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藏在深山中的瑰宝 • 郎德苗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1年8月17日下午, 从季刀苗寨出来沿着公路继续前行,很快就到了郎德镇。游客的汽车不能进寨,我按照管理人员的指引将车停在地下停车场,然后从郎德下寨沿着一条小河边的木栈道步行2公里,进入郎德上寨。</p> <p class="ql-block"> 先要路过云雾缥缈的郎德下寨。</p> <p class="ql-block"> 郎德上寨四面群山环绕,由深山溪流汇集成的望丰河,在寨前划了一道漂亮的圆弧弯,欢唱着流入美丽的巴拉河。</p> <p class="ql-block"> 河上架着富丽堂皇的风雨桥,溪中群鸭嬉戏,岸边排列着数部水车。</p> 远处郁郁葱葱的山峰连接着白云,山坡上茂盛的树林掩盖着一片鳞次栉比的吊脚楼,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色。 郎德上寨开发的比西江苗寨早,是贵州第一个开放的民族文化旅游村。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它是奥运火炬传递中唯一的苗寨。这块巨大的奥运火炬石碑就坐落在郎德上寨的村口。 顺着青石砌成的台阶进入寨子中心的芦笙场,一块醒目的石碑立在入口处——“郎德上寨古建筑群”,黑底黄字金光灿灿,2001年它被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芦笙场的地面用青褐色石片铺设,它模仿古代铜鼓面的太阳纹图案,铺成12道太阳光芒,两头还各有一个用青石板铺的飞奔的骏马图。 场子中心高高的旗杆是用来吊铜鼓的。寨子里的歌舞活动、祭祀仪式都在这里举行。此时,从城市来的一群小学生和老师穿着苗族盛装,正在芦笙场上学习苗族转圈舞,感受苗族的风俗和文化。 芦笙场四周有郎德苗寨民俗展览馆、苗族服装店、杂货铺和吊脚楼客栈。<br> 我们就住在芦笙场边上的陈龙吊脚楼客栈。苗族老板很热情,专门开车到下面郎德镇为我们取回车上的行李。 陈龙客栈的地下一层是他们的住房、厨房和储物间,地上一层改造成餐厅和客房。原来储物的二层也改造成两间客房,每间有独立的卫生间和空调。木板的墙面挂着绣有图案的各种挂袋,摆放小件用品,打开二楼房间的小木窗,一阵阵清爽的山风拂面而来,从这里可以看到芦笙场的一角。睡在古色古香的苗族木屋里,充满了新奇的感觉。 按苗族子父连名制推算,郎徳上寨苗族先民迁到此地建寨已有近千年历史,要早于西江苗寨。据说朗德苗寨是蚩尤的直系血脉。<br> 苗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郎德苗寨也曾出现过他们的民族英雄杨大六。清朝咸丰同治年间,郎德上寨的杨大六为反抗清朝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压迫,参加了张秀眉领导的苗民大起义。率部曾在黔湘地区大胜清军,先后与清军激战达18年之久,1872年义军战败,与张秀眉一同被俘,就义于长沙。<br> 郎德上寨遭清军疯狂报复,被烧杀一空,侥幸有15人逃至深山密林才保住了性命。后来这15人组成4个家庭,在废墟上重建家园,人丁逐步兴旺起来。在郎德上寨可见到杨大六的故居,后山上至今还保留了一条古战壕。 游客的到来推动了村寨的发展,许多村民把自家吊脚楼改造或扩建为农家乐旅店,增加了许多收入。如“老支书农家乐”、“战壕宾馆”这些吊脚楼的名称很有特色,客房内部设施也很齐全。 “池塘客栈”门前的池塘,除了围上精致的带座椅的木栏杆外,池塘里还放置了一条大水牛,处心积虑地吸引游客。 新修建的吊脚楼客栈楼上,一串串金黄的玉米棒惹人眼目,是最好的招客广告。 窄巷里的小工艺品店,琳琅满目的苗族饰品吸引了许多游人的关注。 后来,由于西江苗寨的崛起,把大部分游客都吸引了过去,这里才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没有了熙熙攘攘的游客旅行团,没有了喧嚣热闹的商贩叫卖,也没有灯火闪亮的咖啡馆和酒馆,原汁原味的苗寨生态反而更浓郁更纯粹,正是我心中想要寻觅的地方。<br> 我在石头小巷里随意地穿行,慢慢地品味形态各异的吊脚木楼,留心观察穿着苗族服装来往的村民,细细体会他们不紧不慢的生活节奏。<br> 稻田鱼是他们特有的一道美食,连着鱼鳞烹饪,鲜嫩无比。可惜陈龙家的稻田鱼都被订完了,我便到路口的镇上,买了只寨民放养的土鸡,请房东做成当地的火锅。 进寨的拦路酒是苗寨迎接客人的传统方式。凡有旅行团来,寨子里的村民,不分男女老幼,都要穿着民族盛装,列队到村口迎接,笑靥芬芳的苗家少女捧着长长的牛角壶敬酒,让你感受到苗家待客的盛情。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人人会唱歌,个个会跳舞,早在北宋年间,苗族的歌舞已经名闻遐迩,在京城引起轰动。<br> 几千年来,歌舞伴随着苗族的历史,生动地反映出苗族人民的生活。苗族的歌舞最富有山野味,古朴、粗犷的风格,最能表达他们真挚、纯朴的思想情操,也最能使人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真、善、美。 寨中的芦笙场上,似乎全寨的村民都盛装出场,以灿烂的笑容和香醇的美酒迎接我们,为游客献上充满民族风情的舞蹈。 苗家姑娘身穿绣花对襟衣和百褶长裙,头上戴着撩人眼花的银冠,颈脖挂着叮当作响的银铃圈,随着鼓乐,翩翩起舞。她们对服饰的讲究,对每一件饰品的执着,已经超出对美的追求,那是对自身文化的深刻认同感,是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在铜鼓阵阵、芦笙悠悠的音乐旋律中,姑娘们跳起了锦鸡舞。一群身着盛装、头戴银冠的苗族少女,时而微乍双臂如锦鸡,时而上扬双手似飞鸟,舞蹈节奏短促、极其灵巧、动作优美、情感浓烈。 气氛高昂欢快的铜鼓舞。苗家姑娘踏着节奏明快、时轻时重的鼓点,晃手摆腰,翩跹而舞。 舞蹈是生活的精华。苗族的舞蹈有许多同手同脚的摆动,腰部反向的扭动,这源自于苗族在崇山峻岭间的生活状态。崎岖的山路需要经常扭动身体来保持平衡,同手同脚的侧身才能让脚步更加沉稳,可以说是大山造就苗族这优美的舞姿。 在演出的间隙,苗家少女纷纷向观看演出的游客敬酒,芦笙场的气氛更加热烈欢快,游客们不知不觉中被融化进苗寨里。 接着上场的是一群苗族老大妈和老大爷,整齐地站成两排,用苗族古语演唱其史诗般宏大的古歌。虽然我听不懂他们唱的歌词,但从她们那凝重的神情、沉缓悠扬的旋律,我似乎感受到她们内心时而忧郁时而喜悦的复杂情感。 苗族没有文字,他们厚重的历史和文化都是靠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唱古歌在苗族的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p class="ql-block"> 老人们唱的古歌深沉、缓重、悠扬,娓娓讲述着他们祖先苦难曲折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5000年前,黄河流域上有许多大小部落,其中一个是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他们是苗族的祖先。九黎部落是创建中华黄河文明的三大部落之一。中华民族统一的过程是残酷的,为了争夺生存的领土和统领权,三大部落杀得天昏地暗。先是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在阪泉激战。最终炎帝战败并被黄帝收编,于是有了流传至今的“炎黄子孙”之说。后来又爆发了黄帝和蚩尤的逐鹿之战(现河南逐鹿县),战斗进行的极为惨烈,最终蚩尤被黄帝擒杀。九黎部落也被打散收编,我们常说的“黎民百姓”就来源于九黎部落的名称。然而,战斗的惨烈程度极大地影响了黄帝对九黎部落的收编,黄帝收编的方式太苛刻,部分九黎族人不甘屈辱,抛弃家园,背井离乡,向北方逃亡迁徙。</p><p class="ql-block"> 可是北方的生存环境实在太差,又从北方迁徙到长江流域。在长江水的滋养下发展成强大的三苗部落。</p><p class="ql-block"> 不幸的是在领土扩张中遇到了当时更为强大的尧舜禹部落,三苗打不过只好四处逃亡,被驱赶流放到武陵山脉北和三危荒漠一带。后来三苗又在三危山(敦煌市东南)被围,经过一番拼死奋战突破包围,沿金沙江辗转逃迁到现在的黔西北地区,躲进茫茫深山老林中。</p><p class="ql-block"> 尽管惨遭一次次的战败和经历无数次的逃迁,但苗族祖先从来未放弃争取幸福生活的机会。这种世代相传的古歌唱出了对祖先曾经创造的中华文明的自豪,也倾诉背井离乡、颠沛流离、逃亡迁徙的辛酸。</p> 中华民族摆脱贫困的伟大事业让古歌也焕发青春,如今古歌唱出的不再是忧伤、痛苦、悲哀和仇恨,而是思念、自豪、憧憬和感恩,唱古歌成为苗寨村民们展示自己民族文化和悠久历史的快乐艺术。 古歌唱罢,寨子里的男人跳起了芦笙舞。一位长须长者吹响一个巨大的落地芦笙,几个中年男子手捧长长的山竹芦笙围着老者边跳舞边吹奏,长达丈余的芦笙上系着红布条,增添了些许喜庆气氛。他们动作稳重迟缓,声音沉稳悦耳,绵绵不断,直达心灵深处。四周的游客静穆无声,沉浸在轰鸣耳膜的芦笙乐曲中。 这类芦笙舞过去只在杀牛祭祖时才跳,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表现出对祖灵的尊敬和怀念。现在已经成为苗族人民节日的传统舞蹈,在“跳月节”上,能跳芦笙舞的小伙子会受到苗族姑娘更多的青睐。 芦笙是苗族历史悠久的也是最原始的乐器。生存环境的艰难与闭塞并不能阻挡他们对音乐的追求,在劳动中发现不同长度、不同粗细的山竹可以吹出不同的声音,便把它们组合起来吹奏,创造了芦笙乐器。 <p class="ql-block"> 只要有苗族人就一定有芦笙,凡遇到重要活动就必定吹芦笙。</p> 一群芦笙演奏者中,那个神秘、古朴、厚重、威严、炯炯有神的目光,令人肃然起敬。 <p class="ql-block"> 在回旋婉转、悠扬飘忽的芦笙声中,我似乎触摸到了某种神圣之物,我的灵魂随着芦笙声飞翔,融入苗寨,融入大山,变成骑士与战马,变成战胜者与被征服者,变成星月与山川......</p> <p class="ql-block"> 一群苗族孩子的上场顿时让芦笙场的气氛欢快起来。两个芦笙手作领舞,边吹芦笙边踩舞步,活泼可爱的女孩们尾随其后,踩着乐曲的节奏、轻轻地摆动着身体绕圈而舞。</p><p class="ql-block"> 表演进入高潮,全寨的村民一起上场,围成几层圆圈跳起大团结舞,游客们也纷纷进场加入其中,踩着铜鼓的节奏,与村民们一起欢歌载舞,尽情享受苗族歌舞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没有一个专业艺人,没有一件豪华乐器,没有华丽舞台和道具,就是这些再普通不过的苗寨山民,用再原始不过的芦笙与皮鼓,在百年风雨的石片场地上,让我感受了一种原汁原味的苗族风情,享受了一场穿透灵魂的乡村歌舞。</p> 依依不舍告别时,我放飞无人机,从空中再看一眼藏匿在群山中郎德苗寨, 深山中的瑰宝, 还有这云雾缭绕的人间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