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充分体现生命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3~6岁是孩子心理发育的关键时刻,我们要抓住儿童期心理教育的黄金阶段,科学地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爸爸妈妈看过来</span></p> <p class="ql-block">1.多多了解孩子,同孩子做协商</p><p class="ql-block">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充分体现生命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3~6岁是孩子心理发育的关键时刻,我们要抓住儿童期心理教育的黄金阶段,科学地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p> <p class="ql-block">2.耐心倾听孩子,真正放下身段</p><p class="ql-block">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来对待孩子,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p> <p class="ql-block">3.修正对孩子的期望</p><p class="ql-block">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这样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4.引导孩子学会接纳自己,教会孩子合理释放情绪。</p><p class="ql-block"> 如果孩子出现了负面情绪,家长不要怪罪孩子软弱、胆小,而要让孩子知道,成长过程中出现各类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大人们也会有类似的情绪,从而鼓励孩子学习接纳自己的坏情绪。</p> <p class="ql-block">5.丰富孩子社会交往</p><p class="ql-block"> 交往与沟通、分享与合作是孩子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作为家长,要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释放消极的情绪,培养自信心,发展兴趣爱好,提升交往能力,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p> <p class="ql-block">正确对待孩子的心理问题</p> <p class="ql-block"> 孩子在生活中多多少少会出现心理问题,对于孩子的心理问题,家长不必要太紧张,但也不应不管不问,要适时地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疏导。</p> <p class="ql-block">1.情感咨询疏导,做孩子的心理医生</p><p class="ql-block">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心理素质培养尤为重要。父母要对孩子观其颜、察其色,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p> <p class="ql-block">2.要关心孩子的心理表现和心理变化</p><p class="ql-block"> 通过谈心、做朋友形成更密切关系,从解决矛盾着手,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p> <p class="ql-block">3.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p><p class="ql-block"> 家长可以通过有益的故事、电影、电视的某些片段,分析情节中蕴含的道理,使他们看到现实社会真实的一面,帮助他们做好经受困难和挫折的准备,发展心理平衡感,增强心理承受力。</p> <p class="ql-block">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教育 ,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家长要及时加以解决,把心理问题造成的危害扼杀在摇篮中。对孩子的教育,家长有必要多学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以便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加以合理地疏导。</p> <p class="ql-block">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还会继续不断的探索前进,积累经验,充分做好家园有效互动和沟通,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更细、更有特色,真正地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健康温馨的环境中生活,并健康快乐的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