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明节进行春祭,扫墓祭祀、缅怀祖先、踏青郊游的肃穆节日,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由于今年的“疫情”原因,清明节前后的一段时间,所有的人禁止去公墓祭祀自己的亲人和先祖。清明节前几天我翻看了家中的老照片,看着爷爷奶奶慈祥的模样,我幼年时期、家中的情景模模糊糊展现在脑海里。</p><p class="ql-block"> 在我十四虚岁的时候,奶奶七十三岁,她就撒手人寰,就离开了我们。我记得那是六四年的六月下旬,天气非常闷热,奶奶在家中突然倒下,很快就神志不清了,当时有没有送医院诊治,我不知道,我到家中奶奶已躺在床上,鼾声如雷,呼之不应,一丝游气在喉中喘息,好像是第三天就停止了呼吸,什么话也没有留下,永远离开了我们。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送医院救治呢?”那个年代,温饱都难已解决,更别说看病了。那时候我们家有多穷,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难已想象。全家七囗人的生活全靠我父亲的微薄工资维持着,父亲在中国建筑总公司下面的分公司工作,全国到处去建筑大工程,那一年好像是在广东茂名市工作,每月工资约四、五十元,寄回家中约三、四十元,只能勉强维持不到二十天的全家生活,下半个月基本都是东借西傩,一个月套不到一个月。我记得每当缺钱家中揭不开锅的时候,奶奶总是向“庙里”去借,所谓的“庙里”是指尼姑弄“二师傅”家,她们家是尼姑庵还俗的“尼姑”组成的家庭,我们这一代都称二师傅为“舅舅”,称大师傅为“老爷爷”,称她的徒弟为“阿哥”。当时她们家的经济情况颇好,但她们一家都很善良,乐做善事,尤其是对我们家的帮助很大,向她们借钱,非常畅快,也从不催着还钱,我奶奶也是有钱即还,还了再借……</p><p class="ql-block"> 可能是因为生活太艰难了,也许是奶奶太老了,再也无法操劳家务了,我奶奶在去世前几年就将家中的一切事情交到了我妈妈的手,妈妈又将这种困难的生活,借钱,还钱,再借钱一直循环下去。直至几年后家中的情况有所好转。所以我们的父辈和我们这一代,对“庙里”全家的恩情始终记在心中。至今,我们还与她们家的后辈们有来往。当然对老一辈的称呼,也随着小辈们的来到,改掉了称呼。</p><p class="ql-block"> 回想到我们的童年时光,真的好羡慕现在的孩子,真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