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04年秋月,我有幸参加《第三届上海美协创作研修班》学员前往黄河壶口 、太行山、安徽古名居等地采风写生活动(在武国强老师带领下)。至今使我难忘的是,安徽古民居那特有的千年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谁能想到,历经千年风雨沧桑的徽州古文明,如今依旧那么的风情万种地存在于黄山脚下。我想,不管是谁,只要踏上徽州这块神奇的土地,都会感受到徽州人那份纯朴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 大自然是一位真诚,慷慨,无私的老师,也是一个宽广无边的课堂,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绘画素材和灵感。在徽州,古树木、古窟遗址、牌楼、山峦、古民居、古建筑,都是写生入画的好对象。写生即是通过视觉把自然表象美储存于大脑中,再加上突然而至的灵感催动创作激情,才可用笔墨留住远去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显然,在自然现象中,一旦某一观察点触动了创作者的灵感,那么,纯自然的物象便被赋予了“人化”的意义,成为创作者生命内在部分的情感载体。每当取好景,在动笔之前需要仔细观察,思考选用什么位置上的景物才是最美的,然后才可以动笔,只有这样才能以艺术的眼光删繁就简,去粗取精,用自己的心灵感知,用自己的心境体会事物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源泉。绘画源于生活,绘画源于写生,古人所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这个道理。古往今来,有成就的画家没有一个不是通过写生而达到艺术颠峰的。我国古代的绘画巨匠李成、范宽、董源长期生活于高山深处或江南水乡,对景写生,从而激发出创作热情和灵感,创造出各自的笔墨和表现技法,近代的黄宾虹,潘天夀、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等也经常深入山川之间,搜尽奇峰打草稿,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p> <p class="ql-block"> 我的师公——虎痴张善孖为画虎而在网师园养虎,齐白石为了画好和平鸽,专门养了几只鸽子做“模特儿”。日前,在崇尚经济利益的时尚中,那些宾馆画、应酬画、商品画等闭门造车式的“创作”盛行,这样的“创作”是产生不了伟大的艺术作品和伟大的艺术家的,因为他们抛弃了艺术的崇高使命和艺术规律。</p> <p class="ql-block"> 外出写生时,我往往会有一种如鸟儿翱翔蓝天的感动和在大自然中汲取营养的贪婪,身心得到了洗涤与滋润。写生是一种快乐,是画家的必修课。在写生中,城市的喧嚣远我们而去,世俗的烦恼被我们抛在脑后,浮燥的心态逐渐变得平静,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虽然我们终究还是要回到柴米油盐的现实生活中来,但我们的心绪已更接近自然。</p> <p class="ql-block"> 每张写生稿都刻录了画家当时对景物的认识,感受以及心境。写生之后若能再进行加工、整理、提炼、则又多了几分收获、快乐和享受。近年来通过写生使我感受到,要把写生看成一种娱乐,千万别把写生视作一项任务,一种负担,把写生看作一种游戏,一种养生之道较为合适。</p> <p class="ql-block"> 黄宾虹曾满怀深情地说:“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美”那么,就让我们走进大自然,拿起画笔,抓住生命的分分秒秒尽情地享受写生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