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月河遛弯随想

往往(王钧)

<p class="ql-block">  疫情已经过去快3年了。似乎还看不见头。2020年1月份去了一趟北海道,就再没出过国。10月份疫情稍缓,到额济纳一线玩了一趟。真幸运,2021年,额济纳爆发了疫情,我没赶上。2021年,四月份去扬州一线。回来不久扬州就爆发了疫情,我们又躲过了。5月份自驾晋北,后来又去了一趟盘山。回来以后就再也没出过北京。</p><p class="ql-block"> 不让出京,就郊区游,去怀柔满族乡,温榆河公园,慕田峪长城,密云水库,平谷玻璃台,通州运河公园,密云黑龙潭看冰瀑,响水湖看梅花展,门头沟圣泉山观雪景,石景山模式口逛街。天气渐渐暖和了,正想好好踏踏青,赶上疫情,一切都叫停了。</p><p class="ql-block"> 可怜旅行社,国外走不成走国内,不让出北京走郊区,如今北京旅游也停下来,只好卖东西勉强维持了。这就是生存之道,退而求其次,希望他们能坚持下来,等待解封的那一天。</p> <p class="ql-block">  我这三年,几乎天天逛公园,市里的公园都走遍了。如今范围越来越小,几个月前,还有十几个公园可以去,如今,到处是封闭的小区,弄不好弹窗了。那就海淀附近的颐和园,圆明园转转,好在开车。这两天封闭的小区越来越多,好多公园也不开了。 今早就在小月河附近转转。</p> 人的生存能力很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找到适合生存的方式。如今这形势,当你无法改变现实的时候,只能因势利导。让自己的心态变得阳光起来。反正得活,干嘛不活的潇洒点。 <p class="ql-block">  小月河边虽然无法与大公园相比,却也能发现美好。做一套八段锦,走上几千步,呼吸新鲜空气,拍拍盛开的月季花,回家再带上早点。然后去做核酸。这就是生活。</p><p class="ql-block"> 如今退休人员一天大体上就这几件事:买菜做饭遛弯做核酸。见面第一句话不再是吃了吗?而是做完核酸了吗?人们关心的第一新闻是疫情发布会。希望不要波及自家这一片。</p> <p class="ql-block">其实我这人要求不高,每天有吃有喝,有地方走走,有公园逛逛就满足了。有人说我审美指数太低,看什么都美。</p><p class="ql-block">的确,我是阿Q精神,并非自我安慰,而是有一种天生与环境共生的能力。也许我这样的人成不了革命家,因为安于现状。其实对世界的审视,对社会的评估,对生活的要求是谁都有的。我的原则就是,能努力改善的就尽力,没有能力改变的事态就泰然处之,不然就逃避。不爱看的电视不看,不想听的议论不听,做不到的事不做。</p><p class="ql-block">到了这个年龄,谁又能强迫你做你不愿意做的事呢!天天怨天尤人无济于事。不如自己找乐吧。</p> <p class="ql-block">小月河虽然不起眼,和皇家园林不能比,遛个弯也足够了。况且还有美丽的花,流动的水,跨河的小桥。在城市中有这样一块地方不错了。知足者常乐吗。</p><p class="ql-block">让人鄙视我的人生观吧。老了,不想抗争了。顺其自然吧。</p> <p class="ql-block">夏季来临,燥热无比。防暑降温很重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