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同构 同心同行——宁武县西关小学一年级数学教研组“同课同构”教研活动纪实(六)

zxl

<p class="ql-block">  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是“双减”政策背景下提质减负的关键,基于这样的需求,西关小学在吕利云校长和吴丽君主任的引领和组织下这学期开展了每单元的“同课同构”教研活动。5月17日一年级数学组如期进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解读。</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教材是承载知识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解读便是为了使教师进一步熟悉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精准把握教材各部分在整个学科、整个领域及课时中所处的地位,从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达到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先由唐玉春老师做单元整体解读,她从年段目标结构开始,对课标中本单元要达成的目标进行阐述,对本单元所包含的数学核心素养及数学思想培养进行分析,又对本单元的内容结构、目标结构及学生的学情作了深度解读,让所有教师对本单元的结构化有了整体的认识。之后本单元的7个例题由七位老师更为具体地对每课时的重难点,易错点以及突破方法等进行深研细剖。</p><p class="ql-block"> “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相互交换,我们就有了两种思想。”各位老师解读完成之后,大家对解读中的本单元有争议内容,学生可能不会的地方交流讨论,各抒己见。</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一轮的“同课同构”内容是《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第一次授课在5月18日上午由张国梅老师执教,张老师先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提示都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直接相加,接着出示本节课的情境图,你从图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吗?这样的主问题引领,随后不断的小问题跟进,使孩子们整节课学习气氛高涨,求知欲极强,充分体现了老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题达到巩固并提升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才能形成更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后作课教师积极反思,大家在一些细节处理的质疑中为下一次的执教提出了宝贵建议。</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授课在5月19日上午由杨引花老师执教。同样的课堂,不一样的精彩,杨老师立足学情,语言简洁沉稳,从细微之处体现了她的教学功底和教学智慧,整堂课注重细节、注重生成。</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课后一年级教研组长唐玉春老师和数学教研组李立平主任及时组织进行了点评环节,老师们积极参与,结合两堂课的课堂预设与生成,畅所欲言,显示出了极高的教研热情,李立平主任也既肯定了执教老师的教学亮点,又诚恳地提出了商榷之处。</p> <p class="ql-block">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每一次教研活动中,老师们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引发智慧和思维的碰撞,在碰撞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我们都坚信,在吕校长的带领下,西关小学的老师们将一起努力,使教学在不断地实践和体验中得到升华,使课堂构建得精彩而高效,让我们的学生阳光向上,让我们的老师幸福快乐。</p>

老师

单元

教材

同课

教研

解读

同构

教学

数学

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