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我家十多分钟的车程,有一个政府开发的公园。这里有一大片草地和树林,还有一个与北京玉渊潭半个湖泊面积大小的水面。 这是一个非常适宜跑步、散步、健身、休闲、骑车的去处。同时这里还有一片孩子们游玩儿的娱乐设施。所以,这个公园也就成为一家人度周末的好去处。 对我来说这些都不是重点。这里还有无数的雀儿吸引着我,在这里我已经收获过不少自己满意的照片。 在公园的湖面中有一个岛屿,这个小岛就是黑头白鹮的家园了。 这些黑头白鹮最喜欢的是岸边的两棵枯树,树上树下栖息着大约近百头黑头白鹮。 它们时而飞起,向着天空的远方飘去,而后可能会有另一只跟随在其后。不时又会有一只一只的黑头白鹮飞回到这里。不过它们更喜欢的还是呆在树上或树下。 这些年只要我在墨尔本,都会带着外孙来到这个公园游玩儿,有时候也会自己到此打鸟。 这些黑头白鹮也是我经常打鸟的猎物。不过我只有一只300的镜头,猎取它们还是不够的。小岛在湖中心的位置,游人是过不去的。 今年女婿孝敬,在我生日的时候送给我三个礼物:一个尼康780单反相机和一个28—70的镜头。看到我爱打鸟,最后又给我补齐了一个150—600的腾龙镜头。 如此,我就有了这个美篇。所以,今天的美篇也有女婿的功劳在内。 黑头白鹮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属世界濒危物种。 <br><br> 黑头白鹮属于脊索动物门,鸟纲,今颚总目。是体型较大的一种涉禽,也是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之一,列入了为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 但是,这种鸟禽在墨尔本我却根本看不出是濒危鸟类。在这里只要是大型点儿的公园,只要公园中有大一点的湖泊,就会看到它们的身影。而且不是一只两只,而是一群一群的。 不仅如此,它们并不十分惧怕人类,你走近它十米的距离,它才会警惕你。但是如果你坐在草地上休息,再有食物的引诱,它会向你慢慢靠近,在距离你几米的范围内徘徊。当然这些野生动、禽是不允许随便喂食的。 黑头白鹮体型比较大,大约有70多厘米。头黑色,体白色。嘴长而下弯,尾为灰色的蓬松丝状三级覆羽所覆盖。虹膜红褐色;嘴及脚是黑色。平时根本听不到叫声,但繁殖季节会发出奇怪的咕哝声。<br><br> 我想,正是因为他们体型较大,所以它们都喜欢栖息在枯树上和宽敞的倒木丛中。否则树枝树叶会阻碍它们展开的翅膀。 我不知道它们之间是不是有等级观念,似乎等级高的黑头白鹮会栖息在高枝上,等级低的只能栖息在地上了。 黑头白鹮分布于非洲、亚洲西部和太平洋西南部等地,是分布最广的种类,在我国南方为旅鸟或冬候鸟,东北地区为繁殖鸟。 黑头白鹮喜多芦苇的沼泽及漫水的多草地。常成小群,不停走动寻找食物或成群飞翔。与鹳及其他水鸟混群营巢。 它们通常成小群活动、有时也见单独活动在水边或草地上。白天活动,活动时不声不响,行走也是轻盈沉着的感觉。 黑头白鹮飞翔时头部和颈部向前伸直,脚伸向后,两翅鼓动缓慢而有力,飞行沉着缓慢,但较其他鹭类和鹳类快,偶尔也能滑翔。远处看去还是很优雅绅士的。所以我美篇后面给了它们飞翔时的身姿一些版面。 黑头白鹮主要以鱼、蛙、蝌蚪、昆虫、昆虫幼虫、蠕虫、甲壳类,软体动物,以及小型爬行动物等动物性食物为食,有时也吃植物性食物。 它们觅食在水边浅水处,也在陆地和海岸上觅食。觅食时常沿着水边慢慢行走,并不时地将嘴插入水中探觅或啄取表面的食物,也常在水边浅水处或烂泥地上,将长而弯弯的嘴深深的插入烂泥中或水中探测食物,有时甚至将整个头部和颈部浸人水中。 原来我以为黑头白鹮是留鸟,因为无论哪个季节我来到这里,都看到他们悠闲的身影。只是最近一次我来到公园,突然发现它们不见了,才知道它们还是有冬季迁徙的习惯。(墨尔本五月、六月都是冬季) 虽然看上去它们有着长长的嘴,但我没有看见过它们之间有什么争斗的场景。在它们的栖息地也能看到与它们体型相似的其它鸟类。无论是什么鸟在此栖息它们都会接受,并没有认为其它鸟类侵占了它们的领地而发生争斗。 它们 长长的嘴除了觅食水中的鱼、螺丝等,好像也是它们秀恩爱的工具。在栖息地它们会时不时地用它们 的长嘴含情脉脉地来表达自己的亲昵感情。 遗憾的是对面的岛屿过不去,而它们无论在树上还是在树下,面都是朝着对面岛屿的方向,很少将正面对着我,所以我也只好不雅地、更多地将它们的屁股呈现给朋友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