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原生家庭做真实的自己

天蕴.桂城园~水韵之家

心理学家荣格说:“一个人比起一生的努力,都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就已经形成的性格。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原生家庭,如何在过去的伤痛中重建自我?疗愈内心的阴影小孩,阳光积极面对成年的自己,活出真实自我!在5月19日和21日的读书会上,我们一同分享《突围原生家庭》,我们都知道: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我们都存有烦恼与问题,我们的内心都有被伤害过,我们存在认知上的粘连、糨糊心理。《少有人走的路》中有这样的话:“将内心呈现出来,它将拯救你;如若不然,它将摧毁你。”这本书,帮助我们摆脱原生家庭的伤害,避免陷入过去的糨糊心理,还将指导我们建立起全新的人生观和行为方式,你的人生和人际关系将会因此变得不同,真正成为真实的自己。 所谓“糨糊心理”,就是将童年的经历和感受黏连到现在的事情上,分不清哪些是过去,哪些是现在,这不可避免会张冠李戴,歪曲事实,曲解别人的想法和行为。糨糊心理,又叫“感知扭曲”。<br> <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9b9b9b">读书会后的木工制作剪影</font></h5> 家,是每个人向往的那个舒心自在的地方。童年在原生家庭中被认可、被爱的感受会内化我们积极生活的基础,并将伴随一生——这是一种生活和生存上的安全感。有了这种安全感,我们才能变得自信,并敢于信任他人。人们把这种信任称为“原始信任”。原生家庭中的原始信任就像内心的港湾,能够给予我们支持和保护,让自我变得真实和完整,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如今的我们也在创建着孩子们的原生家庭,我们更应该认知到问题的根源,突围过往的认知、意识和感受,成为成长性的父母,全新的自己,为新生命创造健康的幸福的原生家庭。 好的原生家庭应该满足四种心理需求:<br>关系需求<br>独立和掌控需求<br>快乐需求<br>自我价值和渴望被认可的需求 原生家庭塑造了现在的我们,包括阴影小孩和阳光小孩,今天的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也源于此。现在,我们长大了,完全有能力从原生家庭中突围出来,再过去的伤痛中重建自我,找到人生的归属感和生命的意义。“我就是我自己”,“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我生而闪耀”,自我接纳也包括自我发展。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说:“当我接受自己原本的样子时,我就能改变了。”改变并不是强化保护策略,而是砸碎这层厚厚的外壳,透出内在的光亮,让你和你身边的人活得真实,更具人性,更有意义。<br> 尽管我们是不完美的,尽管我们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甚至缺陷,我们也要对自己满意,为自己骄傲。接纳不完美,我们才更有价值。让我们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做真实的自己!读书会后木工制作“烛台”,点上小小的蜡烛,犹如是点亮了我们心中的明灯,向着明亮的方向继续前行!<br> 感恩在华德福教育实践的道路上,尊重每个生命的存有,自然艺术地融入生活,用爱和温暖拥抱自己和身边的人,让生命之花灿烂芬芳,一如既往温暖童年。感恩一群共同学习成长的爸爸妈妈,我们深深知道:如今我们所创建的就是孩子们的原生大家庭!感恩我们的相聚,在生命影响着生命这个共振中不断自我成长!感恩!感恩!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