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一日游摄篇】之八【介绍有传统优秀文化特色的汇龙潭】

朱国魁

<p class="ql-block"><b>汇龙潭公园是一个具有四百年左右历史,突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风景秀美的公园。摄翁游历全国名胜古迹胜百处,单设“廉”文化展览厅的唯此汇龙潭公园。嘉定虽然离上海市中心只有三五十里路,但感觉在承传中华优秀文化方面远远胜于上海滩。从历史上讲,嘉定在汉代吴国期间开始发展,而上海滩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开埠,至今只有一百八十年左右历史。上海受外来文化影响大,所以离市中心越远,传统文化保存得越好。汇龙潭与孔庙相临,文化气息浓郁,依编翁看法,它可以是上海传统文化教育地基。在浮躁的年代,到上海这块净土游览,身心颇为受益。</b></p><p class="ql-block"><b>(以下文字介绍选取于《百度》)</b></p> <p class="ql-block">上海汇龙潭公园位于位于嘉定镇南下塘街8号,嘉定镇南首,南临沙霞路,西与孔庙毗邻,东靠博乐路,北与嘉定宾馆相对峙,横沥河南北贯穿其中。“潭”于明代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疏浚,至今已有四百年历史。潭中应奎山,绿水环绕,犹如明珠,支流五条蜿蜒入潭,状似五龙戏珠之势,故名曰“汇龙潭”。</p> <p class="ql-block">公园南部以汇龙潭水和应奎山组成山水相依的自然风景。魁星阁、百鸟朝阳台等明清建筑平地拔起,气势轩昂、参天古木,名花异草相映成辉。北部姑苏庭院格局,飞檐翘角、秀雅简朴、白壁粉墙、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布局紧凑,古建筑相对集中,畅观楼、怡安堂、缀华堂造型各异,古朴典雅。</p><p class="ql-block">园内历史文化古迹颇多:有宋、元、明、清朝代的石亭、石塔、石峰等文物古迹;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十一棵。古朴浑厚,保存完整,是历史文化艺术之精品。有候黄二先生纪念碑与小刀会就义遗址。徜徉与古朴秀美的幽境,如入桃源之中,极富诗情画意。由于汇龙潭历史悠久、景色独特,被列为上海名园之一。</p> <p class="ql-block">侯、黄纪念碑位于潭南草坪西侧,是在抗日战争前夕为纪念明末固守嘉定抗清殉难的侯峒曾、黄淳耀而建。纪念碑由嘉定全县教职员暨学生捐资建造,民国25年4月动工,同年6月竣工,11月6日嘉定民众响应辛亥革命宣布脱离清政府光复25周年纪念日揭幕。碑高8.33米,宽2.75米,基台四周设栏杆,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碑文由黄世祚撰,吴契书,孙仲渊刻石。</p> <p class="ql-block">南部以汇龙潭为中心,沿潭置景。潭西北借孔庙的恢宏建筑和其周围的翠柏苍松,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北部建筑较多,景色幽邃自然,成为一组“园中之园”。</p><p class="ql-block">汇龙潭位于园南,面积7600平方米,四周古木参天,数株百年枫杨傍水而立,有的树身已枯空,但枝叶依然茂盛。潭东北岸有一株俗称“树盘石”的大枫杨,树根部包有一大石块,成为园中一景。潭中的湖心亭有九曲桥与岸相连,名玉虹桥。桥畔一亭,亭内有任政题写的“嘉乐亭”行书额。</p> <p class="ql-block">怡安堂、翥云峰</p><p class="ql-block">位于园北部,两景均在桔香园内。怡安堂原名诒安堂,建于光绪十一年,由翁同稣题额。1981年由孩儿桥附近移建至此后,1984年改为怡安堂,由胡厥文题行书额,成为公园北部的主建筑。堂三楹、硬山顶,砖木结构,秀雅无华,建筑面积118平方米。堂前竖一高丈余的峰石,俊秀雄奇,玲珑别致,具有太湖石的瘦、皱、透、漏的特点。石的右上方刻有小篆体“翥云峰”三字,为明宋玉所书。此石原为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御史赵洪范所有,赵在巡按云南期间,见此石清秀挺拔,遂设法运归乡里,取名翥云峰。赵家败落,石多次易主,后归周姓,1980年自周家祠堂移入园内。</p> <p class="ql-block">缀华堂又称花厅,位于怡安堂南。该堂原址亦在嘉定镇孩儿桥附近,建于光绪十二年,原名敬德堂,由冯煦(梦龙)题额。1981年迁建于园内,由宋日昌题“缀华堂”行书额。堂三楹,硬山顶,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堂中梁柱镂花木雕,刻工精细,堂内置红木桌椅,壁上挂名人书画,显得古色古香。庭院内以桂花为主,红枫、绣球花红白相间,花木扶疏。</p> <p class="ql-block">百鸟朝凤台(俗称打唱台)</p><p class="ql-block">位于潭东侧草坪中央,坐南朝北,面积135平方米。原建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于1976年由闸北区塘沽路原沪北钱业会馆迁至园内。戏台木结构按原样恢复,装饰华丽,气势雄伟,尤以藻井更为精致。井中斗拱拼成螺旋状,雕有小鸟440只,朱漆飞金,绚丽多彩。井外四角(角蝉)刻凤凰,构成“丹凤朝阳”的形态。在四面额坊上有12幅三国演义故事浮雕,刀法细腻、形态逼真。</p> <p class="ql-block">应奎山位于潭南部,堆建于明天顺四年(1460年)。当年重建孔庙大成殿,以殿南首留光寺的建筑与孔庙相近而不相类,遂在寺与庙之间筑山以障,取名应奎。现整修后的应奎山高11.3米,山上树木葱郁,环山围砌湖石,石路穿洞盘旋而上。山顶上有亭,砖木结构,面积54.9平方米,亭内悬再明题写的“四宜亭”隶书额。</p> <p class="ql-block">应奎山位于潭南部,堆建于明天顺四年(1460年)。当年重建孔庙大成殿,以殿南首留光寺的建筑与孔庙相近而不相类,遂在寺与庙之间筑山以障,取名应奎。现整修后的应奎山高11.3米,山上树木葱郁,环山围砌湖石,石路穿洞盘旋而上。山顶上有亭,砖木结构,面积54.9平方米,亭内悬再明题写的“四宜亭”隶书额。</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设立“廉”教育展览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是公园一大亮点</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先天下之忧而忧</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后天下之乐而乐</b></p> <p class="ql-block">欹器,警示:歉受益,满招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句句经典,警世格言,醒世恒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壁鉴</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地方清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公园展室陈列的书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都是宣传中华优秀“清廉”文化</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魁星阁上状元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钟上刻有史上状元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