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孩子还有几十天就要上小学了,面对幼小衔接,尤其是大班下学期,家长对孩子的期待突然出现质的飞跃,飙升的焦虑值好像需要孩子一夜间的长大,才能满足家人对他的各种期待。面对家长的“期待”和“暗示”,老师的压力也日益增长。“老师,你能不能带着教点汉语拼音?”“老师,不如晚上布置一些数学作业吧!”……面对这样的情况,也为了帮助孩子有效过渡到小学,帮助家长缓解幼小衔接的焦虑感,5.21日晚7点大二班召开了云端家长会。</p> <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学龄段和小学学龄段在教育中的连接,即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所开展的过渡性工作。因此,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把握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性和持续性帮助幼儿自信、自然、轻松地进行两阶段的过渡,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老师从四个方面做了详细专业的讲解。</p> <p class="ql-block"> 张梓琪、刘琪航的家长分别向老师表达了她们的焦虑,怕孩子到了小学管不住自己,坐不住等问题,老师也给家长做了详细客观的解答。</p> <p class="ql-block"> 1、身心方面的准备.家长在孩子入学的身体准备要做到:充足的营养和休息,使他们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要求孩子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了使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家长要让孩子在家的作息时间与学校的作息时间尽量保持一致,让孩子逐步适应,以免因突然改变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而影响孩子的健康.</p> <p class="ql-block"> 2、生活的准备:家长们应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自理、学习和动手能力以及孩子劳动能力.比如在幼儿园大班时期,家长就要注意让幼儿自己整理图书、玩具,收拾小书包和生活用品等.同时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舞,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此外,还要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幼儿掌握克服困难的技巧,少走弯路.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留给儿童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端饭、擦桌子、扫地等.</p> <p class="ql-block"> 3、社会方面的准备: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要鼓励孩子主动交往的意识,如主动帮助他人,主动交些新朋友,只有在交往中才会发现更多的问题,让孩子学会在交往中变换角色,换位思考很重要。只有豁达、宽容、谦逊、自信的孩子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p> <p class="ql-block"> 4、学习方面的准备.家长为幼儿特开辟一个独立学习小空间,选择自己喜爱的台灯及其朴素实用的学具(书包、文具盒、橡皮、拼音本、方格本、多格算术),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热爱学习.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他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大有好处,对即将入学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顺利进行学习活动的保证.家长应培养孩子严格遵守作息时间;看书时的坐姿端正: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正确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爱护书本和学习用具等学习习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