餐,从一个锅里搅勺盛饭,我们从黎明到傍晚,从傍晚到黎明,从田间到地头,从地头到田间,我们总是在一起。时至今日,我们之间虽说有的常年未曾谋面,也不曾相聚,但彼此之间的思念仍然延绵不断,共同的思念让我们成为了一个永远的集体。无论在哪里,我们都会称:我是唐郭的。无论我们多大年龄,我们将永远是知识青年。十七、八的岁月真的很美好!如果不是和你们在一起,这段日子不知道该怎么渡过,该怎么回忆和书写……!</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