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前言】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退休老人,以前在工作中没有干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一生平凡,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善待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我的老同学、老同事、亲友纷纷给我发来图片和资料,希望并支持我写《回忆录——岁月如歌》。我想留下埋藏在心里很久很久的记忆,与老同学、老同事、亲友共同分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但我不会写,经过再三考虑,我还是决定试着写下去,有不当之处,望大家谅解。我把我的经历也讲给儿孙们听听,让他们也了解我、也了解社会、吸取经验教训,走好自己的路。</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童年是一支笔</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描绘出美好的图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童年是一幅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开满了艳丽的鲜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童年是一束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散发着沁人的芳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童年,是一段快乐的时光。无论是谁,都会从童年走向青年,从青年走向中年,从中年走向老年,从老年走向生命的终点......当一个人成为了迟暮老人的时候,也许会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时光,在自己童年的时光里,有着快乐的嬉戏,也有着委屈的泪水。</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鱼嘴镇全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44年我出生在長江边上的一个小镇——鱼嘴镇,全家共九口人,爺爺、婆婆、父亲、母亲、我们五姊妹,全家全靠做杂货小生意为生,爺爺在1954年就过世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在我5岁的时候,父亲因到镇政府开会。倒在地下就得了脑血栓病半边瘫痪,拄着拐杖,走路非常困难,家里的重担就落在母亲一个人肩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我是家里的老大,妹妹都还小,为了帮母亲减轻负担,有一天我悄悄约上邻居童伴去溪沟挑水,一不小心差点丧命,现在想起心有余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我的小学时光是在周家院子度过的,听说周家院子是唯一反存的清朝留下的明清风格大院,几十年来,这里曾经做过学校、医院、工厂。现周家院子已没有昔日的大院风范,但它依然是鱼嘴镇古建筑的代表,诉说着一段不可追回的往事。</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周家院子</b></p> <p class="ql-block"><b>1952年7月魚嘴完小低年级歌咏队合影</b></p><p class="ql-block"><b>作者:右二排第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上面这张发黄的老照片,我保存了70年,这群孩子与我一起在周家院子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时光。70年过去了,至今仍记忆犹新,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我们班上有个女同学,与我特别特别好,她就住在我家对面。平时不是我到她家去,就是她到我家来,学习上,我们相互激励,生活中,我们相互邦助。她的学习成绩名列班上前茅,是我学习的榜样,我很敬佩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放学回家后,有空就与几个同学一起玩,做游戏;用两张方桌靠拢打乒乓球,从那时起我就爱上了乒乓球,以至后来我都喜欢打乒乓。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忘记所有,沉浸在这快乐之中。童年是金色的,童年的往事一颗颗镶嵌在我心中,我永远不会忘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在我的记忆里,每年六一”儿童节到来的时候,学校为了给学生庆祝“六一”儿童节,做了很多馒头,学生站在操场排成長队,每人发一个,我拿着馒头高兴极了,因为这就是我的节日礼物啊!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57年我们小学毕业了,毕业后同学们都天各一方。有个要好的同学到重庆城大渡口,她孃孃家去读书,当时我非常非常羡慕她,对我来说,要到重庆城去耍都是一个很奢望的事情,更何况是到城里读书呢。有的因父母双亡,很小就参加了工作,自食其力,自谋生路。有的小学毕业后考入了初中,继续学习深造。就在这个时候我也考入了江北县第二初级中学。</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50年代解放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我的父亲,在解放前有点历史问题,(那时还没与我母亲结婚)在我的记忆里,当时父亲被居委会管得非常非常严,经常叫他到镇政府打扫会议室,他拄着拐杖,艰难的走着走着……。只要父亲去镇政府打扫卫生,我都要陪他一起去,帮他打扫。这条狹窄而阴暗的巷子,我不知走了多少次,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父亲不忍这样的折磨和羞辱,后来得了疯病,抛下我们,于1959年含冤而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在那个时候,只要父母有点历史问题,是被人看不起的。只有同样命运的人才能体会到这种孤独与悲观。曾经有个要好的同学与我命运一样,甚至比我更惨,我们互相关心,互相取暖,只有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努力学习才有前途,后来我们都同时考上了一所中学。</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去镇政府的巷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我的母亲,出身于农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兄弟姐妹共有5个,她是家中老三。母亲箩筐大的字不识一个,但她也有人生的许多“信条”,“劳动观”便是其中之一。母亲30多岁就守寡,把自己的幸福值之度外,一个人把几个孩子拉扯長大,母亲的恩情永世难报。</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 1972年母亲的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母亲生养了我们姊妹6个,三妹很小就抱给我一个孃孃。为了把我们5姊妹拉扯大,母亲一个人承担了家里所有的一切,默默地承受着所有的痛苦和辛酸。</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童年是母亲眼中闪闪的泪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童年是母亲肩上沉重的扁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童年是母亲家里的一滴汗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童年是母亲受伤厚厚的老茧</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四个妹妹与母亲的合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记得1956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我家也被当成资本主义工商业者进行改造,进入了公私合营,把资产进行入股,住房被当时的人民公社占用,至今未还。(解放时划分成份,我家是小商)父亲因腿脚不方便,被安排到铺面卖杂货,母亲则安排到酱园厂做笨重的体力活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1959年父亲去世后,我们就被安排在面积只有50多平方米的公房居住,每个月还要交房租费。一家老小七个人住不下,只好让婆婆到孃孃那里去住,我后来又在外面读书一直没有回来,只有假期才回来住。家里母亲和妹妹们在这狭小的房子里一住就是20多年。</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父亲在的时候不能干重活,重活就落在母亲一个人身上,记得有一天早上我刚起床看见母亲挑水回家,放下水桶,那边就听见婴儿的哭声,原来是母亲生下我七妹。母亲的扁担仿佛就是一支永远也压不弯的笛管,奏着悦耳的歌谣,一年四季,从母亲的肩头轻轻飞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三年自然災害期间,粮食短缺,母亲就把本就不多的衣服去兑换粮食,用来填补家里缺粮的景况。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母亲学会了喝一点小酒,吃了酒后就会少吃一些饭,让孩子们多吃一点。记得住在我家隔壁有一个邻居,妻子生小孩去世,丢下几个小孩很可怜,经常还叫他的小孩在我家里来吃饭,她觉得那几个小孩比我们更可怜,有媽的孩子像个宝,没媽的孩子像根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母亲在酱园厂上班时,婆婆在看管最小的妹妹,有一次婆婆带着妹妹到酱园厂来找母亲,妹妹年幼不懂事,看见母亲后,就在门口大哭,酱园厂的领导认为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后来把我母亲弄出去安排到化肥厂割牛草,直到退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1967年我从凉山回家探亲时全家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从我57年考入江北县第二初级中学起,到后来在荣昌读中专期间,只有假期才能回来陪伴母亲,一个假期最多只有个把月;64年从学校分配到凉山金阳县工作,20余年只回过家两次。(一次是1967年回家探亲,另一次是72年回家接大女儿回金阳县。)从凉山调回重庆后,也只是春节回家陪伴母亲几天,现在回想起来,我亏欠母亲太多太多;陪伴母亲太少太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母亲的苦道不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母亲的恩数不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母亲的善良值得我们学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我永远铭记在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母亲,是能夠为儿女榨干最后一滴血的人,母亲又是被我们辜负最多的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母亲,她的勤劳、善良、心中只有别人,唯独没有自己的优良品质,从小就深埋在我脑海里,后来影响了我一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