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筑山人的美篇

石筑山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又回瓦房子</span></p><p class="ql-block"><b>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下乡插队,在我个人的历程中,刻下了一道永不磨灭的印记。多少年了,我总是莫名其妙地升起回下乡的生产队去看看的念头。尽管我在插队落户的生产队,仅仅呆了两年多时间,可是盼望回去看看的情愫却挥之不去。回去看看那山那水那油坊;看看那满山的葱绿,那棵大枫树,满山的桐树茶树;看看那些不知现状的各位老乡;看看我们过去的家……。今年4月30号,我们四个曾经一起下乡的同班同学,又回到了我们阔别50多年的生产队—瓦房子。</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插队落户的地方叫 现建沟。过去,它叫:铜仁县坝黄区木弄公社曹家坪大队现建沟生产队。现在的名字是:铜仁市碧江区坝黄镇木弄村现建沟自然村民组。文化大革命以前,这里叫“瓦房子”。这是一个由三个小寨子的三十来户人家组成的小村子。因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这个山沟里只有木板房和茅草屋,没有砖瓦房。仅仅是在木结构的房子上盖上了瓦,就被誉称“瓦房子”。“瓦房子”的称呼中不仅是地标,还包含着凝重历史色彩。历史更迭,现在的“现建沟村民组”,寓意着现在建设的山沟。从生产队变成村民组,好像是缩小了,其实是观念改变了,眼界开阔了,心胸宽阔了。可是在我心里,还是感觉叫“瓦房子”通俗,贴切,顺耳。如今的“瓦房子”,是名副其实的瓦房子了,三四层的砖混结构的楼房建起来了。瓦房子人,仍然在这山沟里繁衍生息,依然在这山沟里默默无闻的生活着。</b></p> <p class="ql-block"><b>  这块地,地处生产队的中央。1968年,我们来的时候,这里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生产队的核心。小山沟,地不大,人不多,不富裕,山高坡陡,离铜仁县城不过十几公里,因为交通不便,外出不是爬坡,就是绕道多走十几里路才能到县城。可是,这个小山沟,生活着一伙顽强,勤劳的人,充满着朝气,以蒸蒸日上的姿态站立在都还不富裕农村中,给小小山沟带来生机。</b></p><p class="ql-block"><b> 我们的居住地,是个操场,或准确的说是一个晒谷场。一角上矗立着一个简陋的篮球架。可别小看这个篮球架,它是集体活动场所的标志。标志着生产队的“司令部”就在这里。生产队的仓库也建在这里,一栋两层木板房,上层隔出两间房做我们知青的宿舍,下层用来存放生产队的粮食及生产用品。还有一间面对晒谷场的超大木头盖瓦的房子,几乎是四面透风,既是生产队的会议室,也是集体活动的场所,还是堆放生产资料或杂物的场地。在这大房屋的一边,搭起了一个偏厦,是我们知青的厨房,再从大房中隔出一间板房,作我们另外的宿舍。这就成了我们六个知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家—瓦房子知识青年的家。由于地址原因,自打我们到来,知青的存在和生产队活动紧紧连在一起,给这个小山村增添了生气。</b></p> <p class="ql-block"><b>  这张照片是68年10月8号,我们上山下乡第一天,和生产队干部的合影。我们手里都握着红宝书。我们的脸上显露着稚气和茫然,生产队的领导们,满脸严肃充满着诚恳。那时候,生产队实行的集体所有制,所有的一切都是公家的。每天的生产由队长分派。我们的队长,姓石,是一个聪明实干,长得帅气,又很有威信的能人。我们生产队有一个领导班子,由不同年纪的,三个寨子的代表:“勾勾大叔”,滕久告大叔,妇女队长春大娘等组成。是一个有组织力,踏实实干的领导集体,领导着这个吃喝拉撒,柴米油盐,生产生活那一个方面都不能忽略的小社会。会计也是队里决策的组成部分。队里的会计,是一个精明谨慎的,有文化的好算盘。我们称他石大叔。因为会计离不开仓库,仓库又是我们的家,所以石大叔和我们接触比较多,我们都很尊重他。他和蔼可亲,带着些许幽默。</b></p><p class="ql-block"> <b>我们来的时候,是“史无前例”的高潮期,农村在大搞阶级斗争,农业学大寨等运动,我们除了天天参加劳动以外,还参加政治学习,批斗阶级敌人,批判地主分子等各种活动。</b></p> <p class="ql-block"><b>  这张照片是1968年的合影,照片中,我们背后的木房,就是生产队的仓库。我们有四个同学就住在“楼上”。这就是我们的家,插队落户的每天劳动,生活都从这个现在已经不存在的家开始。</b></p> <p class="ql-block"><b>  和上一张照片对比这张是现在的情况,照片右底部是篮球架的位置,整个菜地是当时的晒谷场。如今,生产队的“队部”早就消失了,仓库没有了;篮球架不见了,晒谷场成了菜地—。堆积如山的桐子;男女老幼围成一堆剥桐子,晒谷子,晒花生的场景;打出的一桶一桶的桐油,花生油,挑往城里……可能再也不会出现了。远远望去,笑语欢声好像还在耳边……看着菜地,心里悠然升起一丝丝寒意,眼角里充满了泪水……我爱我们的生产队,我恋我们的知青点,我忘不了那如歌如诗的生活!</b></p> <p class="ql-block"><b>  当时,我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20岁上下的我们,刚刚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大门,即是文化大革命中,又是我们该懂事的时候,要学的,该懂的,须办的都太多太多。面对生活,面对现实,我们学农活,学做人,学个人爱好的本领。六个同学中,在知青点最短的呆了两年,最长的呆了五年多。虽然我们的家境,性格,体能各不一样,但是,我们六人,以点为家,团结一心,互相帮助,相依为命。在生产队里,我们是一户人家,在我们心中我们是真正的一家人,同甘共苦,互倚互存,亲如一家。我们共同努力,贫下中农给我们较高的评价:“瓦房子的那几个学生娃娃真不错,那才是当知青的样子”。我们心里很满足,因为我们有同学和农民的口碑。</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这四个同班同学,一起下乡到曹家坪大队。这可是一张宝贵的留影,真说不准还能不能有机会,再在此四人合影。当年来到这个离城不算太远,与城市生活大相径庭山沟时,我们是20岁上下的年轻人,如今,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都已经是古稀老人了。这片昔日的热土怎能不让我们留恋,回忆,向往。</b></p> <p class="ql-block"><b>  这条小溪由山沟里流出,它贯穿整个生产队几乎所有人家。有人说,这是一条不会断流的小溪,或许是因为沿溪周围有多个永不干涸的水井。我们生产队的水田不多,只是溪边上的一些农田。也就是说水稻产量满足不了我们天天吃白米饭的需求。其余的都是坡地,而且还都比较陡。稍平展一点的地,只适合种红苕,玉米,花生等杂粮植物。应该叫望天土,很难旱涝保收。剩下的坡地只能长桐树或茶树了。由于坡陡,耕犁坡地经常摔伤耕牛。条件的限制,决定了我们生产队,只能是既要抓好主粮又必须种好杂粮,还要搞定副业的生产模式。在下乡的时间里,我们基本上每年有一半左右时间靠吃苕饭度日。可是我们从来没有谁埋怨过,挑剔过。我们每年都要养一头猪,我们熏的腊肉可以吃到来年的四,五月。和其他地方的知青比,在某些方面,我们可能是苦一点。可是我们苦在其中,乐在其中,笑在其中。</b></p> <p class="ql-block"><b>  小路依然如故,雨中的草中透着清香,它让我想起每天挑水的路过,每天出工的匆匆。路边的树叶告诉我们,现在这条路走的人少多了。而当年,这条路是我们进出必行之路。我感觉这条小路非常美,美的幽静,美的舒心,因为有感情。</b></p> <p class="ql-block"><b>  水井依旧,这个清亮,干净,四季不秙的水井,我们生存的基本源泉。现在杂草丛生,可以理解,人来的少了,自然就荒芜了。</b></p> <p class="ql-block">  美,让我想照出小路的幽静,那时候,是我们每天必走的路。今天在这小小山沟里显得特别的清秀。水清清的,树绿油油的,流水唱着欢歌,表述着一种纯朴的幽静。</p> <p class="ql-block"><b>  沟里的溪水不停的流淌着,送走岁月,迎来日出,更替不叠,记录变更。思念让我们生出祝愿:天佑善人,保佑我们的“瓦房子”人丁兴旺,平顺平安!</b></p> <p class="ql-block"><b>  门前的小瀑布,还在发出小小的轰鸣,是一起落差,也是一个靓点,热的时候在此冲个凉。秋季夜里沿溪捉小螃蟹,都从这里出发。</b></p> <p class="ql-block"><b>  今天,从这往沟里看,我们的生产队改天换地了。砖混结构的小楼房建起来了。过去仅仅因为木房上有瓦才起名的“瓦房子”。如今已经今非昔比,真正的换了一副模样,也在向着富裕迈进了。介绍说最小的楼房,也得几十万才能建成。</b></p> <p class="ql-block"><b>  过去的油坊,今日面目全非,当年桐油,茶油,是我们生产队的优势,靠卖油百姓才有点零花钱,靠卖油还可以得到奖励的布票。如今的孩子们哪会知道,买衣服,买布是要布票的!据说现在我们生产队改种油茶了,油坊里打油,挑油进城让我对油茶感到又亲切又陌生!</b></p> <p class="ql-block"><b>  翠竹掩映,细雨蒙蒙,空气中夹杂着牛粪气味,更找回了真实的原生态感觉。和富裕的地方比我们瓦房子还是落后的,贫困的。可是我们乡下也用上了垃圾箱,说明我们确实进步了,文明了 ,现代了。</b></p> <p class="ql-block"><b>  一张三人照,来之不易,半个多世纪没有团聚了。现在都70多了,银丝满头,老眼昏花,手能握在一起,缘分天意。一个屋檐下同锅造食,朝夕相处,亲如一家,不是亲姊妹胜过亲姊妹!我们点上的六个同学都还健在,家家和顺。难得啊!素英姐,长青兄:多多保重,天佑好人,健康伴你行,有机会咱们再回“瓦房子”,再在一起合个影,一定补上穆老六,奉老大,严迅进!</b></p> <p class="ql-block"><b>  四人再来一张。岁数不饶人,年轻时的小田,可是个活泼英俊的小伙,伶牙俐齿,能言善辩,聪慧善交。如今他的这口型说明他该要看医生了,而且是神经内科的医生。</b></p> <p class="ql-block"><b>  抬头望,山清水秀 。忆当年,思绪连篇。再回首,美景依旧。往事如烟,灯火阑珊,知青结下的友情,地久天长!还有啥比这友情更重要,更值钱!</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门前的小路,幽静修长。门前的小河,静静流淌。门已远逝,青山依旧。山村常存,秀美隽永。</b></p> <p class="ql-block"><b>  通往石家的路,还清晰记得会计大叔,石算盘,石先生,一个智慧、和蔼的大叔,他的儿子大田,小田。</b></p> <p class="ql-block"><b>  找个角度,拍拍这条小路。情有独钟,这条路怎么看怎么美。翠绿中透着朴素,幽静里显现着低调。世上有一种思念,来自流汗流血经历,有一种爱,来自对恬静的追逐。一条弯弯曲曲,出行必走的小路!</b></p> <p class="ql-block"><b>  20多年前,我曾经回来过一次。那时候还有不少人健在。我见到了“三妹”,三毛哥,在石兴洪家里,吃上了多年没吃过的带锅巴的米饭,腊肉那个香啊!那一碗米汤浓浓的瓦房子味,久久难忘!今天长者和同龄人所剩无几,心中不免有些心酸,吃苦耐劳的农民,超负荷劳作,何以保证健康长寿?相处时间不长,却终生难忘。在另一个世界里好好休息休息吧!二十多年前回来的突出印象是,山沟里的很多树被砍了,瓦房子的植被被破坏了。路还没有修通,我带着儿子是从房后山路翻越毛勾寨回城的。路上不停的讲述,有一次回城,不能打空手,我挑了一挑稻草回城里铺床。是在炫耀自己还是在羞辱自己?此一时,彼一时嘛!</b></p> <p class="ql-block"><b>  山竹苍翠,绿树成荫,我们沟里植被保护有了起色,有绿色才会有金色,有绿水青山才会变成金山银山。翠竹勾起欲望按下了快门。</b></p> <p class="ql-block"><b>  小椅子,勾起联想,松木椅是贵州农村的一大特色,制作方便,价廉物美,劲久耐用。</b></p> <p class="ql-block"><b>  护筒,风车,季节不到闲置在家。不管这些农具是终究被淘汰,还是一步一步的被淘汰,都取代不了,曾经是缺一不可的农具的辉煌。小小山沟也要迈向机械化。</b></p> <p class="ql-block"><b>  护筒静躺家中,还是看到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b></p> <p class="ql-block"><b>  过去的小院,整洁,干净,朴素,实用。爱干净的人哪里都得干净。</b></p> <p class="ql-block"><b>  笑得开心。牙齿告诉我们,旧的生活习惯,依然固守。守旧和贫穷永远是难兄难弟。房子盖新的了,观念还停留在原地。 生活告诫我们永远都要与时俱进。</b></p> <p class="ql-block"><b>  这是小田,邂逅在路上,真可能会失之交臂,细细一看,真有年轻时的嘎劲和俊秀。</b></p> <p class="ql-block"><b>  这也是由衷的笑,开心的笑!表达真挚的欢迎!</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和八八雀照一张!(记不清他的大名了,真没好意思当面咨询)上次回来就和他聊了聊天,这次看到还是那么质朴热情!愿他一家风调雨顺,平平安安!</b></p> <p class="ql-block"><b>  坐坐聊聊,不客套。房子改建了,条件变好了。遗憾的是很多人都不在了。</b></p> <p class="ql-block"><b>  是啊 !一转眼50多年过去了,怎么能没变化?怎么能不说说那时候的往事!</b></p> <p class="ql-block"><b>  在几张照片里,选定了这张,表情不是那么紧张了。</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留个纪念吧!为了那短暂的时间,不可忘怀的年代。</b></p> <p class="ql-block"><b>  这块田在沟里算是一坵比较大,好耕种的田,可是现在不种庄稼,改建鱼池用来养鱼了。看不出山沟里的养鱼优势?不知是我们的思想落伍了,还是我们的青年头脑膨胀了。</b></p> <p class="ql-block"><b>  据介绍现在队里活着的80岁以上的老人,只剩下两个了,这是其中之一。笑出了幸福感!</b></p> <p class="ql-block"><b>  尽孝,照顾老人是我的最实在的活路。盖好新房,尽心陪伴,膝下尽孝,人之美德!</b></p> <p class="ql-block"><b>  木弄、现建沟都在改革中发展着。 坝黄镇、木弄村制定了,重点发展旅游、草莓种植、旅游服务、土特产加工等综合发展方针。和木弄,红蕫等村民组比,瓦房子不具备交通便利,资金雄厚等条件。我们只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措施。“瓦房子人”有干劲,肯吃苦,能实干,一定会交上一篇完美的答卷!愿我们山沟里能破茧成蝶,创出新业。</b></p><p class="ql-block"><b> 告别瓦房子,心里多有不舍。人们向往富裕美好,我却钟情清爽幽静,再见瓦房子,再见我们的青春!我还要来看你!</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