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生下半场,能够决胜千里的,始终是自己内心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网上有个热门话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到中年是怎样一种体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位作家这样形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这是一个最好的年纪,也是一个最坏的年纪。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也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失望之冬,也是希望之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到中年,所谓的“危机”,恰恰是人生最好的转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有些迷障,只有中年人才能看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些本事,只有中年人才能练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些智慧,也只有中年人才能领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年以后最好的活法是:不诉沧桑,不露锋芒,不减锐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才是往后余生里最美的风景。</p> <h3>01</h3></br><h3><strong>不诉沧桑</strong></h3></br>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只小猴子,爬树时不小心刮伤了肚皮,留下了一个小伤口。若放着不管,几天后也会自愈。可这只猴子却总是向别的猴子诉苦,不断扒开自己的伤口给它们看。结果,伤口不但没好,反而感染流脓,给它带来了更多的痛苦。猴子是这样,人也是如此。<strong>人活半生,谁的心里没点伤疤?谁的过往没点故事?</strong>与人诉苦,只会越诉越苦。余秋雨曾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真正可以对一个人的伤痛感同身受,你万箭穿心,你痛不欲生,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事。”这个世界没有不带伤的人,你受过的伤,只能自己慢慢养;你的苦乐,只有自己才能渡;你心中的枷锁,也唯有自己才能解。<strong>作家杨绛的前半生顺风顺水,中年以后,却遭受了一连串的打击。</strong>41岁时,她莫名其妙被一个不认识的女生控诉,失去了清华教授的工作。好不容易进了文学研究所外文组工作,却无意中得罪了高层领导,被扣了个“谄媚首长的资产阶级女性”的帽子不说,还被当做攀权附势的势利小人,遭到了众人的排挤和孤立。工作时,没人愿意和她一组;福利分红,唯独没有她的份;领导也常常架空她,不给她安排重要的工作。面对如此不公平的待遇,杨绛却毫不在意。她不向任何人诉苦,也从不抱怨命运不公,而是披上了“隐身衣”,一个人默默读书,专心研究学问,翻译厚厚的《堂吉诃德》。十年过去,整整八册的《堂吉诃德》,她译完了七册,却又不幸赶上了特殊时期,她成了被批斗的对象,译稿也全被红卫兵没收,十年的心血付之东流。面对如此打击,她并没有哭天怨地、自暴自弃,而是对自己说:<strong>“简单点,糊涂点,开心一点,别说以前,别想也许,别谈如果。”</strong>又一个十年过去,1976年,她终于将《堂吉诃德》重新翻译完毕,而这个译本仍是至今为止最好的版本。《了凡四训》中说:“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过往种种,不论好坏,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再多的抱怨,再多的不甘,也是徒劳。不如放下从前,专注当下,沉下心来,把手头的事情做好,才是一个人最大的修行。过往皆为序章,当下才是人生。不诉沧桑,不念过去,过好当下,才能不惧未来、不负余生。 <h3>02</h3></br><h3><strong>不露锋芒</strong></h3></br><h3>前段时间,看到一位网友分享的帖子,说他公司有一位女销售,给公司签下了200万的订单。</h3></br><h3>本来是件好事,可她却到处显摆,四处炫耀,觉得自己比谁都厉害,对工作也渐渐怠慢起来。</h3></br><h3>结果,老客户不再找她,新客户她也没签几单,年终评定时,老板看她没什么长进,便把她从优秀销售员的名单里划去了。</h3></br><h3><strong>王阳明曾对自己的学生说:“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strong></h3></br><h3>想要走得更久更远,就要学会低调和谦卑。</h3></br><h3>山外有山,人外有人。</h3></br><h3><strong>藏锋守拙、低调谦卑,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成熟。</strong></h3></br><h3>明朝的开国功臣徐达是个有勇有谋的将帅之才,他屡建奇功,深得朱元璋的器重。</h3></br><h3>为了奖励他,朱元璋打算把自己当皇帝之前的府邸赐给他,结果徐达死活不要。</h3></br><h3>无奈之下,朱元璋又请他到旧邸喝酒,将其灌醉之后,亲自把他抬到床上,盖上被子。</h3></br><h3>徐达半夜醒来,一看自己竟睡在朱元璋的床上,吓得半死,立刻跳下床跪在地上,自呼死罪。</h3></br><h3>朱元璋见他如此谦恭,明白他对自己的忠心,心里一高兴就命人在旧邸前修建了一所宅地,并在门口立下牌坊,亲自提写了“大功”二字。</h3></br><h3>后来,朱元璋还赠给他一块沙洲,因为正好处在船只必经之地,他的家臣便借机牟利。</h3></br><h3>徐达知道以后,立马就把这块沙洲上缴了官府。</h3></br><h3>徐达虽是开国功臣,有过赫赫战绩,却从不以功自居,而是收敛锋芒,低调做人,也因此没有遭到朱元璋的清算,终得善终。</h3></br><h3>《菜根谭》中有云:</h3></br><h3><strong>“君子不作垢业,亦不立芳名,只是元气浑然,圭角不露,便是持身涉世一安乐窝也。”</strong></h3></br><h3>意思是,君子不做耻辱的坏事,也不图树立美名,只是保持天地浑然之气,不露锋芒,这就是安身立命的安乐窝了。</h3></br><h3>光而不耀、深藏若虚,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修养。</h3></br><h3>不争不抢、圆融通达,才是最大的人生赢家。</h3></br><h3>人到中年,“稳”字当头。</h3></br><h3><strong>行得稳,才能走得远。</strong></h3></br><h3>不贪功劳、不图美名,韬光养晦、低调做人,沉淀自己的心,做好该做的事,就是安身立命最稳固的资本。</h3></br><h3>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你总能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h3></br><h3> <h3>03</h3></br><h3><strong>不减锐气</strong></h3></br><h3>白岩松曾说:</h3></br><h3>“人到中年时,不往上,就容易往下了,所以我觉得,还是要有重新出发的心态。”</h3></br><h3>人生下半场,与其随波逐流,飘哪算哪,不如主动一些,在有限的生命中,去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h3></br><h3><strong>人到中年最好的状态,是明知有跌落的可能,却仍然有重新出发的勇气。</strong></h3></br><h3>矿工诗人陈年喜29岁进入矿山工作,成为了一名爆破工。这一干,就是16年。</h3></br><h3>谁知道45岁那年,因为颈椎错位,他经历了一场大手术。</h3></br><h3>手术虽然成功,却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他也无法再从事巷道爆破工作。</h3></br><h3>他不得不离开矿山,另谋出路。</h3></br><h3>由于诗写得不错,朋友把他推荐到贵州一家旅游企业的营销部门做文案。</h3></br><h3><strong>年近50的陈年喜,人生却要重新开始。</strong></h3></br><h3>生活不易,他选择积极面对。</h3></br><h3>没写过软文,他就多看别人的文章,恶补写作技巧。</h3></br><h3>不了解市场,他就关注了十几个旅游公众号,天天研究,让自己变得专业。</h3></br><h3>为了养活还在上大学的儿子,他白天工作再累,晚上都要拿起平板卖力写稿。脖子疼得受不了时,他就干脆躺在床上写。</h3></br><h3>为了多赚些钱,他放下了曾经最爱的诗歌,开始撰写散文和非虚构作品,将自己过去16年的爆破生涯凝成文字。</h3></br><h3>2018年,48岁的陈年喜在澎湃新闻《镜相》栏目发表了他的第一篇非虚构作品《一个乡村木匠的最后十年》,获得了广泛关注。</h3></br><h3>此后三年,他写下了五十多篇散文和非虚构作品,近两年还出版了非虚构作品集《活着就是冲天一喊》《微尘》《一地霜白》等优秀作品。</h3></br><h3>他收获了稿费,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人生。</h3></br><h3>小说《心居》里说:</h3></br><h3><strong>“年纪愈是上去,愈是靠一口气吊着。气一泄,人就塌了。”</strong></h3></br><h3>中年以后,活的就是一股“气”。</h3></br><h3>生活越不如意,越是要保持积极饱满的心态。</h3></br><h3><strong>赢要赢得漂亮,输也要输得精彩。</strong></h3></br><h3>拥有重新再来的勇气,才能接受焕然一新的自己。</h3></br><h3>锐气不减,精神不怠,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顺、越走越宽。</h3></br><h3> <h3>04</h3></br>杨绛在《一百岁感言》中写道:<h3>“我们曾如此盼望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h3></br><h3>你怎么诉说自己,就怎么定义自己;</h3></br><h3>你怎么看待生活,就怎么看待自己;</h3></br><h3>你怎么面对困境,就怎么定义人生。</h3></br><h3><strong>人生下半场,能够决胜千里的,始终是自己内心的力量。</strong></h3></br><h3>人活一世,不过就是自己成全自己。</h3></br><h3>点个<strong>在看</strong>,愿你不惧过往,不畏将来,在人生最好的时光,活出最好的自己。</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N-VEPVuls3BYEJvOT3kJP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