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先来几幅图片,看看秦汉金文是什么风貌。 再看下面一幅12届国展入展作品,是刘啸先生写的(刘啸先生12届国展2幅作品同时入展),大家注意看一下作品右侧的跋文,这一段跋文取法的正是秦汉金文。 下面这幅作品,在全国各大展是不是似曾相识?<br> 秦汉铜器铭刻文字,上接战国金文,而与同时的简帛书并行,至魏晋时代随着青铜器制作的衰退而告终结。这一时期,恰与文字字体的隶变和楷书的出现在时代上大体重合,因此秦汉金文时代正经历了中国文字形态的大变革过程。<br>秦汉铜器铭刻文字由于它们大多采用直接凿刻的方法,而不像商和西周金文那样出于谨严从容的范畴,书手、刻工并未表现出一定的严密法度束缚,在书体风貌方面总是多或少流露出不同的个性以及当时社会总体书风的转变征象,特别是比较草率刊凿的一部分,更显露出不自觉地偏离约定俗成的铭刻规范的特点。<br> <p class="ql-block">一、秦汉金文资料</p><p class="ql-block">秦汉金文资料网上零零碎碎的也能看到一些,可惜有图没释文,想比较系统的学习秦汉金文,最好备几本专业的资料,专业的资料图库齐全,有出处,有铭文拓片,有释文,方便学习研究。</p><p class="ql-block">秦汉金文资料出版的并不多,所以购买这一类资料比较困难,大多从二手书市场高价购买。某宝上有时也能高价买到,但正版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出版社根本就没有再版计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秦汉金文资料介绍四种,可作字帖使用。</p><p class="ql-block">1.《秦汉金文录》 容庚编著</p><p class="ql-block">2.《秦汉金文汇编》 孙慰祖 徐谷富编</p><p class="ql-block">3.《汉代铜器铭文选释》 徐正考著</p><p class="ql-block">4.《汉镜铭文图集》 王纲怀编著</p><p class="ql-block">以下略做简介,图片出自电子版图书。<br></p> <div>1.《秦汉金文录》 容庚编著</div><div>容庚(一八九四--一九八三),原名肇庚,字希白,号颂斋,广东东莞人,我国当代著名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书法篆刻家、书画鉴赏家、收藏家。一九二五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研究生毕业,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一九四六年南归,任广西大学、岭南大学教授。一九五二年,任中山大学教授。容庚先生一生著作颇丰,学习金文书法必备的字书《金文编》即出自容庚先生之手。</div><div><br></div><div>《秦汉金文录》共分七卷,收录了秦、汉时期的一鼎,二钟钫壶,三权度量、镫、乐器,四杂器,五洗,六鉤、兵器,七补遗等。全书每卷按目录、正文(图)、释文依次编排,共计762页。以下为部分内页图片展示。</div><div><br></div> <div>2.《秦汉金文汇编》 孙慰祖 徐谷富编</div><div>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收器铭585件,下编按《说文解字》部目分十五卷辑录了所收器铭的字汇(也即文字编)。</div><div>《秦汉金文汇编》收录的秦汉凿刻器铭风格变化较多,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div><div>(1)比较谨严的小篆体势,此类铭文笔形多圆转之势,结体规范,刊凿亦精致,是汉金文中最为工秀的风格。<br>(2)字形方正端稳的“缪篆”,这类器铭在汉金文中数量较多,主要是西汉中晚期的制作。<br>(3)篆隶相参的铭文。</div><div>下面是该书内页展示。<br></div> <div>3.《汉代铜器铭文选释》 徐正考著</div><div>徐正考,山东青岛人,1962年生。1979年考入吉林大学中文系,1983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取本系汉语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许绍早先生,198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近年来对汉代铜器銘文进行了专题研究,出版过《汉代铜器铭文硏究》与《汉代铜器铭文文字编》兩部著作(这两部著作也是学习秦汉金文书法的好帮手),得到了 一些学者肯定。为了方便广大群众和学者对汉代铜器铭文的学习研究,编著了《汉代铜器铭文选释》。该书选录汉代铜器铭文共计757篇,以器名为目分七大类,一饪食器,二酒器,三水器,四乐器,五兵器,六度量衡器,七杂器。前为拓片图,后为释文。以下展示部分图片。</div> <p class="ql-block">4.《汉镜铭文图集》 王纲怀编著</p><p class="ql-block">在四千年的中国铜镜史中,汉镜承担着承前(战国)启后(隋唐)、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比较而言,汉镜的历时最长、存量最大、铭文最多。本书对汉镜所处的年 代,主要指西汉、新莽、东汉、三国等四个历史时期(简称两汉三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铭文镜起源于西汉初年。汉镜铭文内容有着与汉文化密切相关的近五百年历史。其多姿多彩的铭辞,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研究古代政治、经济、哲学、文学、美学、民俗等方面的一种实证;汉字从圆转的古文字秦篆演变成方折的今文字汉隶,称作隶变,主要发生在西汉中晚期,故而汉镜铭文还是书体演变的一个史证;汉鏡及其铭文,始终受到历史文化、考古博物、语言文字、数学物理、冶金铸造、工艺美术等学科的重视,故而又是研究中国文明进程的重要领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书共收有铭汉镜图片542幅(主要是拓片),並用图文並茂的方式将其聚于本书,以奉献读者。以下展示部分内页图片。</p> 二、字典类<br>学习任何一种古文字书法,都要准备几本字典,以备创作时查询。秦汉金文类字典主要介绍三种:<br>1.《汉印文字征》 罗福颐编<br>2.《汉代铜器铭文综合研究》 徐正考著<br><div>3.《汉代铜器铭文文字编》 徐正考编著</div><div>下面展示部分图片<br></div> 获取更多信息,添加小编微信chuiliu64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