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古典园林之一留园

沧浪水韵

苏州五月十日园林解封,我是第二个周日去的留园,本因有点迫不及待,失去了今年的春天,不能怠慢了接下的夏日,园林也是我的最爱。而刚退却了春色的留园正是树木茂盛,还带着些许春日的翠色,再过半月树叶就会疯长,此刻是最好的拍摄佳期。 <p class="ql-block">留园,曾名“东园”、位于苏州市姑苏区留园路338号,南临留园路,北至半边街,东邻市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西为绣花弄,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开始建造,其后多次发生易主并荒废,1953年,苏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修复留园,其后不断修缮整治,距今园龄429年。</p> <p class="ql-block">留园,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四大名园。留园特色是大型古典私家园林,占地面积23300平方米,建筑特色鲜明、代表清朝时代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非常时期的非常要求,留此存照!</p> <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留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留园与拙政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共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苏州园林(拙政园、虎丘山、留园)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22日星期天,农历还是人间最美的四月天,阳光与微风舒适度也是体感最佳时期。老伴早一天就忙碌准备起来,她重点是对秀发完成一番化学与物理合成作业,好与我一头正宗原版的自然黑发媲美,对了!仪容整洁才对得起世界文化遗产的礼貌和遵重。</p><p class="ql-block">一早出发对我们上了年纪的人不是难事,驾车导航直达留园仃车场,空空荡荡几辆小車,几乎没有游客、大巴车位上可以踢足球。</p><p class="ql-block">有时人的心态很奇怪,人气足了嫌拥挤,来客少了又冷冷清清,此刻有点冒出这样的念头。</p> <p class="ql-block">留园进大门毫无辉宏宽敞之感,也许就是私家园林的属性,踏进园门后似乎从居家的“备弄”里鱼贯而入,稍有逼仄且不算太明亮,这种入园之路有很强的引导性,曲折幽暗,狭长封闭,给入园游客染上一种压抑,沉闷的感觉,直到了前面一转弯才顿时豁然开朗。</p> “古⽊交柯”为留园⼗⼋景之⼀。南⾯的庭院,靠墙筑有明式花台⼀个,正中墙⾯嵌有“古⽊交柯”砖匾⼀⽅,花台内植有古柏与女贞交柯连理、乃祥瑞之兆。惜老树已枯死,现补种翠柏、山茶各⼀,仅⼆树、⼀台、⼀匾。以粉墙作纸就形成⼀幅耐⼈寻味的画⾯,运⽤了传统国画中最简练的⼿法,化有为⽆,化实为虚,使整个空间显得⼲净利落,疏朗淡雅。<br><br> 绿荫:临水敞轩,原有古树庶日成荫,有明高启《葵花诗》“艳发朱光里,丛依绿荫边”诗意而名。轩外一泓清池,碧波荡漾,浮光掠影,亭台楼阁,一一在望。 <p class="ql-block">园内以一半多的建筑艺术著称,厅堂宏敞华丽,庭院富有变化,整个园林采用不规则布局形式,使园林建筑与山、水、石相融合而呈天然之趣。</p> 往西来到⼀个南北窄、东西宽的⼩天井庭院,天井南墙上嵌着清代学者钱⼤昕题写的“华步⼩筑”的青⽯匾,四周镶嵌以砖细花果浮雕。所谓华步指的是留园在明代的地名为花步⾥。<div>“⼩筑”是园主⾃谦,雅称这座园林仅是河边埠头旁⼀处⼩⼩建筑⽽已。以粉墙为底,墙⾓下散置点⽯,湖⽯花台中⽴⽯笋、植天竺,⼀株⼆百多年爬⼭虎攀援⾄墙顶,垂下串串绿叶。整幅画⾯构图匀称洗练,巧妙地构成⼀幅⽴体国画,充满宁静恬适书卷⽓。<br><br></div> <p class="ql-block">上图照片是园内体量较大的二层建筑名称:曲溪楼,待游到楼下了再一一道来。</p> <p class="ql-block">涵碧山房为中部主要建筑,俗称荷花厅,建筑三间,卷棚硬山造,东面紧靠明瑟楼,厅高大宽敞,陈设朴素,周围老树浓荫,风亭月榭,迤俪相属,楼台倒影,堪称图画。宋朱熹诗“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建筑面池,水清如碧,涵碧二字不仅指池水,同时也指周围山峦林木在池中的倒影,故借以为名。刘氏时称“卷石山房”,盛氏时名“涵碧山房”,因建筑前临荷池,故通常又称荷花厅,俞樾《留园记》中“凉台燠馆”即是指此。</p> <p class="ql-block">厅堂内悬挂“涵碧山房”匾额,为香禅居士潘钟瑞手书。</p> <p class="ql-block">涵碧山房与明瑟楼从建筑结构是一个整体。城市园林建筑都是寸土寸金因地制宜,在山水相连前院后池的布局中,都有通风采光以及南方重雨水的防备考虑,涵碧山房就是内廊与明瑟楼连通,明瑟楼朝东南向阳面,适宜冬季在明瑟楼奉坐请茶。</p> <p class="ql-block">明瑟楼居于整个园林的中部,朝北面对水池假山,前有石板濒水平台,南为小院。该建筑为一座二层重檐小楼,屋顶形式为半边歇山,半边硬山,与相邻的涵碧山房硬山顶相协调,两者组合在一起,是留园中部的主体景点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明瑟楼建筑很有持色,近水而筑、体态轻盈、造型精巧。取《水经注》中“目对鱼鸟,水木明瑟。”之意而名,此处环境雅洁清新,有水木明瑟之感。</p><p class="ql-block">楼下方室名“恰航”取杜甫《南邻》“野航恰受两三人”诗句意,人憩其中,仿佛置身行舟中。</p> <p class="ql-block">已是初夏,园内看不到什么花了,但大自然的造化滿园的绿色,绿得厚厚实实绿得铺天盖地,绿的高低错落层层叠叠,树上的绿叶不由分说抢占了眼前的空间,却丝毫不觉的单调和压抑。植物绿色气味(超浓负离子)是最让人舒服的一种味道,我摘下口罩,大口大口享受着纷至沓来的绿色馈赠的气息,涤荡着胸中积聚已久的郁结。“请游客们戴好口罩”,不知隐藏在哪里的喇叭突然传来温柔而坚定的提示音声,我十分无趣地摘好口罩,与绿色纯天然的气味又隔了一道口罩的距离,口罩是蓝色的与绿色应该是一个色系,但此刻、却很疏远。</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朝西北望去,山石嶙峋,山林森郁,景深不尽,“如一幅山水横披画,了无断续痕迹。”山顶之上的可亭掩映于古树奇石之间,若隐若现景致迷人。</p> <p class="ql-block">园内建筑之间、厅堂之间、亭搁之间彼此均以曲廊相连,曲廊美观大方迂回连绵,累达700余米,通幽度壑,秀色迭出。</p> <p class="ql-block">闻木樨香轩为西侧连廊中部最高处,山高气爽,轩前有联:“奇石尽含千古秀;桂花香动万山秋。”木樨,即岩桂。轩为方形,后倚云墙,单檐歇山造,徐氏时称“桂馨阁“,刘氏时曾名“餐秀轩”,盛氏时改为今名。</p> 出闻木樨香轩东行,跨过山涧上的小石桥沿石径曲折前行,可看到几棵有着一、两百年龄的古银杏沧然挺拔于奇峰异石之间。假山之上,有一太湖石山峰,名曰“断霞峰”,其造型独特,是留园众多石峰之一,也是湖石山峰中的精品之一。 <p class="ql-block">留园的参天古树也是很大的特色,不论平地而生,还是倚山石缝隙而长,可能环境的造化,都高大威猛似擎天立柱,气概非凡。</p> <p class="ql-block">顺假山兜兜转转,行至可亭,亭子十分的俊美俏丽,亭尖为一倒扣花瓶,乍一看十分有趣,再看倒也不觉得突兀了。亭子不像其他园林一般有抱柱联,留园内其他亭子也末见,这样的留白是否给游客留下了更多的观景想象空间。</p> <p class="ql-block">可亭位于留园中部山池池北假山上,为六角飞檐攒尖顶,结顶的一花瓶倒扣,据说是1953年整修时应急之作。亭中灵璧石桌为六角形,直径0.93米,桌面厚0.28米,通高0.65米,桌座为青石,上有浅刻纹饰。</p> <p class="ql-block">留园内最具个性的观景垂钓之亭:濠濮亭。濠濮亭位于园中小蓬莱旁的小池畔,为平面四方单檐歇山卷棚顶小亭,取《庄子 - 秋水》篇之意而名“濠濮亭”, 为垂钓观鱼赏景之亭。池亭偏安一隅,环境清幽,自成天地,如亭中匾上所题:“林幽泉胜,禽鱼目亲,如在濠上,如临濮滨。昔人谓会心处便自有濠濮间想,是也。”表现超然尘世烦恼,追求自然情趣的高远意境。</p> <p class="ql-block">从不同方向观赏濠濮亭,一座古亭建筑有模有样精美绝伦让人赞叹。</p> <p class="ql-block">俗话说;廊桥遗梦,但廊桥连人影全无那来什么遗梦,只是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游客可以进来旅游的这个遗梦能实现。</p> <p class="ql-block">曲溪楼,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苏州留园的主要景观之一。始建于明代。建筑临水,二层,单檐歇山造,楼只有前半爿,下为内廊过道,狭长黝黑,楼上不开放。</p> <p class="ql-block">园内著名的景点:清风池馆,该馆位于留园中部水池东侧,平面近方形,水榭向西敞开,南北两侧筑有粉墙花窗,后用通透花格与走廊相隔,屋面为长短坡歇山顶。建筑平临近水,环境舒适,墙外春山横黛色,门前流水带花香,易主刘氏时称“垂杨池馆”,盛氏时改名为清风池馆,以前这里挂有一块匾额,写有“清风起兮池馆凉”。</p> <p class="ql-block">清风池馆:为水榭形式,单檐歇山造,清风,既有《诗•大雅•丞民》“穆如清风”之意,喻太平盛世,又有苏东坡《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之实景。前有濠濮亭、小蓬莱、曲桥、紫藤组成的一个小景区,颇有枕河水院之风味。</p> <p class="ql-block">园内中心景点的清中期建筑:明瑟楼,明瑟楼两层半间,南面假山构思独特,有峰回路转之妙。此处环境雅洁清新,有水木明瑟之感。楼为二层半间,卷棚单面歇山造,楼上三面置有明瓦和合窗,楼梯在外,用太湖石堆砌而成,梯边一峰屹立,上镌“一梯云”三字。楼梯面东墙上,有董其昌书“饱云”二字砖匾一块。</p> <p class="ql-block">从曲溪楼一侧向西望明瑟楼-恰航、涵碧山房及北平台,如船舫。联同其树木在碧池中形成清晰的倒影,好似一艘自西向东的画舫,航行在苏城历史文化长河之中,本色未变继续航行,再绘彩色山水。</p> <p class="ql-block">留园重开接待游客后,网上预约、进园还是十分方便的,也可能时间尚早整个园内人迹寥寥,但!居然让我拍的照片中觅到二位游客,最有时代印记的是戴口罩游园,而且非常有个性的那位美女,那拍照的架式“飙”得不是一点点。</p><p class="ql-block">背景建筑即远翠阁。</p> <p class="ql-block">汲古得修绠:唐韩愈诗“汲古得修绠。”《说苑》:“管仲曰短绠不可以汲深井”。绠,井索也。修绠,即长索。意思是,钻研古人学说,必须有恒心,下功夫找到一根线索,才能学到手,和汲深井水必须用长绳一样。这里从前是书房。盛氏时称汲古得修绠。建筑在五峰仙馆西,硬山卷棚造。</p> <p class="ql-block">汲古得修绠实为园主书房,取自韓愈诗“归愚识夷涂、汲古得修须”之意题的额名。</p> 远翠阁:取唐方干“前山含远翠,罗列在窗中”诗意。撷山色以名阁,极富自然之趣。此阁位于中部东北角,在此眺望,绿树翠竹一齐映入眼帘,有遥远之感。青翠之色,正是自然美的具体形态,清新而富有野趣。 <p class="ql-block">自在处:远翠阁楼下一层即自在处,出自宋陆游诗“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诗意相同,借以为名,舒在意怀,心得自在之地。。</p> <p class="ql-block">五峰仙馆因盛康从文征明停云馆中得峰石放在园内,故名“五峰仙馆”,此处旧为徐氏“后乐堂”,刘氏时扩建为“传经堂”。盛氏时因得文征明停云馆藏石,属吴大澂书其额,更名“五峰仙馆”。</p> <p class="ql-block">五峰仙馆大厅正面阔五开间,高大豪华,馆房顶梁柱及家具均以楠木制作,俗称为楠木厅,厅内装修精美,陈设典雅,置以明式家具十分亮眼,无愧为江南厅堂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五峰仙馆西侧紧邻有鹤所、石林小院、揖峰轩、还我读书处(该处被管理处占)等景点与院落。</p> <p class="ql-block">唐代刘禹锡的诗“众音徒起灭,心在静中观”,静中观三个字语意超尘出世,非常有意韵。</p> <p class="ql-block">揖峰轩:揖峰轩为硬山造小轩,外观简洁朴素,面阔二间半,而尤其妙在这半间,为苏州园林建筑之孤例。揖峰轩作为主体建筑五峰仙馆旁的附属书屋,四周环廊、斜栏曲廊、蕉竹映翠、花影重重、奇峰异石、散置成林,显得格外宁静安谧。</p> 轩前庭院称“石林小院”,庭院内有晚翠、迎晖、段锦、竞爽等太湖石峰,园主痴石,借用米芾拜石典故,称其轩为揖峰轩。建筑为硬山造,外观二间半,实质只有一间半,刘氏时就有此名,沿用此今。 <p class="ql-block">留园内亭馆楼榭亭高低参差,曲廊蜿蜒相连,七转八弯四通八达、无缝衔接雨雪无妨,行走其中颇有步移景换、景景不同之妙。</p> 林泉耆硕之馆介绍:林泉者,指山林泉石,游憩之地;耆,指高年;硕,有名望的人。这里是指老人和名流的游憩之所。馆为一屋两翻轩,南北装修不同。北为方梁,有雕花;南为圆梁,无雕花。窗及地坪方砖也有所不同,故又称鸳鸯厅。厅为四面厅形式,单檐歇山造,其北两角飞檐上塑有凤穿牡丹图案。建筑三开间九架屋,并环有走廊。馆为盛氏时所建。馆内有两匾,南“奇石寿太古”,北“林泉耆硕之馆”。“冠云峰赞序”屏门对着冠云峰。 <p class="ql-block">林泉耆硕之馆位于留园东部,南院为戏台,现为小院,北为庭院,中部是小水池,池北伫立着高耸的冠云峰。馆为一屋两翻轩,厅北为五界扁作,有雕花;厅南架梁为五界回顶圆作,无雕花。</p> <p class="ql-block">窗及地坪方砖也有所不同,故又称鸳鸯厅,厅为四面厅形式。建筑三开间九架屋,并环有走廊。正间为屏门,“冠云峰赞序”屏门对着冠云峰,次间为圆光罩,边间为纱槅。厅平面为五开间,宽13.16米,进深13.16米,檐高3.65米。屋顶为歇山飞檐屋顶,其北两角飞檐上塑有凤穿牡丹图案,馆为盛氏时所建。</p> <p class="ql-block">圆光罩:著名的园林艺术家陈从周先生《为苏州园林把把脉》说起留园。留园鸳鸯厅的园光罩是洞庭东山席璞的松风馆旧物(一说西山),席璞是画家,这堂园光罩构图精美华丽,刘敦桢称为“苏州园林之冠”;即现在的留园里林泉耆硕之馆鸳鸯厅里。</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冠云峰高6.5米,为宋代花纲石遗物,因石巅高耸,四展如冠,取名“冠云”、“瑞云”、“岫云”屏立左右,其为留园的姐妹三峰。三峰下罗列小峰石笋,花草松竹点缀其间,大有林下水边,胜地之胜的林泉景色。</p> 佳晴喜雨快雪之亭位于林泉耆硕之馆院西侧,院之东则是不二亭。两者均是单檐歇山造,两亭妙在似连非连,以粉墙洞门和隔扇相隔,观景主题不同。佳晴喜雨快雪之亭的“佳晴”,出自南宋四大家范成大诗“佳晴有新课”;“喜雨”出自《春秋谷梁传》:“喜雨者有志于民者也”;“快雪”出于王羲之名帖“快雪时睛”。此亭名含义是说这里四时景物,不论晴雨都好,亦有重视农桑之意。 <p class="ql-block">冠云亭:位于冠云峰东北侧,该亭为观峰而设,平⾯六⾓形攒尖顶,顶部饰有如意桔子造型独特,台基半隐在湖⽯假⼭中。</p> 庄子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启示我们要学会变通,随机应变。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一切,不要过于计较。 活泼泼地:殷迈自励诗“窗外鸢鱼活泼,床头经典交加”。此处鸢飞鱼跃,天机活泼,借以为名。建筑为水阁形式,或称水榭。单檐歇山造,四面环有走廊。盛氏时即有。 <p class="ql-block">小蓬莱介绍:此黄石在水池当中,蓬莱是传说居于海中的仙山,故借以为名。二面曲桥相连,上面架以亭式紫藤棚架。此处有黄石,刻有“小蓬莱”三字,系解放后新题。留园庭院式古典园林,既无宽阔的水面又无峻岭高峰,更无蓬莱的意境,完全是另一种风格,不知哪个官员在此吐白沫。</p> <p class="ql-block">陆游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亭为正方形,单檐歇山造,解放后新建。“又一村”三字盛氏时即有,开始系指东面一片,即“花好月圆人寿轩”,“少风波处便为家”,“亦吾庐”这一范围,后开辟西部,通常指西面一带。</p> <p class="ql-block">“绿荫”小轩临水而筑,轩外景色溪山深秀。进入“绿荫”,朝北整面无墙,完全敞向山池,这三种墙面的处理手法是掩映——透漏——敞开。明高启葵花诗:“艳发朱光里,丛依绿荫边”,绿荫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继续绕行至此,在清风池馆赏曲溪楼、西楼与曲桥围出的一方小天地,假山玲珑奇峭,与曲桥、紫藤、花木倒映池中,亦真亦幻,又一经幢立于池中,曲溪楼,西楼漏窗光影交错,实为一绝佳欢景处。谢孝思在《留园》一文中道:“唯此地幽僻,非善游者不能照顾”。让我在此多多盘桓片刻留下照相。</p> <p class="ql-block">留园的建筑在苏州园林中,不但数量多,分布也较为密集,其布局合理,空间处理巧妙。每一个建筑物在其景区都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从全局来看,没有丝毫零乱之感,给人有一个连续、整体的概念。</p><p class="ql-block">再游留园,观其造园之技。“虽由人作,宛自天成”的境界是自古造园者所最追求的,文人造园,便将诗情画意放入了园中,园林建筑在模仿自然的同时也加入了造园者的主观情感,这样一来,便需要高超的造园技艺才能使其“境本于自然,却高于自然”。</p><p class="ql-block">留园之美,不仅在于其自然形态之美,更在于其内涵丰富之美。细细的品味留园,感受留园,定会有每一位游客独特的领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0年5月22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沧浪水韵 随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谢谢观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