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溢校园,大赛传经典——镇原县东街小学举行第三届"校园古诗词大会"

Y@¤

<p class="ql-block">  "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唐宋八大家”,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字字珠玑,笔笔生花,卷卷永恒! </p> <p class="ql-block">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优秀诗词经典,深入推进“优教庆阳”及“四优+”工程扎实有效地开展,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培养学生爱好国学经典,树立文化自信,展现个人风采的能力。5月19日上午,东街小学举行第三届"校园古诗词大会"活动。</p> <p class="ql-block">  参加此次比赛的选手是六年级十个班的同学们,他们经过班级初选,最终各班推选3名优秀学生组成团队,代表班级参加年级决赛。四、五年级的学生组成千人观察团进行观战。</p> <p class="ql-block">  期盼已久的古诗词大赛终于在贾伟娟老师和姜宝玲老师两位主持人充满诗意的开场白中拉开了帷幕。场上的选手们早已跃跃欲试,想在诗词的海洋中乘风破浪,争创佳绩。</p> 比赛规则 <p class="ql-block">  比赛共设三个环节,分别是“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如有排名重复的情况便增设"附加题"环节,每队基本分值200分。根据比赛进行依次积分或扣分,最终以团体得分为主要依据。</p> <p class="ql-block">  比赛现场,众参赛选手齐聚“校兵场”,好似“沙场秋点兵”!</p><p class="ql-block"> </p> 必答题环节 <p class="ql-block">  “最是诗香能醉人”,整个必答题环节对于选手们而言轻而易举,李白杜甫,随口吟诵;唐诗宋词,信手拈来。两轮过后,必答题结束,评委当场公布得分,选手成绩不相上下。</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对诗词热情,那是深入骨髓的民族血脉的传承。</p> 抢答题环节 <p class="ql-block">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随着比赛的推进,精彩激烈的抢答环节在大家的期盼中来到了。抢答环节看似简单,实则是一场龙争虎斗的博弈。选手们沉着抢答,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古诗词的流淌,这种流淌是传承也是延续,传承的是文化,延续的是精神。</p> 互动环节 <p class="ql-block">  互动环节中,台下千人团的选手们小手如林高高举起,积极参与答题。对于简单的内容几乎做到全场齐诵的壮观阵容!古诗词如同一条纽带,将台上台下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  获得小礼品后的他们笑容溢于眉梢,这就是文化自信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计分组的老师们谨慎地记录着每组同学的得分,唯恐漏掉孩子们一分一毫的分数与得之不易的收获,她们的尽职尽责为本次古诗词大赛增添了一抹清丽的风景!</p> 风险题环节 <p class="ql-block">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经过一二轮必答题的比拼,各代表队的比分出现了一定的悬殊,然而,他们壮志未酬,终将卷土重来。第三轮风险题环节将整个赛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回答时的纠结不安,答错时的捶拳顿足,答对后的欣喜若狂和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勾勒出一幅难以言状的画面,观众更是享受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p> 精彩点评 <p class="ql-block">  对于孩子们作答困难的问题,资深语文教师张海娟老师和张菲茹老师做了及时的点评与讲解。通过他们的讲解,大家深入地了解了杜甫生平的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写作背景,也明白了《游山西村》给我们"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启示。两位老师深入而精彩的讲解,让学生如拨云见日,恍然大悟,感叹中华诗词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遇见良师益友,成就莘莘学子。我们的老师如源头活水,为孩子们不断注入新的活力。统分间隙,张菲茹老师挥墨一副,字迹潇洒,笔力遒劲,祁荣老师携弟子为大家深情朗诵《唐诗里的中国》:唐诗生于唐朝,唐朝生于中国,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唐诗。我爱唐诗,更爱中国!她们身体力行地向孩子们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四年级5班的孩子们饱含深情地为大家朗诵了《点赞中国》,充分展现了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p> 聊聊古诗词 <p class="ql-block">  大赛即将接近尾声,教务处主任李文洁也饱含深情地与学生们一起聊聊了古诗词,并为所有同学寄语:“‘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祝贺一路胜出的所有选手。‘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不知不觉,时间飞转,活动虽已结束,但留在每位同学心中的,不止眼前的激动,更有中华文明经久不衰的瑰宝。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路漫漫其修远兮’,不懈探索,明年再来述说古诗韵味!”</p> 颁奖环节 <p class="ql-block">  "新竹脱颖而出,且看花落谁家",伴随着优美的乐曲,东街小学第三届校园诗词大会圆满落下帷幕。经过四场激烈的角逐,六(1)班获得团体一等奖;六(6)班、六(8)班、六(9)班获得团体二等奖;六(2)班、六(3)班、六(4)班、六(5)班、六(7)班和六(10)班获得团体三等奖。张校长和赵书记分别为他们颁发了荣誉奖牌并表示祝贺。张校长首先肯定了我校古诗词大会的成果,并勉励学生珍惜流金岁月,努力学习,做中华文化的传承人。</p> <p class="ql-block">  席鹏、李书瑾、鱼家安等十名选手脱颖而出,获得"最佳表现奖"。副校长柳帅军为他们颁发了奖状及奖品,并鼓励同学们继续努力做新时代的书香少年!</p> <p class="ql-block">  徜徉中华古诗词,做翩翩中华少年。小选手们用自己的才情和学识装扮了我们的舞台,丰富了我们的大赛,也传播了最美的中国诗词文化。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和赏析,掀起了同学们诵读经典的热潮,为东街小学生们的书香校园建设,再谱阅读新篇。"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愿我们今日之盛会播撒下的诗词的苗,能在来年亭亭如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编:张国栋</p><p class="ql-block">编审:赵希君</p><p class="ql-block">编辑:李 瑶</p>

古诗词

六班

环节

选手

诗词

必答题

老师

唐诗

传承

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