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三乐 图片/网络</p> <p class="ql-block">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p><p class="ql-block"> 1942年5月2日至23日,毛泽东在延安主持召开文艺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内容经过修改完善后发表在《解放日报》上,被称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又收录在《毛泽东选集》第三卷。</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在讲话中,鲜明地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价值导向,赋予新民主主义文化人民性、大众化的显著特征,照亮了革命文化前进的方向。据此,党制定了一系列文艺政策,对革命文化和新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p> <p class="ql-block">充分认识《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的历史地位,深刻理解《讲话》在建党史上的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 一是指明了解放区文艺工作的方向,确立了工作方针,推动了解放区文艺工作蓬勃发展</p><p class="ql-block">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后,广大文艺工作者,按照《讲话》精神,深入农村、工厂、部队,坚持为人民大众、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开展了大规模群众性文艺活动,创作出一大批适应抗战需要、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优秀文艺作品,比如大型新歌剧《白毛女》,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1943年春节开始的延安新秧歌、秧歌剧运动,涌现了《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平剧《逼上梁山》和《三打祝家庄》等优秀作品。</p><p class="ql-block"> 二是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沦陷区进步文艺工作者中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1944年1月1日,《新华日报》以摘录和摘要形式刊登《讲话》主要内容。4月,郭沫若在重庆召开座谈会,介绍、学习《讲话》精神,并发表多篇文章,号召进步作家“努力接近人民大众,了解他们的生活、希望、言语、习惯,一切喜怒哀乐的外形和内心,用以改造自己的生活,使自己回复到人民的主位”。上海、香港等地的进步文艺工作者纷纷表示,《讲话》将会对自己的创作思想产生指导作用。</p><p class="ql-block"> 三是扩大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文艺理论和方针政策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1945年12月《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行朝鲜文本。随后日本、法国、苏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东欧其他国家和越南、瑞典、芬兰、印尼、古巴等国相继翻译出版。美国、英国出版发行英译本,意大利出版l发行意大利文单行本。70多年来,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成了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著作之一。</p><p class="ql-block"> 四是奠定了党的文艺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在《讲话》精神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文化艺术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我国社会主义文艺方向确定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强调,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江泽民强调,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胡锦涛强调,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的讲话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深刻阐明了文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文艺工作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对党在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上的基本要求做了全面阐述,特别强调文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深刻认识《延安文艺座谈讲话》的现实意义,自觉运用《讲话》精神指导文艺工作实践</p><p class="ql-block">(一)、《讲话》明确了为人民服务的文艺观</p><p class="ql-block"> 这个以人民为根本的文艺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和方向。这一点是我们今天的文艺事业仍然必须坚持的最根本的原则。今天的文艺要建设先进性、重视群众性,需要更加全面地贯彻“一切人”、“一切材料”的群众观点。全面认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人民”范畴的新变化,让文艺全面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诉求和进步社会理想,才有助于增强社会的民主团结;有利于文化建设在开放环境中吸收人类一切有益的精神财富;才有利于文艺的创造活力,防止文化观上的片面与偏激。</p><p class="ql-block">(二)《讲话》突出体现了求真务实的态度</p><p class="ql-block"> 优秀作品和艺术成就,只有在与人民的密切关系中才能产生。文艺家不仅应该在艺术上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关系,而且应该在社会生活、在精神上代言人民。今天看来,我们的文艺在这方面还有很大距离。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需求,超越阶段的文化,总会伴随着千篇一律,伴随着粗制滥造,从根本上也会伤害国家、伤害文化、失去民心”。</p><p class="ql-block">(三)《讲话》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精髓</p><p class="ql-block">《讲话》指出,文艺工作者学习马克思主义,要理论联系实际,应该学习它的立场观点,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精髓,既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大方向上坚不移,又在坚持文艺自身规律上保持清醒头脑。今天有的脱离实际生活、价值观错位、回避矛盾、讲空话套话、为名利牺牲精神、低俗化的倾向;有的在观念上表现出形而上学,把艺术的歌颂与批判、继承与创新、精神与形象、崇高与滑稽对立起来,造成违背规律的片面性,失去艺术的真实的魅力和信誉,都需要用实事求是的精神来提高。</p><p class="ql-block">(四)《讲话》指引研学毛泽东诗词文化不断走向深入</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诗词渗透着毛泽东思想哲理,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亲自实践的范例。学研毛泽东诗词,可以从创作背景、诗意赏析、典故出处注释等详尽资料中欣赏毛泽东诗词“湖海荡波澜,全无斧凿痕”之美。 毛泽东诗词意境高远,蕴涵丰富,表达了毛泽东的心路历程、伟岸人格和光辉思想。毛泽东诗词因为“有我”,显得自然真切;因为“无我”,彰显伟岸崇高。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毛泽东不断磨砺小我,融入大我,达到了无私无我的精神境界。毛泽东心中只有人民,一切为了人民,“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这是毛泽东诗词感人肺腑、历久弥新的根本原因。</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诗词是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的典范,是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的典范,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学精神的典范,是当代中国进行诗教的优秀教材。</p><p class="ql-block"> 四川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是以学研毛泽东诗词为主业的省级学研社团,是学习、研究、宣传毛泽东诗词的主力军。 张元树就任会长以来,始终强调"注重学研,深耕主业",提出并推进《毛泽东诗词赏析系列丛书》的创编,学研活动逐步深入,学研成果不断累增。己举办知识讲座和诗词赏析研讨50多场(次),编辑出版和已成型待发表的毛泽东诗词赏析作品, 20多卷(套)。己以纸质或电子刊发表的有,《【西江月·秋收起义】释义》,《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沁园春.雪》《七律.长征》,《沁园春.长沙》,《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七律二首.送瘟神》,《卜算子.咏梅》,《忆秦娥.娄山关》,《采桑子.重阳》等十多篇《毛泽东诗词赏析系列丛书》作品,采用既有背景、典故、注释、名人赏鉴,又有本会会员诗文和书画赏析等,立体赏析形式,赏析了毛主席的这些精典诗词之作,在会内外引起良好反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