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高五幸: 朋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巜灞上文集》三部书出版座谈会答谢致辞</span></p><p class="ql-block">今天是个好日子。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80周年,由洪庆文化艺术协会、灞桥区作家协会、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陕西省体育文化协会四家主办、举办"高五幸灞上文集座谈会,”我的心情十分高兴,分外激动。</p><p class="ql-block">高兴的是文学让我们走近,是文化让我们在这里相聚。各位同好、老师在百忙中能拨冗前来参加座谈会,是我高五幸的福份,热烈欢迎各位贵宾的到来。</p><p class="ql-block">激动的是我前半生一直是“提大茶壶”、装台的角,老了老了还有这一回热闹的场面,是洪庆文化协会圈子的朋友关照提携、助我这个泥腿子圆了出书的宿梦。</p><p class="ql-block">我叫高五幸,是个只有初中文化、没有社会背景的农民娃,自十八岁走向社会,靠写写划划,涉足农、工、政、商半个世纪,一路风雨走来,最深的感悟是“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p><p class="ql-block">忆及我前半生,命运不济,道路坎坷。可在我工作、生活、学习、家庭遇到困惑、困顿、困苦的时候,就有朋友指点迷津、不离左右,拔刀相助,让我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有了精神,多了勇气,坚持下来一直走到了今天。</p><p class="ql-block">《灞上烟火》、《灞上人家》、《灞上放歌》这三本书,汇集了我早期在报刋和近五年在官方网站发表过的小作,文间有地域的符号、家乡的景色,还有我心路的历程,身边的人和事。从去年七月开始,到现在的出版,历时9个月,终于和大家见面了。</p><p class="ql-block">出书亦得到朋友的全力携助:书画大师王季庆老兄自告奋勇、义务设计题写书名;家乡有名气的作家白来勤、翟孝章、李胜利,华商报资深记者、作家程斌,陕西省体育文化协会副主席王科,洪庆文化协会会长路桄畅,忘年之交王丁奇、中国作协会员韩怀仁教授、陕西日报社传媒集团陕西省乡村文联主席姚骏骊等先生名家不吝笔墨,欣然作序跋,或推荐。姚骏骊、马士琦、靳宝书法家还分别为三本书题字策励,初红、刘炳南、伏萍、陈梅、刘曼衍等12位老师关照指导,还有为之默默奉献的关小明、吴涛、苗双喜等文友。籍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是你们为拙文出版鼓劲加油,添彩增辉。</p><p class="ql-block">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洪庆文化协会秘书长苏西民老兄,他集策划、统稿、协调、校审为一身,在这九个月风里来,雨里去,不图名利,不要报酬,不声不吭,替我在做“嫁衣裳”,挑灯夜战,审读千余页面、近百万字,校正三百多处错讹。现在他人没在会场,去了浙江。但出差临走之前,就把座谈会的事安顿一二,还问我经济上有没有困难,有困难了给哥言传。苏兄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我。告诉大家,苏西民老兄是我这回出书的大功臣、无名英雄!我从心里感激他、敬重他。</p><p class="ql-block">朋友是灵魂的皈依,是彼此信任相互勉励的兄弟;朋友在事业中不离不弃建立起来的友谊,应该是时隔多年还能够彼此惦记的幸福和甜蜜。</p><p class="ql-block">今天能来参加座谈会的,都是我的贵宾,都是我的朋友 ,我会将这份美好,这份情谊,珍藏在我记忆的匣子里。</p><p class="ql-block">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读会上《讲话》80周年,重温《讲话》精神,我的理解是,文学创作者就是要站稳立场、态度明朗,解决好作品给谁看的问题。要坚持文学创作“两为"服务方向,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生活,扎根本土,面壁孤独,抱团取暖,为人民而歌,与时代同行,只有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会有人看、有生命力。</p><p class="ql-block">一滴水倒在地上,便消弥不见了踪迹,只有融入到江河才会有声有息。人亦如此,只有把自己融入到社会,广交不同层面的朋友,有朋友了路子宽,有人点窍创作才会少走弯路。</p><p class="ql-block">“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座的老朋友、新朋友,还有因事不能到场的姚骏骊、初红、肖海波、翟孝章、刘曼衍、雷锁甲、窦四明、刘鸣仓、朱孝武、武稳祥、程宏远等朋友,我真诚的说一声:高五幸的生命里,感谢一路有你!愿我们的友谊象灞河的水,源远流长,长流不息。</p><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 二0二二年五月二十二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名誉会长初红贺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幸,今天上午,接铜川文联电话:周日,郭建民文学馆举行开馆仪式,邀我参加。你的座谈会,我无法参加了,十分遗憾,后会有期。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贺 信</span></p><p class="ql-block">喜闻我会会员、农民作家高五幸召开新书座谈会,我代表陕西农民诗歌学会,表示热烈的祝贺!</p><p class="ql-block">灵芝在深山,佳作在民间。高五幸扎根灞河畔,胸怀文学梦,高奏主旋律,谱写三部曲。这是灞桥的骄傲,是西安的骄傲,是陕西农民诗歌学会的骄傲!</p><p class="ql-block">希望高五幸继续践行《讲话》精神,永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与时代同行,挥生花妙笔,写出更好的作品,为繁荣和发展陕西乡土文学做出更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陕西农民诗歌学会终身名誉会长初红</span></p><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20日</p><p class="ql-block">附录:</p><p class="ql-block">高五幸:西安国际港务区新筑新寺村人。农民作家,从二十岁开始给各大媒体投稿,使很多稿件报刋刋出。现在出版《灞上文集》三本。你的作品座谈会,我因大事不能前去,哼唧几句,算做祝贺。深表遗憾,小兄弟。</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2, 126, 251);"> 祝高五幸新书润世</span></p><p class="ql-block">藏头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文/窦四明</span></p><p class="ql-block">(祝)之吾弟书出版,</p><p class="ql-block">(高)山有峰勇登攀。</p><p class="ql-block">(五)味杂陈集书卷,</p><p class="ql-block">(幸)逢盛世笔头欢。</p><p class="ql-block">(新)城旧事耕本田。</p><p class="ql-block">(书)生意气情意绵,</p><p class="ql-block">(润)物无声胜美餐。</p><p class="ql-block">(世)间留芳传百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