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逝的回忆:一个昆明土著的媒介使用史 (之三)

原诚

<p class="ql-block">口述人;张敏,录音整理;柳佳明(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在读研究生)</p><p class="ql-block">问;这种“烧片”情况是经常发生吗?</p><p class="ql-block">答;经常发生这种情况,那个时候我们同学看电影,已经看很多遍了,很多情节也都知道,但是很多电影情节不完整,看一会片子就跳过去了,因为胶片被烧了那的那一段被剪掉了,情节就没有了。当时专业的电影院也会出现这种问题。</p> <p class="ql-block">问;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看露天电影的?</p><p class="ql-block">答;那就早了,可能七八岁也就是60年代末就看了。上高中的时候还在看,那时候都70年代了。小时候看露天电影是很正常的,只要有大广场的单位,都会组织看。因为如果你到礼堂里面看,座位很少,一个礼堂最多也就只能坐一、二百人,但是露天电影就能容纳上千人了。当时看露天电影,比较好的位置先被放映单位上的人占掉了,很多不是放映单位的人就站得很远,屏幕正面都是满满的人,很多小孩子坐在距离屏幕也就一米的距离,昂着头看,更有我们这样跑到屏幕后面看的,这样的观影效果就非常差。我们当时看的很多电影都是重复放,你比如说看得最多的《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还有我们国家那个时候在抗美援越,也放映很多越南的电影。还有很多阿尔巴尼亚的电影,我们当时和阿尔巴尼亚的外交关系非常好。还有一些朝鲜电影,因为朝鲜电影感情比较丰富,像《摘苹果的时候》、《买花姑娘》,我们当时就总结: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因为那个时候越南在和美国打仗;阿尔巴尼亚电影就是;蛐蛐叫,因为阿尔巴尼亚都是游击队,晚上和德国人意大利人打游击,一放阿尔巴尼亚电影就少不了蛐蛐叫声。</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国产的电影不多,所以我们国家引进了很多国外电影,主要就是这几个国家: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p><p class="ql-block">还有电影国产《南征北战》,这部电影是我们那个时候比较喜欢看电影的战争片,应该不会低于20遍,很多台词你说上一句,我就能接下一句。</p> <p class="ql-block">问;那个时候有没有喜爱的演员?</p><p class="ql-block">答;有啊,阿尔巴尼亚电影的很多男演员女演员我都很喜欢,这些演员给我们带来了另一类的美,不一样的装着和从未见过的场景,印象深刻,但是距现在时间太久了,记不起那些演员的名字了。后来我们也看了一些罗马尼亚的电影,如《第八个铜像》、《埋伏》等等。</p> <p class="ql-block">问;有美国的电影吗?</p><p class="ql-block">答;没有美国电影,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我们看的很多电影,都是和我们国家关系比较好的国家拍的电影。当时也看不到苏联后期的电影和日本电影。那时候是文革期间嘛。之所以看了很多阿尔巴尼亚电影,是因为阿尔巴尼亚是当时唯一一个和我们关系好的欧洲国家。那个时候还有很多纪录片,当时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在中国,他一到哪儿去,就要上记录电影。当时有个有趣的现象:看正片之前,就要放纪录片,一般放15—20分钟,就像现在看电影之前放广告片一样的。</p> <p class="ql-block">当时放这些纪录片应该是政治任务,包括一些关于毛主席的。我们那个时候看的电影都是黑白电影,包括国外的那些。给我印象最深的看第一部彩色电影应该就是看朝鲜的《摘苹果的时候》,我是在公路局的礼堂里看的这一部电影。当时单位放这部电影,我们就想办法进去,如果有熟人,你比如同学的父母是这个单位的,他就能把你带进去。那个时候没电话,我们就老早早在那等着,等他来,他跟门口的人说:“啊这个是我们家亲戚,这个是我表哥、同学啊。”人家一抬手就让我们进去了。</p> <p class="ql-block">那时能进去看电影是很开心的事,很多人都进不去,因为当时我们住的那个地方是城市和农村交界处,也就是城郊结合部,那些农村的学生就很难进去,也不是歧视,反正就是你是单位子女、工矿企业子弟,大家相互就比较认可一些。印象比较深的还是看露天电影,有时为了看到电影,就站到广场旁边的屋顶或爬到篮球架上、树上去看,我记得有一次爬上篮球架子上的人太多,把篮球架都压倒了,幸亏没伤到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