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是为人民服务宗旨在卫生医疗领域的生动体现<br> 杨芳卫生院窗口的毛主席语录 人民健康就是生命至上<br> 横石卫生院医务人员合影,向老一辈卫生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 横市区卫生院职工合影,前排右三为我外祖父。 1961年,武汉来的大学生吴必森来到横石潭小镇,此后23年,他用精湛的医术拯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解除了他们的病痛。<br> 1974年,横市医院“一把刀”——吴必森医生<br> 1961年来到通山横石,1984年离开,吴医生在九宫山下的小镇度过了23年。2021年,年逾80的吴医生与我聊天,依然记到当年的生活场景,深情怀念那段青春时光。 1972年,通山县中西医结合赤脚医生提高班结业典礼。农家堂屋天井射入光亮,竹晒垫撑起背景,中间悬挂着毛主席像,左边有面锦旗,右边贴着大会议程。环境艰苦简陋丝毫没有减弱会议的神圣和与会者充溢内心的激情。<br> 1974年,集潭公社卫生所医务人员翻山越岭为贫下中农治病<br> 1975年,赤脚医生出诊途中。河流湍急,几根树木搭在河边老树,鄂南山区常见小木桥。一位赤脚医生和村民急匆匆走过,前往患者家中出诊。<br> 1975年,沙店公社一位赤脚医生身背红十字药箱,无论深夜还是风雨交加,只要病人一叫都会赴诊,认真地为病人看病,治得了的尽力去治,治不了的就建议送到县城大医院,有时还亲自陪送。赤脚医生治病收费不高,只收回成本钱,因为拿了生产队的补贴,不过有时碰上困难户和五保户,赤脚医生还得倒贴成本费。<br> 1975年,来张近景,精神抖擞的年轻人背着药箱。1970年代,他们有个富有时代特色的名字 : 赤脚医生。选用青松作为人物背景,受到革命样板戏影响,那是表现英雄和先进人物经常采用的拍摄模式。赤脚医生是为贫困山区村员群众服务的天使。他们虽然两脚泥巴,一身粗布衣裳,却有一颗最真最纯最热的为人民服务之心,朴素实用的治疗模式,满足了当时农村大多数群众的初级医护需要。为什么人们至今仍然怀念“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的“赤脚医生时代”,原因也许就在于此。<br> 1975年,林上公社卫生院医生翻山越岭,为边远山区群众治病。<br> 1975年,林上公社赤脚医生,采用银针为边远山村患者针灸治疗。小小银针与中草药一样是赤脚医生一大法宝,不仅是治病利器,还能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br> 1975年,富有,县赤脚医生培训班的赤脚医生,在老师指导下走上了手术台。赤脚医生通常来自医学世家,或者村里的高、初中毕业生以及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挑选出来接受短期培训,然后回村为社员群众治病。<br> 1975年,楠林公社桥头大队“三治”工地,赤脚医生为社员群众包扎伤口。<br> 1975年,横市公社赤脚医生把防暑降温药送到田间劳动的社员群众手中。<br> 1976年,除了治疗常见病,赤脚医生还能为产妇接生,降低婴儿死亡率,以及向群众宣传普及疾病预防知识,传染病流行爆发时期还要走家串户发药打防疫针。这是杨芳公社光芒二大队的赤脚医生向女社员讲解生理卫生常识。<br> 1976年,赤脚医生是“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一边参加生产劳动,一边为群众治病。图为县女赤脚医生训练班学员在田间劳动。<br> 1976年,赤脚医生是“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一边参加生产劳动,一边为群众治病。图为县女赤脚医生训练班学员在学习。<br> 1976年,横石公社幸福大队合作医疗室的赤脚医生,上门为社员群众看病。他们虽然只能治疗一些头痛身热,擦损外伤的小病,但大大方便了没空或因交通不便难以前往大医院看病的社员群众。1969年,通山全县农村实行合作医疗制度。<br> 1976年,为了解决农村合作医疗经费不足,减少社员群众的医疗费用,幸福大队合作医疗室的赤脚医生经常翻山越岭采挖中草药材。<br> 1976年,在乡村当赤脚医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没有固定薪金,每月只拿大队补贴,有的以生产队记工分代酬,但救死扶伤的精神永远牢记心头。幸福大队合作医疗室门口,赤脚医生自己动手晾晒和制作中草药。<br> 1976年,位于横石官堰的县卫生五七干校学员开垦荒山。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到“五七干校”参加体力劳动,接受思想教育,是开办“五七干校”的宗旨和目的。 1976年,老中医挑着百十斤的柴担,行走在崎岖陡峭的山路。砍柴归来的樵夫,他们是身穿白大褂、手拿手术刀的医生和护士,或是望闻诊切把脉看病的老中医,现在他们有一个共同身份:“五七战士”。<br> 生活清苦,快乐依然。1976年,县卫生五七干校五七战士工余时间来一段革命样板戏表演唱。<br> 1976年,集体宿舍交流学习体会的县卫生五七干校学员。“五七干校”每天“早请示、晚汇报”,按照军队编制,划定连、排、班,过军事化的生活。没有电视、电脑,谈不上手机上网,每晚固定日程是聚集在打满地铺的土坯房,交流学习革命理论和参加生产劳动的心得体会。<br> 1976年,县卫生五七干校,女大夫磨黄豆、打豆腐,男医生挑水做饭。“五七战士”自食其力,从事种地、养猪、挑水、做饭、打井、盖房等体力劳动。<br> <p class="ql-block">1976年,拿手术刀的大夫变身炒菜大厨</p> 1976年,五七战士的篮球赛<br> 1977年,富水湖上,一叶扁舟。坐船的人,不是看风景的游客,不是走亲戚的乡亲,他们是一支活跃在水乡的计划生育小分队。<br> 1977年,小分队成员有慈口公社党委副书记、宣传委员、妇联主任、公社卫生院长、计生专职干部和医务人员。 1977年,慈口公社慈口大队四组一家农户接待计划生育工作小分队。高个男子是公社卫生院院长,他的裤子膝盖各打了一大块补丁,如今肯定看不到裤子打补丁的院长了。 1977年,慈口公社计划生育小分队携带计划生育宣传挂图,深入水乡各生产队举办计划生育工作流动图片展览,受到社员群众欢迎。库区群众生活贫困,住的是茅草盖的干打垒房子。照片刊登于1977年12月16日《湖北日报》,夏天拍的拖到冬天发表,是不是不敢想象?图片说明写道:“通山县慈口公社计划生育工作小分队,深入水乡各生产队,举办计划生育工作流动图片展览,受到社员们的欢迎”。署名“本报通讯员摄”,没有老夏名字?当时没有知识产权概念,反对资产阶级名利思想,我便成了一不为名、二不为利的活雷锋。<br> 1977年,慈口公社计划生育小分队成员学习相关文件,理解计生工作政策,制订工作计划。<br> 1977年,慈口公社计划生育小分队成员与社员群众一起揭批四人帮。那年头,什么工作都要以革命大批判开道。<br> 1977年,捧读《毛泽东选集》的李凤月,时任大路公社妇联主任。<br> 1977年,李凤月与红星大队干部一起学习计划生育政策,墙上“为革命实行计划生育”的宣传画,是不是很有时代特色?<br> 1977年,手术室墙上,照例贴着计划生育宣传画。李凤月鼓励计生工作医务人员提高技术服务水平。<br> 1977年,田头地边、农户家中,大路公社妇联主任李凤月满腔热情向社员群众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和重要意义。<br> 1979年,横石卫生院积极复训赤脚医生,努力提高他们的医疗技术水平。这是该院骨干医生给学员进行外科手术示范教学。<br> 1979年,横石卫生院积极复训赤脚医生,努力提高他们的医疗技术水平。这是该院骨干医生给学员进行外科手术示范教学。<br> 1979年,官塘卫生院医务人员深入农家积极开展头癣防治工作。该年通山全县根治头癣病,县卫生局受到国家卫生部嘉奖。<br> 赤脚医生、合作医疗、五七干校、<br>根治头癣、计划生育、独生子女……<br>淡忘了的字眼<br>构成1970年代通山卫生事业主旋律<br>像闪亮的星星<br>在无垠的历史天空眨巴眨巴眼睛<br> 夏勋南,1967年开始摄影,1985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曾任《深圳摄影报》、《中国摄影报》记者、编辑,华光学院摄影系主任、影视传媒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