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弟论太极拳的虚实

黄元松

<p class="ql-block">  黄老师您好!</p><p class="ql-block">请教您一个问题:</p><p class="ql-block">在恩师书中或恩师在讲课中每提到虚实时,总要说“内在的虚或内在的实”,那么什么是“内在的虚”和“内在的实”?什么又是“外在的虚”和“外在的实”?内在和外在有什么区别?在行拳走架中他们又是如何在身体上体现的?或者说我们又是如何体知和感觉得到呢?请您在百忙中解惑![抱拳][抱拳][抱拳]</p> <p class="ql-block">  谢兄好!</p><p class="ql-block">你提的问题,其实我也解答不清楚。练拳:我身体的体悟,内和外的虚和实是一致的,分不开,内的虚实还是松、沉、丹田的开合上去体悟,外的虚实是内的虚实的表现,比如:预备式,(无极桩)。内的虚实:把身型结构调好之后,就产生虚实,身体重量松沉到脚底,特别肩骨会有脱落之感,气也往下走,唯一只有意领着骨架往上。这样就有下重上轻之感。</p><p class="ql-block"> 师父常说:“手指头灌满了,”,灌满就是实,但不是每时每刻都是灌满的。比如搂膝拗步,到位时,坐掌坐腕的一舜间是实,是内在的实,手非常沉重,外在是手发涨发麻。</p><p class="ql-block"> 虚、实是行拳的基础,只有领悟到虚实了,打出来的拳才有味道。现在大多数人身体体悟不出真正的虚实。</p><p class="ql-block"> 行拳时全在内的虚实,有内的虚实,才有外的表现形式,没有单独的外在虚实,也可以说没有外在的虚实。内外统称为:虚实。</p><p class="ql-block"> 请师兄指教。[抱拳][抱拳][抱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收到,谢谢你的回答和解惑!正象拳论所说"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虚实者阴阳也,不能体悟虚实也就不能知阴阳,知虚实既是知太极拳的真谛,非常重要。前人对此有过无数论述,但恩师的拳是练出来的,她通过自巳体悟明确提出了⺀内在虚实"的概念,相应的也有身体的感知或感觉,并表现在拳架上才形成与众不同风格和美,我觉得我们搞清这个问题才能真正看懂和学习恩师的拳。不知对否?[抱拳][抱拳][抱拳]</p> <p class="ql-block">  您好!</p><p class="ql-block">请教您一个问题:</p><p class="ql-block">在恩师书中或恩师在讲课中每提到虚实时,总要说“内在的虚或内在的实”,那么什么是“内在的虚”和“内在的实”?什么又是“外在的虚”和“外在的实”?内在和外在有什么区别?在行拳走架中他们又是如何在身体上体现的?或者说我们又是如何体知和感觉得到呢?请您在百忙中解惑!</p><p class="ql-block"> 黄元松于22年1月9日</p><p class="ql-block"> 黄老师好,您客气了。您所提出的问题,也是我正在思考的如何理解内家拳之“内”中的部分内容。因为这个题目很大,一两句话扯不清楚,而且个人理解,以偏概全的错误也在所难免,仅做为一家之言,供您参考,惑抛砖引玉,让大家讨论,共同努力探求得到正确的答案。</p><p class="ql-block"> 虚实,说大了,它是古代哲学中的一个范畴。而太极拳中的虚实,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杨澄甫宗师在《太极拳术十要》一文中说:“太极拳以分虚实为第一要义”。张三丰祖师的《太极拳论》中则明确指出: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王宗岳《太极拳论》中说到如何避免双重之拳病时说,“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这里的阴阳,说的也是虚实。阴阳包含虚实、开合、轻重等等。</p><p class="ql-block"> 明确了这些概念,下面尝试着回答您提出的具体问题,如何区分内在的虚实与外在的虚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太极拳是内家拳,内家拳与外家拳的区别是用意不用力,内在的虚实,如果简单的讲,就是在意念当中,内三合的开与合便是。拳论中说,气宜鼓荡,气如何鼓荡,便是一种内在的虚和实的具体表现。当练习太极拳到了一定层次,有了气和气场,这时,气在人体内,气场在人体外。感受到并能调动气和气场,就可调控气的运行。这时候,气流动后的位置为内在的虚。气是遍布全身的,流动中的位置便是内在的实。太极拳的实质是阴阳、虚实、开合在身体运动过程中所构成的对立和统一,它们之间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时随地的发生着孕育,包含,替代,演变。</p><p class="ql-block"> 太极拳修练到了一定层次,达到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的阶段后,人的身体内“神、意、气”开始融合,产生了内在的能量流动,这种流动,是由气为基础的一种优化能量,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内功内气。</p><p class="ql-block"> 身体内在的虚实开合,就是内气在意念引导下在体内的收和放。这种收和放与身体外形动作是相互作用的。如搅雀尾中的按式,松肩沉肘,后撤腰带回两臂时,要有吸拿之意;身体往后坐时,意念要松沉,两胯松沉的同时由脚而腿而腰,以腰胯催动肘手,节节贯穿,此时丹田一开一合,便是内在的虚实,身形的一收一放,便是外在的虚实。</p><p class="ql-block"> 在太极拳拳架套路中,依据不同的招式形态,身体内相应的也会表现出扎西大师在《感恩太极》一书89页第三行开始所描述的“丹田之气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聚合,或下沉,或旋转,或散开,或上提,或翻滚成鼓荡,不一而论。当形与神俱,意与气合,则是盈虚有象,出入无方,无内无外,如来如去,内外合一。”</p><p class="ql-block"> 当前一势劲力已去,下一势开始酝酿,灌输四稍的内气开始回收、蓄存于丹田时,丹田空间的体积膨张变大,犹如气球被吹张起来,在身体内松散开来,充盈小腹,此时便应该是内在的虚。</p><p class="ql-block"> 身体外在的虚实开合不用多讲,大家应该是明了的。内在的虚实开合和外在的虚实开合,大多是同步的。如外形动作开到位时,内气同时也要贯于指稍,身体内外都表现为实。而手脚在收回的同时,内气也一并收回,身体内外都表现为虚。</p><p class="ql-block"> 敬请您的赐教</p><p class="ql-block"> 王应科于22年1月9日</p> <p class="ql-block">  您好!谢老师。</p><p class="ql-block">你提出的问题非常好,也非常重要。太极拳论讲“太极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我的理解,太极拳练的是什么呢?是阴阳。阴阳在行拳中具体表现是什么呢?是虚实。虚实转换如何操控呢?是蓄发(或说是开与合)。您带着这个观点再去研悟感恩太极书中的“身体内在的虚实”就会发现前式结束变转下式过程中为蓄,此时基本上是,身体内在的虚实是由实变虚。待到拳式成型结束时,身体内在的虚实转换是由虚变实。</p><p class="ql-block">我对这个身体内在的由实变虚及由虚变实。就是这么肤浅的理解。供参考。</p><p class="ql-block">再则对行拳走架中的虚实转换,这些年来还有一点点理解,我们共同研悟。</p><p class="ql-block">太极拳论说“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我觉的这个虚实不可单单理解为身体重量在左腿,则左侧为实。右侧为虚。或反之。还须有前面的过程中蓄为虚,定为发为实。</p><p class="ql-block">拳式中身体主要劲点为实为发。辅之点为虚为蓄。</p><p class="ql-block">拳式主手(脚)为实辅手(脚)为虚。有时则反之,拳式虚实转换非常奥妙而趣味无穷。</p><p class="ql-block">总总拳练的越精细,虚实喻分之越精微。包括练养有度之操控仍然也分主次,有了主次必有阴阳。</p><p class="ql-block">所以师父提之“身体内在的虚实之开合变化”教诲我们深之研悟</p><p class="ql-block">个人己见仅供参考[握手][握手][握手]</p><p class="ql-block">吴增元2022.1.7崖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谢兴中说:</p><p class="ql-block">吴老师晚上好!特别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的精彩回复!对您的回复我自收到后反复看了多遍,逐渐的有了较为清晰的理解,特别是对您所研悟的式式间转换必是虚实的转换,身体重量的转换必是虚实的转换,拳式劲点的转换必是虚实的转换,拳式主次手(脚)的转换必是虚实的转换等,使我对“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有了更深刻清楚的理解。但使我困惑的还是“内在的虚实”和“外在的虚实”到底有什么不同,如何区别,如何体悟和感受?[抱拳][抱拳][抱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浅谈太极拳之虚实</p><p class="ql-block">我做为长期习练传统杨氏太极拳的爱好者,对行拳中的虚实有一点思考,供大家参考。太极拳论讲: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等等论述。我的理解是,无极生太极,核心是阴阳,阴阳之道是在行拳中动静为前提,虚实转换为关键来实现的。因此,如果没有动静的变化和虚实的转换,就不可能产生阴阳之根本。</p><p class="ql-block">一是虚实的转换是一个广义的、是相对的,有身体外形的虚实,更有身体内在的虚实。</p><p class="ql-block">二是外形虚实体现在身体操控上,四肢劲力变化上,身体外形的开合上;内在的虚实体现在劲力运转、意气蓄力、松柔刚发、开合充盈等等。</p><p class="ql-block">三是虚实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实、也没有绝对的虚,在以静御动、虽动犹静中寻求虚实的转换,在紧中求松、松柔求蓄中求虚实,在式式转换、循环张弛中求虚实。</p><p class="ql-block">总之虚要虚透、实要实好,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奥妙无穷,把握好虚实精髓,方可彰显天人合一之阴阳。</p><p class="ql-block">吴增元2022.1.8崖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反复学习理解了您关于虚实的论述,很受益也很受启发。您的"太极核心是阴阳,阴阳之道在行拳中以动静为前提、以虚实转换为关键来实现的。如果没有动静的变化和虚实的转换就不可能产生阴阳之根本"这个论断是很精辟的。</p><p class="ql-block">您对"内外虚实"的理解也是令人信服的。</p><p class="ql-block">我觉得前人对虚实有过无数论述,但恩师的拳是练出来的,她通过自巳体悟明确提出了"内在虚实"的概念,相应的也有身体的感知或感觉,并表现在了拳架上才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风格和美。我认为我们搞清这个问题才能真正看懂和学习好恩师的拳。关键是我们必须搞明白恩师所提"内在虚实"的概念和其在身体上的表现以及感觉,并使其体现在行拳走架中才能真正学会学象恩师的拳。不知对否?[抱拳][抱拳][抱拳]</p><p class="ql-block"> 我在练拳中体会恩师所说的虚实转换地方好像是和身体外形的松紧变化是一致的,对吗?</p><p class="ql-block"> 另外,我对蓄和发的感悟是蓄即是合、是收,发即是开、是放,但都是在意的主导下由内劲驱动肢体完成的。即,蓄时意念引导着身形由外向内收,发时意念引导着身形由内向外放,且都是一个整劲。不知对否?</p><p class="ql-block"> ———浅谈太极拳之虚实</p><p class="ql-block">我做为长期习练传统杨氏太极拳的爱好者,对行拳中的虚实有一点思考,供大家参考。太极拳论讲: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等等论述。我的理解是,无极生太极,核心是阴阳,阴阳之道是在行拳中动静为前提,虚实转换为关键来实现的。因此,如果没有动静的变化和虚实的转换,就不可能产生阴阳之根本。</p><p class="ql-block">一是虚实的转换是一个广义的、是相对的,有身体外形的虚实,更有身体内在的虚实。</p><p class="ql-block">二是外形虚实体现在身体操控上,四肢劲力变化上,身体外形的开合上;内在的虚实体现在劲力运转、意气蓄力、松柔刚发、开合充盈等等。</p><p class="ql-block">三是虚实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实、也没有绝对的虚,在以静御动、虽动犹静中寻求虚实的转换,在紧中求松、松柔求蓄中求虚实,在式式转换、循环张弛中求虚实。</p><p class="ql-block">总之虚要虚透、实要实好,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奥妙无穷,把握好虚实精髓,方可彰显天人合一之阴阳。</p><p class="ql-block">吴增元2022.1.8崖州</p><p class="ql-block">谢兴中说:</p><p class="ql-block">谢谢吴老师,您这个之二又把内外在虚实的概念解释更深入了、更完善了,特别是"内在的虚实最后还是通过外形肢体体现,特别是形于四肢"说的很好!让我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其实阴阳、松紧、蓄发、开合、收放这些对立统一的太极拳概念,都是和虚实息息相关的,懂得了虚实就掌握了抓手,可逐步进入到这些太极拳的内核。</p><p class="ql-block">谢谢您![抱拳][抱拳][抱拳]</p> <p class="ql-block">  王辉师兄您好!最近很忙吧?打扰您请教您一个问题:</p><p class="ql-block">在恩师书中或恩师在讲课中每提到虚实时,总要说“内在的虚或内在的实”,那么什么是“内在的虚”和“内在的实”?什么又是“外在的虚”和“外在的实”?内在和外在有什么区别?在行拳走架中他们又是如何在身体上体现的?或者说我们又是如何体知和感觉得到呢?请您在百忙中解惑![抱拳][抱拳][抱拳]</p><p class="ql-block">老谢,你提的这个问题我看了,简单说一下啊。</p><p class="ql-block">虚实这是咱们太极拳习练者追求的最终目的,这也是太极拳的精髓和核心。只有知道了虚实,你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和做到松和沉。所以这个是一辈子要潜心研究的问题。</p><p class="ql-block">那么根据这么多年我跟着师父的学习,我认为第一要明白虚实,虚就是灵活、松空、轻灵、含蓄。实就是紧凑、坚实、沉稳、厚重。第二要分清虚实,行拳走架应自虚而起,由实而落。运行靠实腿支撑,虚腿辅助,稳住脚跟,守住中线轻缓移动。第三要体知虚实,肢体在套路不同动作的运行过程中要有知觉或有阻力,如先辈所说:“手上没有动作,手上要有东西”。第四是虚实的相互转换,如:外露即外形为实,含而不显即隐藏为虚,然而虚实是随动机不断地变化,即一处自有一虚实。第五才能达到虚实的内外相合。这是太极拳的最终落脚点即得心应手,随心所欲的运用,这一层次难啊,没有扎实的基础那只能是望尘莫及。</p><p class="ql-block">那么师父是怎么对我说的呢?师父是这样告诉我的:要想做好虚实,第一要套路娴熟,第二动作要领要规范到位,第三,角度方向要准确。另外,我也问过她体知和感悟,她是这么说的:别人的体知和感悟与你无关。现在好多人不下功夫练拳,尽想走捷径,套用别人的体知。每个人体知是根据练拳的程度有变化的,练拳10年20年30年的体知能一样吗?我是练出来才说的。没有练、没有练出来的我也不会说,要说也是瞎说。所以师父说,你就好好的练,你练到身上了,你有了感悟了,有了体知了,才是你的东西。不要听别人的这个感悟,那个感悟,都没有用,别人的感悟跟你感悟能一样吗?你练的程度不同,你的感悟体知就不一样啊,好好去练。所以,这几年我一直为啥要非常强调这个动作的规范啊。师父也讲过外形,外形是整个套路,是咱们学习技艺的一个基础。所以,我在师父这个拳的规范动作上研究的比较多,尽量是往这个准确方面去做。</p><p class="ql-block">那么什么是外在的虚实呢,我是这样理解的:一是指重心的变化;二是着力的大小;三是动作的互相转换。比如上下、左右、前后相连、相随、相合的整体运动。</p><p class="ql-block">先说这个重心的变化,重心变化在外形上怎么讲呢?比方说咱们支撑身体重量的两腿之间,要分成一到五个点,原来我给你也讲过这个,在行拳过程中,重心如何在这个五点之间转换,做到无过不及,这是重心转换变化的一个关键,所以这个要搞清楚了。比方说,如果你掤、掤不起,捋、捋不转,按、按不下,挤、挤不进,那你这个虚怎么能分清呢?就分不清了。</p><p class="ql-block">就着力的大小,我举个例子。比方说野马分鬃,野马分鬃定势以后前腿是弓的,承担的身体重量比较多,这看起来前腿应该是实、后腿应该是虚吧。可是挒劲要求,"挒劲意在蹬后脚"嘛,那么后脚蹬地时后腿和后脚虽承担的体重比较少,但它的蹬力却是比较大的。那么这个时候这个地方就叫实而不称之为虚啊,这是从着力的大小来区分的。所以这个着力的大小和重心的变化,都要相互作用于虚实又都要相互转换。现在我这样说,也就大概笼统的说一下,这个虚实还是要好好深入的研究。</p><p class="ql-block">第三个就是形体的动作,这个动作体现在身体的各个部位。还有一个方位、方向的问题。所以外在虚实是很复杂的,比方说这个掌,咱们做挒劲的时候,你要搞清手心和手背的虚实转换关系。所以,虚实还要体现在动作上的细微变化上。这就全部要靠练,就是说你慢慢练出来了,你才能感悟到。</p><p class="ql-block">那么什么是内在的虚实呢?主要是指意念的倾注和丹田气的运转,以及劲力的变化。所谓“内实外虚”就是内劲的运用,太极拳要求内动牵引外动,以腰的外旋里收,脊柱的圆袖潜转来带动肢体的协同而动。比如:搂膝拗步的撩掌,当腰外旋、胯里收时带动肩胛骨向里,撑开手臂这时手背就有向外的阻力(这就是手上有东西),虽说撩出的是虚但在手掌上又分出了虚实,这就是一处自有一虚实,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关系。</p><p class="ql-block">“内虚外实”我是这样理解,反向思维“内实外虚”即然是劲边的运用,那么“内虚外实”就是意和气的变化,梢节领劲就是外实,当意想领劲之处,丹田气向里收。所以你先把外形搞好,只有当这个内三合和外三合都能合上了,这时才能谈到内外的虚实变化。我举个例子,就说咱们做按式。按式当往后做的时候两手往下按,这时两手按是实,那么气呢就是向丹田里收啊,里收为虚了。那么接下来两手里合前按的时候,丹田气要往外放,就是说丹田气又变成实的了,那么两个手掌又变成虚的了。所以简单的讲,你把这两个里外联合起来了,你就能感觉到内在虚实了。当然我举的这个例子并不是固定的,可实可虚,看你意念的倾注,这就是师父说的“死练拳和练死拳”的关系。那么简单地说,就是内里实了外面就虚、外面虚里边就实啊。这个虚实就是一个内外相结合的问题。关键是整个套路的运行过程是复杂的,所以这个内外相合的虚实也是复杂的。说起来很简单,不是实就是虚,不是虚就是实,前腿实、后腿虚嘛,这是一个很粗略的分法。但是这个虚实还一直涉及到一个个点,所以就复杂的很了。我也达不到这个程度,只能大概做一些简单的相合的虚实变化。</p><p class="ql-block">所以一句话,要想把虚实做好,要想把松沉练好,就是一个,你就得把动作做对,你套路动作不对,做什么都没有用,要这样下功夫去练啊。</p><p class="ql-block">另再说一下内在东西的如何练,内在的无非是意、气、劲,我是这样理解也是这样练的。意是头,气是过程,劲是结果。尤如写文章一样,凤头、猪肚、豹尾。意到气到劲到,这三个方面着重在气,所以练气的过程相当长,必须不遗余力地修练,我从师父告之后练到直今己有20余年才略有感知,每天必修。所以当你丹田气能运转了,稍加练劲,你就得知什么是内三合了,有了内只与外相合就是一张窗户纸。一点感知感悟谨供参考。</p><p class="ql-block">王辉</p><p class="ql-block">2022.1.10</p> <p class="ql-block">  晚上好!太感谢王师兄的尽心尽力了!</p><p class="ql-block">我有点想法不知对否?我觉得恩师的丹田感知确实是她练出来的,她在讲课时多次提到了这个问题,而且能说出丹田有感知时的具体年月日,而且还说练了几十年后才有的,我还录有视频。正因为练出来了,她才能说出练太极拳时丹田的表现形式和感觉。一般人没有练出来就说不出来,也很容易不认可有丹田。</p><p class="ql-block">我琢磨恩师拳的特点,总感觉非常舒展饱满自然漂亮,再结合她总强调"内在虚实",并以丹田的表现形式和感觉来描述"内在虚实"。我就感到她的拳只所以很美的根本原因可能就是她不仅掌握了太极拳精髓一一虚实,还掌握它的核心"內在虚实"。前人说到虚实总是一带而过,没有深入去说,一句"处处总此一虚实",算是最全的说法了。正象恩师在书中所说,不是前辈不说,而是怕说不清会贻误后代。恩师不仅较详细的谈了她对虚实的认识,还深入了进去,提出了"内在虚实"的概念,而且还描述的比较清楚。我认为这是她留给我们的最宝贵遗产,也是我们如何认识和看懂恩师拳的关键。如果我们确实要看懂学会学像并不折不扣地继承恩师的拳,就要先搞明白恩师留下的这个宝贵遗产。当然,也许我们今生也练不到恩师的程度,悟不到恩师的深度,但起码我们应该知道去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最应该练习的核心技术是什么?</p><p class="ql-block">通过这几天的讨论,我明白了要掌握这个核心技术的程序是:先练好拳架,规范套路;然后练习懂劲、知劲,特别是在拳架中去练内劲;再去练习外在虚实;最后要练内在虚实,才有可能阶及神明。这可能对我已是不能完成了,但我知道路应该这样去走,走到那算那了!哈哈!你说对吧?[抱拳][抱拳][抱拳]</p><p class="ql-block">谢兴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