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爱的殿堂

笃定前行

<p class="ql-block">筑起爱的殿堂</p><p class="ql-block"> 拜读乔中岳先生《风雨过后见彩虹》一书的感悟</p><p class="ql-block"> 文/劲草</p><p class="ql-block"> 初识乔中岳先生是在2018年2月7日的绛县《凤凰塬上》群里,看到别人转发由李俊华女士写的《我眼中的乔中岳老师》的文章中,再者,是在《凤凰塬上》公众号、《三只眼传媒》公众号上频见乔先生发表的优秀作品,我观后渐渐地认识了乔先生。</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在《凤凰塬上》《三只眼传媒》两大公众号上陆续发表过百十篇文章,几乎每篇文章的留言区都会见到由乔中岳先生为我的拙作点赞、雅评、提建议等留言,这让我看到后十分感动!于是,我主动与乔先生添加了微信,乔先生是搞教育的,喜爱写作,我也是搞教育的,对写作十分酷爱。“三句话不离本行”,我们经常在微信上或电话里畅谈一些有关教育和写作方面的东西。虽然在网络上接触不少,但对其真正的经历却知之不多。自2021年3月份乔中岳先生自北京给我寄来他的大作《风雨过后见彩虹》一书,我拜读后才系统地知道了乔中岳先生的人生经历,同年的“五一”长假期间,听文友徐君智局长说乔老师从北京住所回到绛县女儿家了,我迫切地闪着一个念头一一一定要去绛县拜访一次对绛县小学教育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乔中岳先生,也顺便与其谈谈自己读了他的大作的感悟。后来,电话联系乔先生,愿望终于实现了。零距离,面对面地聆听了先生写作该书的意图。乔先生的言谈举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交谈我对乔先生有了更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也对乔先生的博大教育情怀油然而产生了敬意!</p><p class="ql-block"> 乔中岳先生的童年、少年时期经历了不少苦难、“文革”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和精神上的摧残,由于他勤奋有为,被选为民办教师,这一干就是十五年。在干民办教师期间,他与同事们坚持办学,改善校园环境,减免学生“三费”等,乔先生爱好广泛,在书法、诗词、音乐等方面的造诣是杠杠的,再加上他训练学生写字有方,业务考试优秀,l984年被转为公办教师,同年8月他被破格上调到绛县教育局小学教研室作研究工作,他陆续受到过县、市、省、全国教育行政部门的多次表彰。后来,乔先生被调到绛县实验二小任副校长兼教导主任四年,成绩突出,口碑良好。后又被调回到绛县教育局教研室任副主任,分管小学教研工作,退休前夕受聘于《中央教科所课题办》工作四年。</p><p class="ql-block"> 乔先生的大作全书共分五十四章,字数达十五万字左右。细读乔先生的作品,文章写得朴素、真实、生动、感人。使人不禁又回到那逝去的年代。想想一个75岁的老人,要翻开75年的记忆,搜索枯肠、千滤万淘,一连写出15万字的文字,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实在是不容易啊!</p><p class="ql-block"> 通过品读本书,笔者认为乔先生作品主要写了“四个层面”的东西:一是恩情,养父母、亲生父母的培养、教育之情;二是乡情,即故乡的孕育、温暖之情;三是友情,即上司、同志之间的关怀、帮助之情;四是亲情,即养父母、亲生父母、亲族之间的往来、关爱之情。 这“四情”,可以说一直伴随和影响着作者的一生。民间常说“贵人相助”,何为“贵人”?我说这“四情”的施恩者均应是“贵人”。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免不了会遇到许多沟沟坎坎,甚至有难以逾越的难关,如果这时有“贵人”出来施以援手,你就会如云翳间见到阳光,暗夜里遇到北斗,许多难题都会轻松得到解决,你能不感激涕零!明明白白的道理,有的人一生却是懵懵懂懂、糊糊涂涂,就是到见“马克思”的那一刻,他都不清楚提掖他前行的“贵人”是谁。这实在是人生的一种悲哀!难得乔中岳先生在这一点上是清醒的,在他的作品中处处体现着“四情”,而且能指出“四情”的施恩者姓啥名谁。这就是乔中岳先生的聪明和智慧。“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我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乔先生在其作品的每一个章节中都在渗透着“四情”,不只可使“四情”的施恩者即“贵人”得到一种心理平衡,更主要是可使他的子孙后辈们,包括我们这些文友、读者,明了在人的一生中“四情”的重要性,记住这“四情”的施恩者“贵人”,并在适当的时候由当事者用适当的方法予以报答,避免造成“莫教想孝亲不待”的遗憾。我想,这应是阅读本书得到的最大教益吧!</p><p class="ql-block"> 阅读乔先生的大作,我们还知道,乔先生童年、少年时期的确受了不少的苦,但青壮年时期的道路基本是平坦和顺利的,虽然“文革”中他曾受过冲击,但那只是人生的一个小插曲而已。75年来,他工作走过几个地方,每一步都走得踏实、充实,背后留下一串闪光的脚印。他视生如子,关爱有加(具体事例见书中,这里不再“源引”内容);在绛县实验二小当主管教学副校长时,他以党的教育事业为重,与广大青年教师作朋友,从不盛气凌人,培养出一批像李俊华老师一样的优秀教学能手和教育教学骨干(详细情况见李俊华女士之文章)。以点带面,他为绛县小学教育腾飞立下了汗马功劳。至今,乔先生与许多当年的同事、学生,仍保持着亲密联系,同事与学生仍像以往那样敬他、爱他。</p><p class="ql-block"> 乔中岳先生除了在他的作品中的每个章节中体现着“四情”以外,他的才华和职责、激情与理智,在本书中同样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且成为乔先生文章的又一大特色,乃是对社会,对人生,对自身的深邃的思考。这思考是缜密的,同时也是开放的,不回避自身的局限,甚至不回避出身的贫贱。对于一个业已跻身于教育管理干部之列的“股级”官员来说,这是很难得的。你可以说这是一种面对自我的勇气,这是一种无事不可对人言的坦诚,然而,这样一种基本的品质,却不是人人都具备的,这样一些童年、少年时的往事,却不是人人都敢诉诸笔墨的。你不能不承认,此中起主要作用的,更多的是一种为人的气派,一种超越了荣辱贵贱的人生境界。</p><p class="ql-block"> 词以有境界为上,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语》里这样说。文章也是同样的道理。有境界就是至文,妙文,无境界只能说是时文,俗文。</p><p class="ql-block"> 乔中岳先生是我的好文友,我不愿意说什么过头的话,敢说的是,这是一位有品位的教育专家,也是一个有性情的文人,他的大作《风雨过后见彩虹》是一部有境界的书。这部书昭示给我们的,既是老一辈教育专家优秀品质的传承,也是我们今天为文者最应当重视的一种品格。那就是,为社会负责,为自己的文章负责,坦荡地面对社会,也坦荡地面对自己。</p><p class="ql-block"> 乔中岳先生啊,当我将这篇读您的大作《风雨过后见彩虹》一书的感悟送达的时候,您会像往常那样淡淡地一笑吗?</p><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17日于闻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