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课业负担,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乌海市实验小学开展了数学学科学生表现性评价活动,学校制定了指导性方案,并将自主权交给各年级组,鼓励各年级结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创设情境活动,指定评价任务,综合考查学生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p> <h1>一、表现性评价单设计意图:</h1> <ul><li>一年级:</li></ul><p class="ql-block">1、经历完整的分类和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熟悉用象形统计图呈现计数结果的方式,掌握分类的方法,同时体会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关系。</p><p class="ql-block">2、经历简单的统计表的生成过程,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用它记录分类结果的优势,简单、清楚。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p><p class="ql-block">3、根据分类计数的结果提出问题,以逐步培养学生根据所收集的信息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p><ul><li>二年级:</li></ul><p class="ql-block"> 通过买玩具的场景,学生能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让学生经理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p><ul><li>三年级:</li></ul><p class="ql-block"> 通过设计不同的买票方案,找到全部买票的方案,并对几种不同的买票方案进行比较,找到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p><ul><li>四年级:</li></ul><p class="ql-block"> 以“博物馆一日游”三种购票方案为题材,提供多个信息,让学生切实感受问题的现实性,激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相应知识,更好的利用优化的思想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计算、比较选出合理的方案,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想一想,怎样买票最省钱?”让学生进行对比,在比较中能更合理灵活的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p><ul><li>五年级:</li></ul><p class="ql-block"> 为了通过设计开放性、操作性强的综合实践活动类型的题目,促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描绘、想象、推理等学习活动,以此加强对长方体、正方体的提及意义的理解与计算技能的巩固,包括一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方法。</p><ul><li>六年级:</li></ul><p class="ql-block"> 巩固求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方法和步骤,并复习方位相关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p> 二、学生完成情况及分析 <p class="ql-block">一年级:</p><p class="ql-block"> 从学生做题情况来看,总体情况良好。本次一年级表现性评价学生表现反馈单难度中等,基本覆盖了学生前三个单元学习的知识点,并且通过多种形式来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例如:分一分,涂一涂;提出数学问题等,题目灵活,难度适中,把学生平时易错的题体现了出来。这份卷子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较全面的考察了孩子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情况以及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p> <p class="ql-block">二年级:</p><p class="ql-block"> 通过学生的完成情况来看,学生能正确理解题意并列式解答,提出问题时语言组织能力还有待提升,书写水平继续加强。</p> <p class="ql-block">三年级:</p><p class="ql-block"> 大部分学生能够想到两种基本的买票方案:</p><p class="ql-block">(1)将师生分为成人与学生两组,分别进行购票,10×3+5×50=280(元);</p><p class="ql-block">(2)将师生合为一个整体,以团体的名义购票,6×(50+3)=318(元)。</p><p class="ql-block"> 少部分学生能够找到第三种方案:将3位老师和7名学生合为一个团体,其余的43名学生购买学生票:10×6+43×5=275,最后进行比较发现最优方案。</p><p class="ql-block"> 少数几位学生无法找到方案,对于题目的认识和理解不到位。尤其是团体票:6元,这里指的应该是团体中每人6元,而学生却理解成,团体一共花6元,导致方案出错。</p> <p class="ql-block">四年级:</p><p class="ql-block"> 整体学生都能找出三种主要方案,并且能从其中找出最优方案。但也有个别学生存在计算错误和方案不全的情况。在测试后与这些学生谈话,了解到是因为审题不清,信息理解停留在一个层级,以及计算能力不过关,运用不够灵活。</p> <p class="ql-block">五年级:</p><p class="ql-block"> 学生能用数学的语言,完整的叙述出利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回答情况较好。本次表现性评价,一方面能增强他们数学学习兴趣,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另一方面能促进教师更好地把准新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与学的方式、评价、管理等根本内容,更为关注教学质量的形成的过程,有利于形成科学的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与评价观。</p> <p class="ql-block">六年级:</p><p class="ql-block"> 学生能够按照要求计算出图上距离,并画出正确的方位图,答题情况较好。本次表现性评价,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时间能力;学生给老师的反馈我们看到了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评价能力有所提高。</p> <p class="ql-block">三、今后教学设想</p><ul><li><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一年级:</span></li></ul><p class="ql-block">1.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水平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p><p class="ql-block">2.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备好课,每一课都要做到“有备而来”。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p><p class="ql-block">3.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听课认真、审题细心、答题仔细、书写规范、自觉检查等等。</p><p class="ql-block">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加强实践活动,强化应用意识,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5.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p><ul><li>二年级:</li></ul><p class="ql-block"> 教师要继续训练学生读题、审题、理解题意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p><ul><li>三年级:</li></ul><p class="ql-block">1.在今后教学练习中,不能仅满足于找到正确答案,还应充分挖掘其智力因素,从而引发学生在更深层面的思考,激发那些对数学有特别爱好的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p><p class="ql-block">2.反思错误,加以总结。在今后教学中,要经常性引导学生对共性问题进行讨论,明确正确的做法。通过自我反思,使学生加深影印象,引起重视。</p><ul><li>四年级:</li></ul><p class="ql-block"> 作业设计需立足于“双减”政策和《数学课程标准》,除了在平常教学中除自主研发外,还要对作业加强选择重组和改编完善,推动教学稳定发展。要重视了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以结果来评价学生表现。也要了解学生能力方面的差异,要挖掘学生的潜力,设计丰富多样的作业。比如:</p><p class="ql-block">1.游戏性作业。学习中伴有游戏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把数学内容设计成与游戏有关的练习,辅助学生掌握数学技能,在游戏中理解数学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2.绘画性作业。“双减”政策下,学生的学习应该建立在学生快乐、轻松的状态下完成。</p><p class="ql-block">3.操作性作业。数学作业设计还可以是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性作业。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操作性作业。</p><p class="ql-block">4.实践性作业。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要善于让课堂知识回归生活,设计实践性作业。为了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分析当前数学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在创新设计的过程中,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掌握数学问题,高效学习课本本知识。同时,在此环节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主动探究。不断拓展学生的和视野,创新作业形式和内容,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p><ul><li>五年级:</li></ul><p class="ql-block"> 鉴于目前“双减”背景及新课标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表现性评价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充分、有效地发挥表现性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从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p><ul><li>六年级:</li></ul><p class="ql-block"> 进一步丰富我校数学学科的表现性任务资源库,除了“测量与计算”外,还可以开发“调查与统计”、“数学日记”、“数学小研究”等系列的表现性评价。</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次构建“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体系的实践探索,旨在丰富学业评价的多样性、灵活性,充分发挥学业评价积极导向作用,改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既减轻学生考试压力又充分尊重和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辑:林丹</p><p class="ql-block">审核:安晓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