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王砬子山上修大字

老狼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马守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家乡克什克腾旗经棚镇是个四面环山,两河流淌,自然风光非常优美的地方。年轻时,许多朋友相约喜欢登山,秋季打柴时也走遍了大小山坡,那时候,夏天的雨水丰沛,登上大大小小的山头,野草荒杂,荆棘遍布,不时扯住了衣衫、鞋袜。攀缘而上的人们,也往往找一处阴凉地方小憩,任山风拂过汗涔涔的肌肤尽享惬意舒心。前几年回家乡又到沙胡同转了一小圈,山上的树木深绿,山路婉转,路边的朵朵木槿也睁开了眼睛,望着人们走过的脚步,也宣示着夏天的正盛,走在登山的路上,恍若回到童年和学生时期的有趣时光,往阎王砬子上修大字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也许家乡人有喜欢在高山坡上修大字的习惯,最早出现了字儿山,字儿山是经棚南边的天然屏障,山峰俊秀,松柏葱茏,山上最早嵌有白石砌成的藏文字(汉译“南无阿弥陀佛”),横约7米,宽约两米,与经棚庄宁寺及敖包山遥遥相对,“文革”中将藏文拆除,换成了“毛主席万岁”的字样,山下是被松柏环绕的经棚革命烈士陵园。而阎王砬子山则是经棚东面最险峻的山,故名思议,如果登上这座山,随时都有性命不保,去见阎王的意思,那年月,也有不太懂事,敢于冒险的小朋友,登上这山顶不幸丧命的事发生。1958年,已是全国“大跃进”的时期,旗里决定在阎王砬子正面山坡上把“大跃进”的口号砌在上面。当时经棚一中承担了写字与运料的任务,而老师又恰恰把写“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设计任务交给了我,而我根本就没有写美术字的基础,用了两天时间在图画纸上勉强写完这几个字,我自己感到太不理想了,交上去后认为大致可以,但要修改,最后又交给二班的一位同学修改,修改的非常好,就这样将两位学生设计的字样交给了有经验的石匠及部分机关干部,开始了在阎王砬子上砌大字。往上修砌大字,需要许多石灰,一中的学生开始四人一组往山上用筐抬石灰,都是从侧面抬上去的,我和同学将石灰抬到山上后,感到阎王砬子山后是那么美,有融入长天大野的轻盈之美,但见平坦开阔的山后,绿草间撒满了各种颜色的野花,尤其是山芍药花更是美的可人,细碎的花朵、花瓣热热闹闹地簇拥着,我们在这里嗅花香,摘野果,俨然成了中心,那时这里没有照相机,更难想象到手机,不会照下来或录下来如此美景,鲜花绽放的草地,苍翠的大山,蔚蓝的天空,连同那轮光焰热烈的阳光,让你感到于广袤的自然大地而言,生命的卑微,自然的可爱。有的淡雅的紫色野花,枝干上不见叶片,花朵却开得舒展灿烂,飞舞在花丛中野蜂,压得花瓣儿颤颤巍巍,嗡嗡哼唱着,蝴蝶则是天生的舞蹈家,让人联想到天女下凡及多少美妙可言的精灵,那山丁子、山芍药、带黄艮等都在这里散发着甜蜜诱人的气息。六十多年过去了,当年往阎王砬子山后抬石灰,赏美景的场面仍历历在目。</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阎王砬字正面山坡上几个大字修成后,为经棚镇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也更鼓舞了人们修小锅炉,大炼钢铁的热情,每天都有“捷报”频传,冷静下来后,感到这是有点冒进的举动,人们大干社会主义的精神,总是令人难忘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阎王砬子,见证着家乡的变化,家乡人也思索着它历经风霜雨雪,几万年傲然屹立着,人的生命过程无论长短,终究要归于虚无,我们所能做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抵御无尽的庸常,就像当年在阎王砬子上修大字,抬石头,石灰的日子里,始终追逐着欣赏大自然鲜花绿草,各种小精灵之美。太平淡的日子只是生活,很难成为回忆。只有不一样的记忆,才能成为忘不了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只有不一样的体验,才能成为记忆中的画面,成为人生营养。克什克腾经棚镇,留给了我太多的记忆,因而让我有幸记录一些,成为美好的回忆。</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者马守喜,回族,内蒙古克旗人,多年从事教育、新闻工作。2002年在赤峰日报传媒集团退休,有多条稿件见诸报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美篇制作:张 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